变态心理学复习资料

变态心理学复习资料

ID:18792398

大小:77.5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8-09-24

变态心理学复习资料_第1页
变态心理学复习资料_第2页
变态心理学复习资料_第3页
变态心理学复习资料_第4页
变态心理学复习资料_第5页
资源描述:

《变态心理学复习资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变态心理学》复习纲要考试题型:选择题(单选10道,多选5道)20分填空题16分名词解释16分简答题(5题)23分论述题(2题,13+12)25分名词解释:1、精神交互作用:当我们的注意集中和指向某种感觉时,这种感觉就会变得清晰敏锐起来,而这一敏锐的感觉又会越来越吸引注意进一步固着于它,从而致使该感觉被放大。(森田疗法)2、药物滥用:(DrugAbuse)是指反复大量地使用与医疗目的无关且具有依赖潜力的药物(或化学物质)。药物滥用即“吸毒”3、躯体形式障碍:是一种以持久地担心或相信各种躯体症状的优势观念为特征的神经症。1980年,D

2、SM-Ш中,躯体化障碍与转化障碍、疑病障碍、疼痛障碍等归为一类,合称为躯体形式障碍。4、癔症:又称歇斯底里,是由明显精神因素、暗示或自我暗示所导致的精神障碍,主要表现为感觉或运动障碍、意识状态改变,症状无器质性基础。5、精神活性物质:能够影响人的情绪、行为、改变意识状态,并有致依赖作用的一类化学物质,使用这些物质的目的在于取得或保持某些特殊的心理、生理状态。包括中枢神经抑制剂、中枢神经兴奋剂、致幻剂、挥发性溶剂。6、应激相关障碍:(描述性定义)指一组主要由心理、社会(环境)因素引起的精神障碍,也称反应性精神障碍。7、Ⅰ型双相障碍:交

3、替出现抑郁和躁狂症状。也可能几个躁狂或抑郁期连续出现,其间有一段“正常”时期。8、心理异常的医学模式:对心理异常作出生物病理解释。认为:遗传、神经生化物质、生物病原体、脑损伤等因素对人心理异常的产生和发展起关键作用。9、进食障碍:神经性厌食、神经性贪食(心因性或其他心理紊乱所致)、过度进食或呕吐、成人的异食癖及心因性厌食。进食障碍指与心理障碍有关,以进食行为异常为显著特征的一组综合征,主要指神经性厌食,神经性贪食和神经性呕吐。一般不包括拒食、偏食和异嗜癖。知识要点总结:1、对人的心理异常的理论模型的理解(4种)医学模型认为:遗传、神

4、经生化物质、生物病原体、脑损伤等因素对人心理异常的产生和发展起关键作用对心理异常原因的解释:(1)遗传因素(基因、皮层结构)(2)神经生化物质(神经递质)神经化学的研究表明,人在各种心理行为异常状态下脑内生化物质有所改变。中枢神经递质的代谢异常,可能是诱发精神障碍的重要原因。(3)生物病原体(细菌、病毒)(4)脑损伤等。心理学模型精神分析:弗洛伊德第一次提出人的心理变态并不都是由大脑的生理和解剖结构的损害引起,人的内在心理冲突也同样能造成心理异常。行为主义:三个理论(1)经典条件反射理论巴浦洛夫(2)操作条件反射理论斯金纳(3)华生

5、的行为主义理论华生一切变态行为,都是学习的结果。既然所有的行为(正常的、异常的)都是学习的结果,那么就可以通过再强化的方法,把异常变为正常。人本—存在主义:三个基本前提:(1).理解和进入病人的主观世界(现象学方法)。(2)认可人类潜力和它的独特性。(3)真实性、自由和责任病因揭示人本主义心理学:自我实现的需要(本能)受到阻碍。价值条件主宰(罗杰斯,马斯洛)存在主义心理学:生活的疏离感,无意义感。萨特:非我的生活就是地狱。罗洛·梅人际关系理论:人际关系不良。(沙利文)行为认知:理论前提:认知理论:理论前提:认知决定情绪。纠正错误观念

6、(对人、对己、对事)重组认知结构,才能解决情绪问题。认知疗法(cognitivetherapy)最具代表性的是理性情绪疗法。情绪ABC理论(埃利斯)情绪不是由诱发性事件本身引起的,而是由个体对这一事件的解释和评价引起的。A(Activatingevents):诱发事件;B(Beliefs):相应而生的信念(解释和评价);C(Consequences):情绪及行为结果。社会-文化模型人在特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中形成特定的人格。当人的社会-文化环境(关系)发生变化(过于迅速和强烈)而人不能作出相应调整,就会导致心理异常。影响因素(1)社会

7、-经济地位差异(资源匮乏模型社会压力说社会漂流说)(2)性别差异(表达痛苦的主动性角色压力)(3)少数群体地位(偏见的影响,文化的转变)(4)NEE家庭(高度消极的情绪表达,即特别挑剔的、充满敌意的、过多干涉的家庭)(5)社会生活事件(遭遇变动越大,生病的可能性就愈大)生物一心理一社会模型精神疾病绝不会是单一因素造成的。任何心理异常现象的产生都是生物、心理和社会文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生物因素:基因构成、神经递质、病毒感染、损伤;心理因素:童年创伤、消极认知图示;社会/环境因素:社会-经济压力、人际交往困难、社会支持缺乏。2、抑郁的

8、发病率在逐年增高,试从不同方面特别是心理学角度谈谈对抑郁发病的认识,包括抑郁的治疗。病因遗传因素、生化因素(去甲肾上腺素和5-羟色胺与抑郁有关)、社会-文化因素(压力增加患抑郁的可能)心理因素:心理动力学解释:抑郁是爱和尊重的象征性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