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8642336
大小:6.77 MB
页数:27页
时间:2018-09-20
《腹膜腔分区及影像学表现 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腹膜腔分区及影像学表现林宇宁腹膜腔定义:腹膜包绕范围内,由腹膜反折所形成的韧带、系膜、网膜以及由它们分隔所形成的间隙、隐窝、凹陷等即所谓的腹膜腔。腹膜形成结构小网膜是由肝脏与胃小弯和十二指肠上端近2cm之间的腹膜反折形成。包括肝胃韧带和肝十二指肠韧带。大网膜是连于胃大弯和横结肠之间的双层腹膜结构。小肠系膜是宽阔的扇形腹膜皱折,它附着在后腹腔,其根部长约15cm,从十二指肠空肠曲沿着对角线方向走向回盲瓣。横结肠系膜是位于横结肠和腹腔后壁之间的较宽的腹膜反折,它与腹后壁的附着线沿水平方向斜行走在十二指肠降部、胰头、胰体
2、、十二指肠升部的前面。乙状结肠系膜是倒“V”形的腹膜反折,连于乙状结肠和腹后壁。镰状韧带和冠状韧带是一个由前腹壁连于肝的比较薄的腹膜反折,向下延至脐平面,止于肝圆韧带索。镰状韧带的两层腹膜分开包绕肝脏,形成冠状韧带止于横膈,形成胃、十二指肠的韧带止于肝脏的下表面。肝圆韧带:镰状韧带的下缘是肝圆韧带,它是纤维索结构,系脐静脉闭锁而成。胃脾韧带和脾肾韧带:胃脾韧带连于胃大弯上部和脾,属于大网膜的一部分,其内走行着胃网膜左及胃短血管。胃脾韧带病变可以是转移性的,它是胃癌向脾转移的通道。胃脾韧带分两层包绕脾脏后,再汇合形成
3、脾肾韧带,联系脾和左肾。脾肾韧带内含有脾动静脉的胰尾段。腹膜腔由横结肠系膜分为上、下两大部分:结肠上区和结肠下区;结肠下区被小肠系膜又进一步分为左、右两部分,两侧分别有位于降、升结肠系膜外侧的左、右结肠旁沟及小肠系膜与升、降结肠之间的左、右肠系膜窦。结肠上区1、肝上间隙:以镰状韧带为界分为左肝上间隙和右肝上间隙。右肝上间隙以冠状韧带划分为:右肝上前间隙,右肝上后间隙,冠状韧带前、后层之间的肝裸区称腹膜外间隙。左肝上间隙以冠状韧带分为其前方的左肝上前间隙和后方的左肝上后间隙。2、肝下间隙:位于肝下方,借肝圆韧带分右肝
4、下间隙和左肝下间隙,前者又称肝肾隐窝。左肝下间隙又以小网膜和胃为界分为前方的左肝下前间隙和后方的左肝下后间隙,后者即网膜囊。网膜囊图解该层面显示右肝上间隙(21),左肝上前间隙(5),网膜囊上隐窝(2)及肝胃间隙(7)。该层面的肝周间隙与前层相同,脾胃隐窝(12)和脾肾隐窝(13)开始出现,网膜囊脾隐窝(10)与脾胃隐窝间以胃脾韧带相隔。该层面脾肾韧带出现(13),脾周三个间隙较上一断层明显,20为肝裸区。该层面肝裸区消失,右肝上前间隙与右肝下间隙(16,肝肾隐窝)直接相通。网膜囊前庭(7)和网膜囊下隐窝(8)可见
5、。该层面肝周间隙变小,网膜囊(7)明显左移,右肝上间隙(18)及左肝上间隙(4)借镰状韧带(1)分开,右肝下间隙(16)及左肝下前间隙(5)被肝圆韧带隔开。该层面左肝周间隙仅剩下网膜囊下隐窝(2),脾周间隙消失。结肠下区1、升结肠旁沟:位于升结肠的外侧,向上可通连肝肾隐窝,向下可通右髂窝及盆腔。阑尾炎穿孔脓液可沿升结肠旁沟流至肝肾隐窝,甚至形成膈下脓肿。2、降结肠旁沟:位于降结肠外侧,由于膈结肠韧带的存在,此沟一般不向上连通,向下可连通左髂窝和盆腔。3、右肠系膜窦:位于肠系膜根右上方与升结肠之间。由于下方有回肠末端
6、相隔,故间隙内的炎性渗出物常积存于局部。4、左肠系膜窦:位于肠系膜左下方与降结肠之间,间隙向下可连通盆腔。该层面显示结肠旁沟(26)、右肠系膜窦(32)及左肠系膜窦(7),(3)为肠系膜血管。谢谢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