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届中考物理第一轮考点梳理复习教案13

2015届中考物理第一轮考点梳理复习教案13

ID:33606789

大小:505.00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9-02-27

2015届中考物理第一轮考点梳理复习教案13_第1页
2015届中考物理第一轮考点梳理复习教案13_第2页
2015届中考物理第一轮考点梳理复习教案13_第3页
2015届中考物理第一轮考点梳理复习教案13_第4页
2015届中考物理第一轮考点梳理复习教案13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5届中考物理第一轮考点梳理复习教案13》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一、考点知识梳理(一)温度1.温度:物体的冷热程度。生活中温度的常用单位是℃,读作摄氏度。注意: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凭感觉判断物体的冷热,这种判断受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往往是不可靠的,要准确判断和测量温度,就要选择科学的测量工具—温度计。练习:学校操场上的地砖,在太阳下晒比在树荫下的温度更高。2.温度计(1)温度计的工作原理:利用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2)温度计是标度方法: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把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在0℃和100℃之间,平均分成100等份,每等份代表1℃。(3)温度计的使用①使用前,要认清分度值和量程,被测液体的温度不能超出其量程

2、;②使用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③温度计的玻璃泡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④一定要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⑤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注意:温度计的量程是指温度计所能测量的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温度计的分度值反映了温度计的准确程度,分度值越小的温度计,所测得的数据越精确。观察温度计时,必须看清0℃刻度的位置,液柱的液面在0℃刻度的下方时,显示的温度为负值,即低于0℃的为“零下温度”。(4)体温计、实验室用温度计、寒暑表的主要区别构造量程分度值用法体温计玻璃泡和直玻璃管之间有一段细小的缩口35-42℃0.1℃离开人体读数;

3、用前需甩实验室用温度计玻璃泡和直玻璃管之间无细小缩口-20-110℃1℃不能离开被测物体读数;不能甩寒暑表-30-50℃1℃注意:在对体温计进行消毒时,要用酒精轻轻擦拭,包括用热水煮沸。(二)熔化和凝固1、物质的三种状态物态变化:物质从一种状态变到另一种状态。自然界物质的存在有固态、液态和气态三种状态。练习:通常水有几种状态存在?影响它的不同状态的因素是什么?答案:水通常以液态形式存在,当温度降低时,水能结冰,变成固态,当温度升高时,水又可以变成水蒸气,以气态形式存在。可见水能以三种状态存在:固态、液态和气态。能影响水不同存在状态的因素是温度的高低。2、熔化(1)概念:物质从固态变成液

4、态的过程。(2)特点:熔化时需要吸收热量。(3)晶体熔化的条件:一是温度要达到熔点,二是继续吸热。两个条件缺一不可。(4)晶体熔化时的特点:吸热但温度不断上升。(5)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要不断地吸热,温度不断上升。注意:晶体吸热熔化时温度保持不变,此时温度是它的熔点,晶体的温度要升高到熔点时才开始熔化。非晶体的熔化温度是变化的,非晶体没有熔点。3、凝固(1)概念: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2)特点:凝固时需要放出热量。(3)晶体凝固的条件:一是温度要达到凝固点,二是能够继续放热。两个条件缺一不可。(4)同种晶体的熔点与凝固点是相同的。(5)非晶体在凝固过程中,要不断地放热,且温度不断

5、下降。练习:我们常见卖鱼的人在鱼周围放上一些冰,这是为什么?答案:这是因为冰熔化时要吸热,带走鱼身上的热,使鱼和鱼周围的空气温度降低,防止鱼因高温而变质,起到保鲜的作用。练习:深秋,为避免树上的橘子在夜间气温骤降时被冻伤,果农经常在傍晚给橘子树喷水。虽然水在夜间结了冰,但橘子却没有被冻伤,这是为什么?答案:利用水结冰来防止橘子被冻伤,是利用了水凝固时放出热量。在凝固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这样橘子的温度不至于降到太低,把橘子冻伤。注意:判断晶体、非晶体的方法是:(1)从有无熔点(或凝固点)来判断,晶体有熔点(或凝固点),非晶体没有熔点(或凝固点)。(2)从熔化过程中的现象来判断,晶体熔化过

6、程:固态→固液混合态→液态;非晶体熔化过程:固态→软→稀→液态。(3)从熔化(或凝固)图象来判断,关键是观察图象中是否存在一段平行于时间轴的线段,有则为晶体,没有则为非晶体。(三)汽化和液化1、汽化(1)概念: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汽化过程中物质要吸收热量。(2)汽化的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3)蒸发:只是在液体表面发生的汽化现象。蒸发能在任何温度下进行。蒸发要吸热,所以有制冷作用。(4)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有:①液体的温度;②液体的表面积;③液面上方空气的流动速度。(5)沸腾: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沸腾要吸热,且温度保持不变。注意:(1)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可发生

7、,只发生在液体表面,是一种缓慢的汽化现象。(2)沸腾在一定的温度(沸点)下才发生,同时发生在液体的表面和内部,是一种剧烈的汽化现象。2、液化(1)概念: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液化过程中物质要放出热量。(2)液化的方法:①降低温度;②压缩体积。液化石油气就是在普通温度下,用压缩体积的办法,把石油气液化装在钢罐里的。注意:常见的液化现象:水蒸气遇到冷的物体如草、石块、树叶等发生液化形成露水;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空气中的尘埃发生的液化现象;烧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