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整合的实践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整合的实践研究》

ID:18751018

大小:93.50 KB

页数:21页

时间:2018-09-22

上传者:xinshengwencai
《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整合的实践研究》_第1页
《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整合的实践研究》_第2页
《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整合的实践研究》_第3页
《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整合的实践研究》_第4页
《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整合的实践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整合的实践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教学资料教育精品资料《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整合的实践研究》课题研究成果公告课题名称:《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整合的实践研究》课题批准号:061920865号课题类别:“十一五”全国教育技术研究专项课题学科分类:教育信息技术课题承担单位:天津市滨海新区塘沽浙江路小学课题负责人:刘金小学高级教师天津市滨海新区塘沽浙江路小学主要成员:崔慧梅、宋春霞、闫春兰、王莉、徐晓、杨敬华、李新凤、李颖、龚秀锦、李莉、刘婕、杨敏杰、孙焕、张雅萍、贺秀芳、刘汝海、宋春颖 教学资料 教学资料目录一、研究内容与方法1二、研究结果与应用1A.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有效整合的模式探索1(一)利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学习实效性21.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多媒体优势,激发学生兴趣,有效创设数学教学情境22.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优势,优化信息呈现方式,增加教学容量,提高课堂实效33.利用信息技术教学手段,有效突破教学重难点3(1)运用信息技术突出教材重点3(2)运用信息技术抓住关键,突破难点4(二)将信息技术融入探究学习中,提高探究学习效率4(三)采取任务驱动,多向交互反馈,营造合作学习的有效机制5(四)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有效拓展学习的时间和空间6(五)发挥互联网资讯平台优势,形成学习共同体6(六)关注学习个体,开发在线学习课程,打造个性化学习的新模式7B.利用新技术合理有效地推进课堂教学方式的变革8(一)新兴的信息技术推动课堂教学的变革8(二)新兴的信息技术对教学的影响91.与传统形式相衔接实现课堂的信息化92.新课堂生成架构拓展多种交流形式103.倡导资源型教学应用拓宽备课的内涵及外延10三、研究取得的成果与影响11²成果11²影响111.以课改科研为契机,砺炼出一支素质精良的教师队伍112.围绕课题研究,提倡有效教学,努力提高教学质量123.加大信息技术基础设备的投入,提高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水平,促进教育信息化的发展12 教学资料4.将科研纳融入日常教育教学、管理工作,促进学校发展13四、改进与完善15参考文献16 教学资料《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整合的实践研究》研究成果公告天津市塘沽区浙江路小学一、研究内容与方法1、研究内容:(1)探索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整合的有效模式,促进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发展。(2)合理使用信息技术与资源,构建新的学习方式,发挥信息技术在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合作交流等方面的优势,使学习过程符合个性化学习的需要。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最终目的是追求教学效果的最优化。为此信息技术必须与教学过程的目标、内容、方法、形式和评价等诸多环节相互整合,优化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本课题将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整合各个环节的有效结合作为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通过较为深入的研究,探索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整合的有效模式。而信息化教学下的学习方式也是本课题研讨的主要目标。2.研究方法:本课题主要研究成员均为我校一线数学教师,学科骨干,他们当中绝大多数又是地区学科带头人或骨干教师,是我校数学教学的中坚力量,有相当的理论和实践素养属科研型教师。研究主要采用案例分析、经验总结、问卷调查、对比观察,行动研究等方法进行研究。从教学实际出发,将科研与实际的数学教学结合,形成系统的计划,在实践中开展研究,不断总结,再将成果应用到实践,使课题的实践研究形成良性循环。重视案例与经验总结的成果积累,将课题研究与资源建设结合起来,提高项目的应用与推广价值。二、研究结果与应用策略A.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有效整合的模式探索 教学资料一直以来,学生学习主要以接受学习为主。在新的课程标准中提出“动手实践、自主探求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因此,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运用不同的学习方式,来实现有效的学习。而合理使用信息技术与资源,创设有效学习的新形态,发挥信息技术在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合作交流等方面的优势作用,使学习过程更符合个性化学习的需要,从而达到预期的实效目标。以下我们从日常的教学和学习出发,列举了当前利用信息技术,实现有效学习的一些好的做法和模式。(一)利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学习实效性1.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多媒体优势,激发学生兴趣,有效创设数学教学情境新教材最大的特点和优点之一就是许多知识的引入和问题的提出、解决都是在一定的情景中展开的,因此,精心创设数学学习的良好情境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一项重要教学策略。创设问题情境,可以使枯燥、抽象的数学知识更贴近学生的社会生活,符合学生的认知经验,使学生在生动有趣的情境中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体现数学学习的价值。情境的创设,要有利于学生数学学习,有利于促进学生认知技能、数学思考、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所以,教学中既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创设情境,又要充分发挥情境的作用,及时引导学生从情境中运用数学语言提炼出数学问题。教学情境的形式有很多,如问题情境、故事情境、活动情境、实验情境、竞争情境等。情境的创设要遵循不同年龄儿童的心理特征和认知规律,要根据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而设计。对低、中年级的儿童,可以通过讲故事、做游戏、直观演示等形式创设情境,而对于高年级的学生,则要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问题情境,用数学本身的魅力去吸引学生。2.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优势,优化信息呈现方式,增加教学容量,提高课堂实效 教学资料知识的掌握、技能的形成、能力的培养,以及知识架构的有效形成,必须要通过有梯度、多角度、多层次的学习、练习巩固才能最终实现。传统课本、黑板、练习卷等呈现方式受载体制约,很难在短时间内提供大量的展示和练习,而要想实现练习梯度化、多角度、不同层次的覆盖面就会有很大的困难。而借助信息技术却可以轻松突破瓶颈,实现这一切。利用多媒体技术省时、容量大、拓宽思路的特点为师生提供大量信息,来达到强化效果,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而课堂上相关例题、练习的梯度化、多角度、多层次的呈现对于信息技术而言,多媒体更是专长,其优势所在。这可以使教师腾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设计例题与练习,更多地关注题目中的梯度、内在关联、有意识地诱导学生从更多的角度认知,题目的层次化还可有效地照顾到不同学生的发展水平。3.利用信息技术教学手段,有效突破教学重难点现代教学媒体能把抽象的问题具体化,枯燥的问题趣味化,静止的问题动态化。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恰当地运用多媒体不但可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习积极性,而且能使学生快速、高效地获取知识,发展思维,形成能力,提高教学效果。(1)运用信息技术突出教材重点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教材内容有效应用多媒体画面呈现规律,直观生动地展示图形的变化,突出教学重点,有效地激发学生探究新知识的兴趣。使教与学充满了生机,使学生学得主动,加深对新知的理解,促进知识的建构与内化。(2)运用信息技术抓住关键,突破难点在教学内容中,有一些知识比较抽象,学生学起来有思维障碍,若用常规的教学手段教学,不易向学生表述清楚。而信息技术在教学中有着巨大的优势,它图文并茂,可以化静为动,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具体,加深理解知识的过程,有助于突破教学难点,展示教学过程,揭示内在的联系。在教学内容中,有一些知识比较抽象,学生学起来有思维障碍,若用常规的教学手段教学,不易向学生表述清楚。而信息技术在教学中有着巨大的优势,它图文并茂,可以化静为动,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具体,加深理解知识的过程,有助于突破教学难点,展示教学过程,揭示内在的联系。 教学资料(一)将信息技术融入探究学习中,提高探究学习效率“探究”作为新课程强调的三大学习方式之一,因具有其激发学生自主学习、体验、发现等优点,已逐渐为广大教师所接受并在教学中运用。在重视探究学习的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探究学习的弱势,花费大量的时间去获取已确定有的结论,而这样的学习方式应该用在注重知识获取过程的知识建构上。借助多媒体课件验证、演示、探究,有效地避免了遴选资料不规范、标准不统一、探究环境无法控制等难题,对学生探究得出结论的正确性起到了引导作用。比如在数学整合课《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一课中,教师针对学习内容设计好学件,课上设计了观察操作的探究环节,制作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面、棱、顶点等各项特征的演示动画,每个探究的环节还详细设计了相应的观察提示,供课上每位学生探究、验证、归纳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这样的设计有效地避免了以往探究过程中内容很难控制,缺乏有效指导与框架界定的情况,对学生的探究行为做了有意识地引导和规范,节约了有限的课堂时间;使得探究资料标准统一、环探究境一致,且在有限的时间内帮助学生建立起规范的知识架构,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这方面是普通探究环境无法比拟的。(二)采取任务驱动,多向交互反馈,营造合作学习的有效机制 教学资料信息技术的引入给合作学习带来了新的形式,如有的课题组的教师制作了学科网站、论坛,将相关资料上传到学科网站,在论坛设立任务及专门反馈板块,并将学生分成小组,课上交流活动时,每位同学在组里都有分工(可以是各组长制定),小组内的成员要分工合作,才能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教师充分利用论坛的交互反馈功能,组内的成员既要完成个体任务,又要完成群体任务,小组内是互帮互助的关系,小组间却是竞争关系,为了使小组成绩达到优秀,组内每个个体的成绩都非常重要,因此组内的互帮互学很自然地出现。组间的评价会使小组间产生交流和竞争,适时的重复组间评价会引发小组的改进行动,在竞争的环境下,会产生相应的激励效应,促进组内的每一位成员,从而使学习更有效。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应注意以下几点:(1)把握教师定位,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在合作学习之前,教师首先要有估测:提出的问题,有没有合作的必要?如果有,什么时候进行?问题怎么提?大约需要多少时间?可能会出现哪能些情况?教师该如何点拨、引导?如何把全班教学、小组教学、个人自学这三种教学形式结合起来,做到优势互补?在学生的合作学习中,教师不应等待,不应观望,更不应干自己的事情,而是深入到学生之中,了解学生的合作进程、讨论的焦点,为下一个教学环节的安排做好充分的准备,担负起更大的管理和调控的职责。(2)分工明确,让学生成为小组学习的主人。合作学习是小组成员为了完成共同任务,有着明确分工的互助性学习活动。发材料、做实验、记录、发言、总结、汇报等等都由不同的学生承担,使每人在小组学习中都有表现自己的机会。(3)建立机制,促进合作习惯的养成。我们要有意识地强化“学习小组”的集体荣誉感,让每一个成员感到自己的行为会影响整组的学习结果,引导学生学会倾听别人的述说,尊重别人的意见,积极参与,学会思考。合作学习的契机一定要把握好,不是所有的问题都需要合作,也不是任何一个问题一提出就立刻讨论,应留有充足的独立思考的时空。在此基础上再合作能发挥个体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又发挥合作的优势。(一)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有效拓展学习的时间和空间 教学资料互联网的出现使信息获取更加方便快捷,打破了以往的信息、知识等的壁垒。网络的出现为信息技术的应用展现了更加广阔的前景。从把课堂延伸到课外,到架起联系学校与家庭、社会的桥梁,现代互联网功不可没。现在,利用互联网海量信息资源的特点,课余在网上搜集课程相关的资料,课堂进行交流的学习方式正被越来越多的教师所应用。而搜集到的学科相关的现实材料,不仅能够使学生体会到所学知识与自己接触的生活息息相关,而且还能大大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使学生认识到现实生活中隐藏着丰富的数学问题。如在在小学数学第五册《两步应用题》的教学中,首先通过上网查询资料,从学生最关注的有关奥运赛事出发,注意从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中寻找数学知识的“原型”,依靠学生对感性材料的直接兴趣,激发学生去创新。又如教学小学数学第八册《亿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时,课前安排学生自己通过各种途径(包括上网),搜集我们伟大祖国建设成就的有关数据,课上学生代表汇报。通过生动的、富有教育意义的、有说服力的数据、统计材料,学生不仅轻松的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而且成功地接受了一次爱祖国、爱科学的思想教育。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发展进步,使得知识的获取不再局限于课堂和教师讲授,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得到了有效地拓展和延伸。(一)发挥互联网资讯平台优势,形成学习共同体现代互联网的电子邮件、即时通讯聊天工具(qq、MSN)、论坛、博客等为个体参与网上学习提供了工具或载体。利用网络平台实现协作学习,建立学习共同体这些新形式也应运而生。这里的学习共同体包含两层面:即教师与学生都可形成学习共同体,而且学生与教师的学习共同体之间是相互协作、互相促进的关系。(1)建立教师学习共同体教师们在探索有效整合的过程中,可以通过互联网络,借助电子邮件、博客、学习网站、论坛、以及网络即时通讯工具等的形式,建立交流群体,得到本学区内外学校同行、甚至是家长、以及其他社会力量的支持。这样不仅能为教师们提供经验共享的平台,同时能够其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中增强应用信息技术教学的信心和动力,并由此可以获得更多更好的资源,可以有更多的机会和时间与同行一起探讨研究,逐渐提高整合的有效性。实践中可以考虑建立更高级别的区域学习共同体,在信息平台的基础上,由各学科的教研员牵头,开展网上研讨、指导资源的搜集、筛选、加工和利用,以及区域资源库的建设、维护等基础工作,以求达到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有效整合、资源库的有效开发与利用、教师及教研员信息技术整合应用能力的提高等多方面的效益。(2)建立学生学习共同体 教学资料学生不仅可以通过网络进行搜索还可以通过网络进行各种形式的协作学习(如学生与学生的协作、学生与老师的协作等),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想象,总结各自的解决办法,通过论坛、电子邮件、邮件列表、即时通工具聊天,或在“BBS”上发表贴子交流,并讨论其可行性。学生要掌握一些信息搜索的策略,利用web浏览器和检索工具(如google、百度等)、在线图书馆目录、杂志、报刊索引从多种信息源检索和获取信息。由于网络环境下,信息量巨大,但又良莠不齐,师生、生生之间必须要经过充分地交流与合作,进行信息筛选,才能使所获取的信息是有效的,不至于成为一堆信息“垃圾”。要注重获取信息的有效性和高效性,这是对信息进行筛选、对新知识认知、建构、内化的重要过程。学习共同体中的评价尤为重要,可以直接影响到个体的学习过程。师生应该共同形成开放的评价体系,教师的评价则要注重学习的过程,可以采取多项目、多途径、多形式、动态与静态相结合,灵活、有效、开放地对学生进行评价。(一)关注学习个体,开发在线学习课程,打造个性化学习的新模式现代信息技术的进步以及与网络环境的完美结合,使得我们能编制出更加针对学习个体、能够跟踪学习过程、对个体自动实行测试、并根据反馈调整学习进程和内容的个性化学习课程。将开发的课程放到互联网上,使学习能够摆脱时空束缚,大大拓展了学习的自由度等等。目前网上出现的一些在线学习的课程,是此种类型的代表。开发个性化学习课程软件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包括课程知识、结构、学习方式、有效检测等的设计,还要对受众的年龄特点、心理特征有所考虑,综合各种因素,统筹设计安排。个性化学习课程可以实现真正的一对一的学习,真正地关注每个体在学习过程中的反映,并根据反馈结果,对学习做出相应调整。虽然优势明显,但开发个性化学习课程难度大,要求高,系统性强,周期比较长,需要人力、物力、财力问题比较突出;在线学习课程需要相对较高的软、硬件和技术的支撑;这些条件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在线学习课程的开发和发展。但同时我们欣喜地看到,在我们身边也不乏这方面发优秀案例。如以天津市电教馆为主打造的“空中课堂” 教学资料,项目充分发挥网络优势,集中优质教育资源,实现资源的共建共享,使学校教学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有效解决了教育资源供给和需求的矛盾,突破了影响学校新课程改革的资源瓶颈,同时也得到广大学生的认可,成为在线学习系统优秀的成功案例。学生们只要登录“空中课堂”,就可以与市内学生一样共享优质教育资源。“空中课堂”网络平台已拥有优秀教师录制的64门精品选修课,总授课时间达到1758课时,讲稿1500个,试题1.5万道,试卷1322套,可同时支持10万名学生在线学习。互联网能为教育信息化带来的变革应该远不止这些,更多的仍需我们去发掘探索。教育信息化已经随着时代的发展大步向我们走来,而如何充分发挥、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及其数字化的资源,使其在学习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提高学习的有效性,都将是一段时期内我们重点关注、共同探索的目标。A.利用新技术合理有效地推进课堂教学方式的变革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正在成为整个教育信息化进程中的一个热点,利用新技术合理有效地促进课堂教学方式的变革则是教学信息化发展的趋势和潮流,交互式电子白板的应用便是其中之一。(一)新兴的信息技术推动课堂教学的变革近年来出现的交互式电子白板系统,以其出色的表现,正在逐步成为代替传统黑板,课堂教学信息化的有效工具。交互式电子白板的设计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较好地适应了课堂上教师“边走、边说、边写”的行为习惯,而且教师和学生不用再“吃”粉笔灰,真正将教师与学生的创造力解放出来,课堂成为教师、学生施展才能的舞台,是科技与人文兼顾的一个范例。目前,交互式电子白板已经进入中小学教室,成为各国中小学学校教育信息化装备的主流模式。在我国,交互式电子白板的实践应用也已经开始了多年,交互式电子白板技术正在成为推动教学变革的重要突破口。 教学资料交互式电子白板是由电子感应屏幕、感应笔、计算机和投影仪组成。电子感应白板具有正常黑板尺寸、在计算机软硬件支持下,集传统的黑板、计算机、投影仪等多种功能于一身,其作用不仅相当于投影幕并能代替传统的黑板,在课堂中尽情地展现丰富多彩的教学资源。(一)新技术对课堂教学的影响在上级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校自2008年起实现了将所有班级教室改造为多媒体教室,并陆续为40间多媒体教室装备了交互式电子白板,交互式电子白板的出现使得课堂教学产生了明显的变化。由交互式电子白板代替投影幕而出现了互动课堂。互动课堂让教师从电脑操作中解放出来,直接站在电子白板前教学,实现了师生的互动。以电子白板的普及应用为代表的互动课堂,更新了传统的教育模式。1.与传统形式相衔接实现课堂的信息化将“交互式电子白板”技术平台引入课堂后,多媒体电脑和黑板的功能整合为一体,建构了一个类似传统“粉笔+黑板”的课堂教学环境,在呈现多媒体资源的同时,可以直接在所呈现的图片和文字上进行“标注”“书写”和各种人机交互操作,教师不用改变“板书+讲解”的教学行为,弥补了播放PowerPoint的一些缺憾。基于交互电子白板平台的“PPT讲义+标注”模式成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实践过程中的的主要模式。 由于教学活动是围绕教学目标展开的,所以,课堂教学活动能保持较高的结构性,而课堂教学活动的结构性,反过来为实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服务。交互白板在教学过程的一些环节起着资源和展示平台的作用,较好地融合了黑板、多媒体电脑和投影仪的功能,对教学目标的实现发挥了支持作用。在备课环节老师们的重点是“准备资源,创设活动情境”,改变以往“先讲什么,后讲什么,先怎么讲,后怎么讲”的模式。教师不再仅仅用PowerPoint写讲义,而是根据教学活动准备各种教学资源,并将图片、照片、动画或课件等保存到交互式电子白板的资源库中,课堂上调用。上课时,教师依旧可以写“板书”,而不是以“字幕”代替,教学进程随师生活动推进,课堂上资料的调用比使用传统的“挂图”还要方便。调用时,教师只需“点击”或“拖动”,从而摆脱了以往传统教学及使用PowerPoint的结构化束缚,课堂教学恢复了以往“黑板+粉笔”时代的灵活性,信息技术在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中起到了支持作用。 教学资料1.创新课堂生成架构拓展多种交流形式交互式电子白板实现了教师与课程资源之间互动交流,构成了互动课堂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最现实也最经常的体现是:“懂——不懂”。了解“懂”或“不懂”最直接的就是课堂问答,并实时统计、反馈结果,让教师轻松快速地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极大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对教师而言拥有交互式电子白板的课堂是一个可以充分展示教师的素养和个性的舞台,有利于教师能力的充分发挥。交互式电子白板具有推拉、拖放、探照灯、隐藏、拉幕、涂色等功能,提高了视觉效果,更加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能够极大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学生以交互式电子白板为平台,可以进行自主探究、协作交流等活动。此外,学生还可以在交互式电子白板上展示自己的探究成果,并与其他同学共享,实现知识的意义建构。研究中据老师们反映,由于白板教学更强调学生的参与和师生、生生的互动,使原来课堂教学中学生不注意听讲、做小动作、随意说话等现象大大减少,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质量、学习动力和学习自信心。尤其是学习一些比较抽象的知识和概念时,白板可以更好地为学生提供多种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2.倡导资源型教学应用拓宽备课的内涵及外延交互式电子白板为资源型教学活动提供方便快捷的途径。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设计和目标,应用资源库中的素材,通过电子白板系统形成自己的电子教案,交互式电子白板使教师应用资源生成数字化教案的过程变得非常方便。并且,由于白板系统兼容微软操作系统的各种软件,所以在白板上可以应用的课程资源就变得更加广泛和开放。白板系统软件制作的“数字化课程”,为师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互动和参与提供了极大的方便。整个教学过程中师生通过白板的交流,会自动储存,学生可以更改、充实教师原先的设计内容,储存为课程的个性“数字化教学过程”,便于学生复习以往的知识内容并促进学生掌握新知识,同时成为教师以后教学和研究的重要资源。教师可以把整个白板上的“数字化教学过程” 教学资料储存成为学科教学的电子档案和课程资源,成为教师今后授课、总结和反思、研讨、交流等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资源基础,有利于教师开展团队教学研究,也为教师备课提供有价值的借鉴。在“教师活动—媒体使用—学生活动”模式组成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用交互电子白板调用资源创设情境,学生合作、探究或讨论,观察、发现问题,教师协助并围绕学生提出的疑问参与讨论,学生在交互电子白板上呈现自己的发现或观点,最终自己得出结论,这一切丝毫看不到为使用媒体而使用的做作,课堂上如行云流般自然流畅。白板的应用已经是在不经意间改变着传统的教学模式,毋庸置疑,信息化的课堂正迈着大步向我们走来。三、研究取得的成果与影响²成果:本课题在三年多的研究过程中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研究成果:1.研究论文:课题研究期间课题组成员在天津电教、电化教育研究等公开刊物上发表论文2篇。课题参与教师的教学经验总结、教学研究论文、教学设计等在不同层次的杂志上发表或者在国家、地市区级比赛中获奖。不完全统计,相关论文各级各类获奖总数36篇左右。课题组遴选出36篇组成本课题的“优秀论文集”。2.优秀教学案例:课题研究过程中共积累了40余个教学案例,课题组筛选出了24篇优秀教学案例,这些案例均在不同级别的竞赛评比中获奖,组成本课题的“优秀教学设计案例集”。3.优秀课件:课题研究过程中,还涌现了很多优秀的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教学课件,有的课件参加全市乃至全国不同形式的比赛,并获得各级各类奖项。遴选出的优秀课件总数在68个左右,形成4张“浙江路小学优秀课件集”。4.形成了一系列有效的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课堂教学模式和相应策略。5.充分利用设备优势,对应用交互式电子白板促进课堂教学信息化方面开展了进一步的实践和研究工作。 教学资料影响:本研究的理论成果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学的理论,为今后在教学中的应用和研究提供借鉴和经验。本课题的研究对学校和教师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1、以课改科研为契机,砺炼出一支素质精良的教师队伍研究中我们感到课程改革的实施关键在于教师素质的提升,在利用现代教育理论探索出适应学生发展的有效教学方式的同时,学校在研究的过程中还注重发挥教师的潜能,从而历练出一支素质精良的教师队伍,为我校今后长足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学校还对教师综合素养的提高制定了明确的年度目标。每学期学校都为全体教师购买一本必读书,学校图书室也增添了大量的各类书刊,使教师站在国内外、过去与今天不同的角度跟随教育大师审视我们的教育工作,起点高、角度广,有效地提升了老师们教育思想的认识。我校几乎所有的现岗教师都通过了天津市教育系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高级的考核。学校要求教师写万字笔记,现以《细语微言》为题集结成册三本教师读书感言。同时,我们还先后邀请天津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的康万栋教授到校讲座,天津市教科院王晓辉教授为全体数学教师作思维训练研究的引领,天津师范大学柳长友教授为全体教师做心理学解读、北京芳草地小学的领导和老师到校对快速阅读教学进行研讨。此外,每学期学校都要对全体老师进行校级专业知识的理论考核……这些培训与考核有效地提高了老师们的专业素养。为了激活学校可持续发展动力,使学校成为教师成长的沃土,我校于2008年初成立了教师发展学校,聘请师大教授、市教研员为导师,以期引领老师们迈向更高层次,推出更多名师。学校加大了对学科组长的培训,先后有语文、数学、英语、科学、体育、音乐、信息等二十余人次的学科组长参加国家、省市级的教学竞赛、交流、展示、培训等活动,让学科组长率先与国内各学科领域的专家、特级教师近距离对话,让他们感受各省市课程改革的热潮并把课改的新信息、新动态带回来,以“学习、收获、交流” 教学资料为主题汇报外出学习的感受,带动全校的课改工作。对于学科组长的有针对性的培养,不仅提高了学科组长的素质,也确实起到了“二传手”的作用,对带动全校的课改工作发挥了应有的作用。2、围绕课题研究,提倡有效教学,努力提高教学质量为了深化课题研究,学校又确立了《在数学教学中有效拓展学生思维能力的研究》子课题,围绕“有效教学”的研究,扎根于课堂,努力提高教学质量。课题组的教师根据本年级学生的具体情况编辑了《思维训练题库》,课题实验教师定时上交教学反思、教学效果反馈分析以及试验心得等。2008年我校的五年级95名学生参加了第十三届华罗庚金杯数学邀请赛,有6人获得一等奖,11人获得二等奖,22人获得三等奖,获奖人数占参赛人数的,获奖人数占全区获奖总人数的四分之一。在今年“迎春杯数学竞赛”中全区4名一等奖获得者中就有我们学校的两名学生。2008年5月初我校作为塘沽区小学的代表迎接市级教科研检查,受到外区的领导的好评。3、加大信息技术基础设备的投入,提高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水平,促进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我校近年在上级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加大了信息技术基础设施的投入。将学校每个班改造成多媒体教室,配备了交互式电子白板、液晶投影仪、多媒体计算机、实物站台、音响系统、校园闭路电视等设备,建成了千兆基础的校园网络。目前拥有41间多媒体教室,2间信息技术教室、一间电子备课室、电子琴教室、多功能报告厅室、校园网络中心等一系列教育信息化的基础设施,为开展和普及信息技术教学与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新一代的交互式电子白板、笔记本电脑等早已走进平常的课堂,成为学生耳熟能详的教学工具。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网上搜集资料运用于课堂、发送电子邮件传送论文、报告、课后反思等已成为教师们日常必不可少的功课。现在我校教师的信息化课堂比率呈逐渐上升的形势,在越来越多的教师认识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好处的同时,学校及时引导开展培训、示范,推广优秀教学模式,使越来越多的教师积极投身到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研究与实践中来。 教学资料电子备课自2005年伊始在我校已开展多年,尤其是五、六年级的数学组,在此方面业已日臻成熟,其成果堪称我校的典范。随着互联网的普及,我校教师网络应用水平也由原来的看热闹,逐步发展到利用网络、应用网络这一层次上来。教师博客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成为沟通、交流的重要手段,并将教育教学由课堂有效地拓展到了课外,成为连接学校、家长、社会的桥梁和纽带。我校数学教师以BLOG为平台,搞好教育教学叙事研究。在BLOG中,他们书写着自己的教育故事,流露着自己的教育心情。这两位教师利用BLOG,为家长提供教育孩子有效的方法,向家长汇报单元检测成绩,为学生提供同步练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4、将科研纳融入日常教育教学、管理工作,促进学校发展(1)开展形式多样、效果显著的教研活动,有力地推动科研课题的研究进程。学校有实效的教研活动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我们充分发挥教研组人多资源相对比较丰富的优势,大力开展形式多样、效果显著的教研活动。研讨、六年级定期会诊等等即时性教学研讨活动确实更具有实效性,有力地推动了科研课题的研究进程。定期教研组内组织教师集体观看录像、研讨精品课程,并做好分析、比较等工作。每学期开展优秀教研组的评选,要求每个教研组有专题,有计划,有讨论、学习记录,有论文、教学设计、教学反思等成果。听课、评课是我们着力推行“有效教学”的又一平台。尤其是校级展示课,改变了老师们只听不评的做法。老师带着“新课堂教学氛围评价表”走进课堂,听课后结合标准写出评课意见,上课、评课能力均得到提高。同时,组织的同学科听评课活动,使上课教师和听课教师及时进行课后反思,大家交流思想、碰撞火花,呈现出浓郁的研究氛围。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市区优秀课的观摩,覆盖学科和人员非常广泛,以数学为例,学期内外出学习、观摩的教师可达几十人次。除此之外,学校还注重日常影像资料的积累,2007年起我校建立了光盘档案,将学期内重要的活动与我校教师的优秀课堂实录等纳入其中。目前为止,档案中的课例录像等声像资料已初见规模。 教学资料(2)开展整合课例设计的交流,通过课题组成员参与典型课例的实施过程,及时发掘与总结实践中好的经验与做法,形成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整合的有效模式的基础。除了常规的固定集体备课和集体教研以外,我们更加关注组内的即时教研。每学期的组级研究课虽然是多年以来坚持的常规教学工作,但是我们要求组级研究课必须看出组内教师不断研究、改进的轨迹,突出组内研究氛围。每节课后,教学组会留下来及时和授课老师交流意见,组内教师们利用空节再商议再调整,直至最后产生“精品课”。坚持以生为本的原则,密切关注教学模式的转变对学生产生的各种作用,探寻教学模式及学习方式的转变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影响。每学年的一年级和五年级的组级研究课还都承担全部面向家长开放的任务,“让家长满意不同阶段孩子的培养效果”这一目标督促老师们对组级研究课更是精益求精,热情不减。(3)构建和谐评价体系,促进教学质量提升学校教学组或定期全面检查、或随时课堂检测各年级各学科老师的教学效果,每次考试都对各班成绩科学、详细分析;每学期的期中教学分析会帮助老师们共同查找问题,想对策。更多的时候教学组走进年级组,和老师们共同分析单项正确率,根据卷面直接查找漏洞,商议补漏措施。坚持培养学科特长生,数学老师无偿为三至五年级学生进行数学思维拓展训练,每学期学校都要评选出“浙江路小学学科特长生”,并进行大力宣传,极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热情,调动了家长积极性。连续稳定的教学质量跟踪、检测与激励手段保证了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为学生顺利升入中学打下坚实基础。2007年毕业班成绩显著,其中有64人获“优A”,人数居全区榜首。6人考入天津外院附校,学校被授予“优质生源基地”。2008、2009、2010年学生的“优A”人数与毕业班成绩一直在塘沽名列前茅,为学校赢得了良好的声誉。四、改进与完善 教学资料1.研究中我们感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有着年龄段的差异。为此,在相应的整合形式、整合点与侧重方面应该有所不同。比如,一二年级学生没有什么计算机的操作能力和信息素养,所以低年级的整合策略要以创设情境,给学生直观的感受为主,以教师演示讲授为主,而其他的辅助手段尤其是动手操作的练习要予以保留。同其他学科的知识一样,信息技术的掌握和应用也是有着一个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过程。但针对低中高年级如何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年龄发展特征,应该采取何种有效的信息技术与课程的策略,尤其是针对数学学科特点的侧重点,尚需开展进一步深入的研究。2.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一项系统化工程,要实现有效的整合考虑的不仅仅是教材、知识点等因素,设计整合课程时要以整体的角度出发,要将影响课程教学的诸多因素例如如何突破教材的知识及重难点、新旧知识间的联系问题、学生发展的个体状况、学生发展的平均水平,恰当的学习方法及策略,教学方式方法的选择以及教具的选用,教学资源的搜集与整理问题,教学过程以及相应软件的设计和制作等结合在一起,统筹分析,综合考虑。但如何有效地设计整合课程,将其过程流程化、正规化,做到合理控制风险,有效提高设计质量和效率也同样是我们研究中面临着问题。3.网络的的出现给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带来更大的发展前景,但要真正实现数字化的教学平台,尚需巨大的投入以及更多的人力、物力、财力来维持运行,这是否符合经济原则,尚待考究。虽然我们憧憬着建成后能给我们带来的种种便利,但经济实用合理有效恰恰应该是第一位的,不知道盲目的投入是否能够带来预期的回报,异乎这种投入与产出相比是否值得,这方面我们正在摸索。4.信息技术说到底应该作为现代社会一种处理信息的工具。那种为信息而信息的做法是不足取的,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我们认为不应该剥夺学生感观实物的机会,实践观察和操作体验是任何信息技术都替代不了的,因而我们认为有必要呼吁大的信息观,使其超越信息技术的表达范畴,覆盖我们的所有感管,在这种观念引领下,树立学生的全方位发展思想,来指导我们的整合。 教学资料5.在网络上搜索信息现在变得很容易,但要在将浩如烟海的信息进行提炼、梳理、加工却正在变得越来越难。如何提高处理信息的能力正在成为当今信息社会的当务之急,但提高处理信息的能力涉及到个体的信息素养、知识层面等许多方面,并非能一蹴而就。6.教育信息化虽然拓展出多种形式,但作为学校,课堂教学仍然是第一位的,因此课堂教学信息化是实现教育信息化的关键。目前研究中教师使用的以交互式电子白板为主的多媒体教学系统很好的处理了传统黑板粉笔式教学向信息化教学的过度问题,电子白板具有所有的多媒体功能,难能可贵的是还具有丰富的交互功能。但实践中我们也发现一些问题,如系统的稳定性,教学资源的获取和共享,使用的培训和设备的保养等具体问题,同时电子白板的引入,加剧了资源利用的需求,如果还是要各自搜集、各自为战则会造成很大的资源浪费,因此,很明显,资源库的建设和使用又变得迫在眉睫,但如何建好、用好资源库,使其能够发挥作用,并具有可持续发展、良性循环又是我们面临的一项课题。7.对于教师而言需要掌握什么样的信息技术才能符合当今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需要,是不是越多越好,当今的教师如何利用网络工具,拓宽教学以及反馈的途径也是目前需要深入探讨的问题。8.拓宽教学与学习的渠道,创设协作学习新模式,形成学习共同体,使学校教育延伸到家庭、社会,是我们的美好设想,但具体到操作层面,面临着数字化校园的建设,各种教育信息的整合,网络平台的利用,相关课程的开发,运行的机制等等林林总总,不计其数的难题,而这些往往是区区一个小学校不能解决的,在这种环境下,选择一条什么样的教育信息化发展道路,也是当前我们需要权衡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