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届中考物理第一轮考点梳理复习教案7

2015届中考物理第一轮考点梳理复习教案7

ID:18677810

大小:652.00 KB

页数:20页

时间:2018-09-21

2015届中考物理第一轮考点梳理复习教案7_第1页
2015届中考物理第一轮考点梳理复习教案7_第2页
2015届中考物理第一轮考点梳理复习教案7_第3页
2015届中考物理第一轮考点梳理复习教案7_第4页
2015届中考物理第一轮考点梳理复习教案7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5届中考物理第一轮考点梳理复习教案7》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一、考点知识梳理(一)两种电荷1.摩擦起电现象:带电体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轻小物体指碎纸屑、头发、通草球、灰尘、轻质球等。2.两种电荷及其相互作用规律: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3.使物体带电的方法:⑴摩擦起电;⑵接触带电:物体和带电体接触带了电。如带电体与验电器金属球接触使之带电。⑶感应带电:由于带电体的作用,使带电体附近的物体带电。(高中)4.验电器(原理、作用、使用方法)⑴原理:同种电荷互相排斥;⑵作用:检验物体是否带电;⑶使用方法:用待检验的物体去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观察金属箔片是否张开。※验电器只能检验物体是否带电,而不能检验物体带何种电,若要检验物体带何种电,可

2、用一个已知电性的物体,去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看验电器箔片的张合情况。5.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的方法:⑴使用验电器;⑵利用带电体能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⑶利用电荷间的相互作用。6.原子结构的知识:⑴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⑵原子核位于原子的中心,比原子小得多,但几乎集中了原子的全部质量;⑶原子核带正电,电子带负电,电子在核外绕核运动;⑷电子是带有最小负电荷的粒子,也叫元电荷,e=1.6×10-19C;⑸通常情况下,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和核外电子所带的负电荷在数量上相等,整个原子呈中性。7.摩擦起电的原因、结果、实质:⑴原因:不同物质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不同;⑵结果:两个物体同时带上等量的异

3、种电荷;⑶实质:摩擦起电并不是创造了电,只是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使正负电荷分开;⑷能量转化:机械能-→电能;8.电流的形成:电荷的定向移动就形成电流。9.导体和绝缘体⑴导体: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做导体。金属、石墨、人体、大地及酸、碱、盐的水溶液都是导体。导体导电是因为导体内有大量可以自由移动的电荷。⑵绝缘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做绝缘体。橡胶、玻璃,、陶瓷、塑料、油、纯水都是绝缘体。绝缘体内不容易导电是因为绝缘体内几乎没有自由移动的电荷。⑶在外界条件变化时,绝缘体可以变成导体。例如玻璃。⑷电荷泛指带电粒子;自由电荷是指正(阳)离子、负(阴)离子和自由电子。酸、碱、盐溶液是靠正、负

4、离子导电;金属靠自由电子导电。⑸如何判断导体和绝缘体?可把要判断的物体分别接入电路,观察小灯泡是否发光。⑹“导电”与“带电”的区别:导电过程是自由电荷定向移动的过程,导电体是导体;带电过程是电子得失的过程,能带电的物体可以是导体,也可以是绝缘体。(二)电流和电路1.电流的方向:注意:⑴可能由正电荷定向移动形成;⑵可能由负电荷定向移动形成;⑶可能由正负电荷往相反方向移动形成★规定:正电荷移动(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方向。用电器接在电池的正负两极时,在电源外部,电流沿着“正极→用电器→负极”的方向流动。而电源内部,是从“负极→正极”。★半导体二极管:具有单向导电性。即:电流只能从它的一端流

5、向另一端,不能反向流动。2.电流的三种效应:⑴电流的热效应:如白炽灯,电饭锅等。⑵电流的磁效应:如电铃、电磁继电器等。⑶电流的化学效应:如电解、电镀等。注:电流看不见、摸不着,我们可以通过各种电流的效应来判断它的存在,这里体现了转换法的科学思想。3.电路的构成及各处的作用:完整的电路由电源、用电器、导线和开关组成。电池、发电机是电源,提供电能;灯泡、电动机、门铃都是用电器,消耗电能;开关:控制电路的通断;导线:输送电能。4.电路的三种状态:通路、断(开)路、短路(包括电源短路和用电器短路)5.获得持续电流的条件:⑴有电源;⑵电路闭合。6.电路图:用符号代表各元件画出来的图就是电路图。(

6、三)串联和并联1.串联电路及其特点:将两个以上的用电器的首尾相连接在电路中,我们就说这些用电器是串联的。串联时,通过一个用电器的电流也一定通过另一用电器,当一个用电器断路或损坏时,另一个用电器也就不能工作了。⑴电路特点:①一条回路,无干路、支路之分;②各用电器相互影响;③开关控制所有用电器。⑵电流特点: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I1=I2=I3=···=In。2.并联电路及其特点:将两个以上的用电器的两端分别连在一起接到电路中,我们就说这些用电器是串联的。并联电路中有干路和若干支路。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互相不影响。一个用电器损坏或断路,其他用电器仍能正常工作。⑴电路特点:①两条或以上的路径,有干

7、、支路;②各支路用电器互不影响;③干路开关控制整个电路,支路开关控制支路用电器。⑵电流特点:干路中的电流等于各支路中的电流之和I=I1+I2。3.识别电路串、并联的常用方法:(选择合适的方法熟练掌握)⑴电流分析法:在识别电路时,电流:电源正极→各用电器→电源负极,若途中不分流用电器串联;若电流在某一处分流,每条支路只有一个用电器,这些用电器并联;若每条支路不只一个用电器,这时电路有串有并,叫混联电路。⑵断开法:去掉任意一个用电器,若另一个用电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