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8788625
大小:4.73 MB
页数:52页
时间:2018-09-23
《wnueb绿色学校推广奖励办法-教育部永续校园全球资讯网》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教育部九十七年度永續校園推廣計畫永續校園局部改造期末報告書申請學校:宜蘭縣深溝國小申請案別:整合案學校分類:□大專□高中職v國中小學校地址:宜蘭縣員山鄉深溝村惠民路266號分區歸屬:□南區v北區□主辦學校v整合學校聯絡電話:03-9224860專業技師:羅志鑑建築師事務所得標廠商:嘉崴設計工程有限公司52一、計畫介紹整合計畫名稱宜蘭縣育才、深溝、七賢、四結四校策略聯盟整合案主辦學校與整合學校之介紹(請依學校之地理位置、特色等說明)本計畫學校分別位居礁溪鄉、宜蘭市及員山鄉。育才、深溝及七賢國小位居蘭陽溪畔,而四結國小則鄰近東台灣最知名的溫泉地「礁溪」,因此四校之社區文化均與宜蘭地
2、區豐沛的水資源有關。而各校環境教育亦呈多元化且兼具共通及互補性,說明如下:1.育才國小:具農村田野生態、自然與人文教學特色。經多次永續校園的建設改造後,結合生態工法,落實教材園理念進行整體規劃,同時成功結合社區資源及發展生態體驗課程,校園人文、歷史、生態教學資源多元豐富,且課程教案均與校園環境相互融合。2.深溝國小:擁有農村聚落生態,融合聚落社區與教育之空間氛圍,鄰近田園景觀優美,自然及水域生態教育資源豐富多樣,擁有開放式校園環境,乃為地區歷史人文、生態體驗及社區休憩之的特色平台。3.七賢國小:擁有蘭陽溪河岸資源,調合自然生態與傳統技藝之校園景觀,與社區關係緊密良好,學校班級規
3、模較小,校園開放、環境恬靜,發展昆蟲生態特色教育資源多年,為一所與社區融合的友善田園校園。4.四結國小:位處社區聚落之內,兼具社區人文及鄰近之自然環境景觀,與社區地緣關係緊密,發展環境教育及課程成績斐然,為宜蘭縣內課程發展之領銜學校,鄰近礁溪等著名景區,環境與人文風采別具特色。四所學校在區位上均擁有豐富人文與環境資源,而宜蘭大學、宜蘭縣政中心、文化中心、縣史館等資源亦均在四校串聯之環境範圍內,而有利於移動分享教室的建置。整合學校之關連性(請附圖說明其整合關係)52一、聯盟發展的特色與考量我們希望透過聯盟平台的建置與營造,建立一套開放共享的模式,其內涵包括建構各校不同特色的開放分
4、享、學校硬體與教學軟體之共進、因地制宜強化學校環境特色、針對各校實際需求永續經營,以及師資、環境、教材合作共享等,綜合而言。我們的聯盟在發展上有以下的特色與考量。(一)永續校園之經驗傳承本案四所學校有三所具備永續校園改造計畫經驗,因此對於永續校園之計畫精神有較深入之了解,能夠以穩定的腳步帶領新加入的學校進行永續校園的經驗傳承。(二)以環境教育為特色課程的發展主軸育才、深溝及七賢三所學校,由於位處鄉村,對於生態、環境教育,長期以來已發展為學校特色課程,且皆有編輯適用於社區或學校之教材。而四結國小亦是宜蘭縣的課程發展績優學校,對於環境教育也有深入的研究與著力,因此四所學校對於環境教
5、育已有一定的發展共識與經驗。(三)長期與宜蘭大學進行教學合作宜蘭大學為臨近四所學校的主要學術機關,長期以來無論在教學或專案計畫等,宜蘭大學皆為四所學校的合作夥伴,例如教育部大學小學攜手計畫、創造力教育計畫及英語教學合作計畫等,四所學校皆有與宜蘭大學合作之經驗。(四)策略聯盟合作關係四所學校為策略聯盟關係,已有二年以上之操作經驗,在教學及行政支援上均已建立良好之合作模式,各校並透過定期的行政會談及教學觀摩研討,分享經驗及互相支援,彼此已逐步建立起相互配合之深厚默契。(五)不同的環境特色與資源分享育才、深溝及七賢三所學校區位較屬於都會周邊之鄉村地區,且各具有不同的環境資源。育才國小
6、人文及校內生態資源豐沛、深溝國小水資源及社區資源具有特色,七賢國小學校班級規模較小,與社區聚落關係緊密,且具田園景緻,發展自然植物與昆蟲生態教育多年,而四結國小則身處都市計畫區內,與社區關係緊密,且鄰近重要的自然觀光地區。四所學校具有不同的環境教育,透過計畫的整合分享將達到相互支援觀摩,擴大學習資源及場域的效益。52各校依據教學與環境特色所建構之資源整合示意圖二、整體規劃特色(一)教學需求為核心:以孩子的學習需求為導向,配合課程進行的需要,導引學習環境改造計畫。(二)擴大參與機制:教師、學生、社區、家長及專業顧問共同合作,透過對話,建立學校發展之共識。(三)大學小學攜手合作:結
7、合國立宜蘭大學建築與永續規劃研究所的資源與專業力量,確保計畫品質。(四)尊重各校差異:各校依當地環境與教育發展特色擬定計畫,創造多元之永續學習環境,避免資源重複設置。(五)長期及整體思考:各校先擬定校園整體規劃,導引逐年發展,建立優先順序。(六)學校與社區的融合:結合地方資源與環境融入計畫,促進學校社區化、社區學校化發展。(七)資源整合與分享:強化各校軟、硬體的資源統合、校際間的合作、支援與分享。(八)活化學習場域:創造移動的學習空間,處處是教室,俯拾皆教材。同時結合學校內、外部資源,持續進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