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测量学课程教学大纲

心理测量学课程教学大纲

ID:18753291

大小:87.50 KB

页数:21页

时间:2018-09-21

心理测量学课程教学大纲_第1页
心理测量学课程教学大纲_第2页
心理测量学课程教学大纲_第3页
心理测量学课程教学大纲_第4页
心理测量学课程教学大纲_第5页
资源描述:

《心理测量学课程教学大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心理测量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编号二、课程英文名称Psychologicalmeasurement三、学时学分64学时4学分四、开课学期(春、秋、全年)第三学期(秋)五、先修课程普通心理学、心理统计学六、适用专业(层次)应用心理学本科七、课程简介本课程是心理学专业的学科专业基础课程,属于定量研究方法类课程,包括心理测量的理论和心理测量的具体方法两部分。通过心理测量理论的学习,学生将了解心理测量史,理解心理测量的性质,掌握信度、效度、难度、区分度等概念及估计,了解测验编制的基本方法,掌握测验分数的解释

2、方法等。通过心理测量具体方法的学习,学生将了解有关智能量表、人格量表等量表的内容、测验方法、记分和解释等,获得基本的测验实施技能。八、课程内容主要内容:心理测量理论部分包括心理测量史、测量的性质、测验的编制、测验的实施、测验分数的解释、信度、效度、难度、区分度等。心理测量具体方法部分包括智能量表、人格量表等量表的内容、测验方法、记分和解释等。课程重点:测量的性质、测验的实施、测验分数的解释、信度、效度、难度、区分度。课程难点:测验分数的解释、信度、效度、难度、区分度。-21-第一章心理测量的历史发展了解

3、:中国古代的心理测量思想和实践,西方心理测量早期的探索,科学心理测验产生与发展,心理测量和测验在中国的发展第一节中国古代的心理测量思想和实践一、孔子二、孟子三、刘邵与《人物志》四、科举取士制度五、中国民间第二节西方心理测量早期的探索一、早期对智力落后儿童的分类与训练的尝试二、冯特实验心理学的影响三、高尔顿的思想和贡献四、卡特尔及其早期个别差异研究第三节科学心理测验产生与发展一、比奈和世界上第一个智力测验二、心理测验在西方的发展第四节心理测量和测验在中国的发展一、旧中国心理测验的发展与停滞二、新中国成立后

4、心理测量和测验的发展三、近20年来的发展第二章心理测量的性质了解:测验的种类,测验的应用理解:测量的基本问题,心理测量的基本概念,心理测验的基本概念-21-第一节测量的基本问题一、测量的定义史蒂文斯:就其广义来说,测量是按照法则给事物指派数字。测量的对象:事物的属性或特征测量的法则:测量的准则或方法测量的结果:描述事物属性的数字或符号二、测量的要素1.参照点2.单位三、四种测量水平和测量量表四种测量量表的比较四、直接测量和间接测量直接测量:能直接测得事物属性的测量。间接测量:不能直接测得事物属性,只能根

5、据测量结果去推测事物属性的测量。五、测量的方法广义的测量:实验法、观察法、测验法等狭义的测量:心理测验法六、测量的误差和精确程度第二节心理测量的基本概念一、心理测量的定义心理测量就是根据一定的法则用数字对人的心理和行为加以确定。二、心理测量的可能性孟子: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物皆然,心为甚。桑代克(E·L·Thorndike,1918):凡物之存在必有其数量。麦柯尔(A·W·McCall,1939):凡有数量的东西都可以测量。三、心理测量的特点1.间接性2.相对性四、心理测量的水平从根本上讲,

6、心理测量只具有等级量表的特征。单位不相等。-21-一般处理为等距量表,如将原始分数转换为Z分数(以平均数为参照点,标准差为单位)。第三节心理测验的基本概念一、心理测量与心理测验的联系和区别二、心理测验的定义布朗(F·G·Brown):所谓测验,是对一个行为样组进行测量的系统程序。安娜斯塔西(A·Anastasi):心理测验实质上对行为样组的客观的和标准化的测量。三、心理测验的三要素1.行为样组2.标准化3.客观性四、心理测验客观性指标1.难度的客观测量2.信度3.效度第四节测验的种类一、根据测验的对象分

7、类认知测验人格测验二、根据测验的人数分类团体测验个别测验三、根据测验材料分类语言或文字测验非文字测验或操作测验四、根据测验解释方式分常模参照测验标准参照测验五、其它分类-21-第五节测验的应用一、了解个别差异二、诊断、预测和评价三、甄别、分类和安置四、为心理辅导和心理咨询服务五、心理和教育科研的辅助手段第三章信度了解:真分数理论和概化理论的信度观理解:信度的理论,测量误差的来源,估计信度的方法,其它影响信度系数的因素掌握:信度系数的应用第一节信度的理论一、信度的操作定义信度是对测量一致性程度的估计。二、

8、误差1.抽样误差2.系统误差3.测量误差第二节测量误差的来源一、测验本身引起的测量误差1.测验题目取样2.测验题目格式3.测题的难度4.测题或测验的指导语5.测验时间二、主试及测验情境引起的测量误差1.主试-21-2.测验的环境三、被试引起的测量误差1.测验动机2.测验焦虑水平3.测验经验4.学习与教育5.身心健康第三节估计信度的方法一、重测信度1.估计方法2.误差来源二、复本信度1.估计方法2.误差来源三、内在一致性信度1.分半法2.基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