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和第二章讲义

第一章和第二章讲义

ID:18594093

大小:521.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9-19

第一章和第二章讲义_第1页
第一章和第二章讲义_第2页
第一章和第二章讲义_第3页
第一章和第二章讲义_第4页
第一章和第二章讲义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一章和第二章讲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一章动物与饲料的化学组成第一节动物与饲料1.动植物的代谢特点:异养生物,不能利用简单的无机物,而要依赖于自然界中的有机物。2.植物代谢特点:自养生物,可利用自然界存在的简单无机物合成所需有机物。3.动植物的相互关系: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第二节动植物体的化学组成1.元素组成:动植物体内已发现90多种元素,含量最多的为C、H、O、N四种,可达DM90%以上。2.化合物组成:①碳水化合物:单糖、双糖、多糖②脂肪:重要的脂肪酸③蛋白质④维生素⑤水⑥矿物素3.动植物体组成成分比较①元素种类基本相同,数量差异大;②元素含量规律异同相同:均以氧最多、碳氢次之,其他少不同:植物钾含量高于动物动物

2、的钠含量高于植物动物含钙、磷高于植物2.化合物组成比较①动植物的化合物有三类:第一类是构成机体组织的成分,如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水和矿物质;第二类是合成或分解的中间产物,如氨基酸、脂肪酸、甘油、氨、尿素、肌酸等;第三类是生物活性物质,如酶、激素、维生素和抗体等。②植物体内水分含量的变异很大,成年动物体内水分相对稳定.③植物含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动物体内不含有这些物质.④植物能量储备为淀粉,含量高;动物为脂肪,碳水化合物少(<1%),主要是糖原和少量葡萄糖;⑤植物除含真蛋白外,含有较多的氨化物;动物主要是真蛋白及少量游离AA,无其他氨化物;动物蛋白质含量高,变异小,品

3、质也优于植物;⑥植物除含真脂肪外,还有其他脂溶性物质,如脂肪酸、色素、蜡质;动物主要是真脂肪、脂肪酸及脂溶性V;油料植物中的脂肪含量较多,其他植物脂类较少,少于动物的脂肪含量。第三节饲料营养物质1.概略营养物质饲料:动物的食物称为饲料;(准确定义)是指在正常情况下,凡是能被动物采食、消化、利用,并对动物无毒无害的所有物质的总称。营养物质:饲料中凡能被动物用以维持生命、生产产品的物质,称为营养物质。也指能在动物体内消化吸收、供给能量、构成体质及调节生理机能的物质,如通常所说的蛋白质、脂肪等。国际上通常采用1864年,德国Weende试验站的Hanneberg提出的常规饲料分析方案

4、,即概略营养物质分析方案(FeedProximateAnalysis),将饲料中的营养物质分为六大类:水分、粗灰分、粗蛋白质、粗脂肪、粗纤维、无氮浸出物。①水分:根据水分与组织的结合情况,把饲料中的水分分成初水和结合水初水(PrimaryMoisture)即自由水、游离水:将新鲜饲料样品切细,放置于饲料盘中,在60-70℃烘箱中烘3―4小时,取出在空气中冷却30分种,再同样烘干1小时,取出,待两次称重相差小于0.05g时,所失重量即为初水。各种新鲜的青绿多汁饲料,含有较多的初水。吸附水(AbsorptionWater)即结合水(束缚):测定初水后的饲料、经自然风干的饲料或谷物饲

5、料(一般含14%左右的吸附水),放入称量皿中,在100-105℃烘箱内烘干2―3小时后取出,放入干燥器中冷却30分钟,再重复烘干1小时,待两次称重小于0.002g时,即为恒重,失去的重量为吸附水。根据饲料中水分的含量情况把饲料分成两种状态:风干(半干)状态(基础)——60-70℃烘干,失去初水,剩余物为风干物质,其状态叫风干状态全干(绝干)状态(基础)——100-105℃烘干,失去结合水,剩余物叫全干(绝干)物质(drymatter,DM),其状态叫绝干状态。②粗灰分(Ash):是饲料、动物组织和动物排泄物样品在550-600℃高温炉中将所有有机物质全部氧化后剩余的残渣。主要为

6、矿物质氧化物或盐类等无机物质,有时还含有少量泥沙,故称粗灰分。③粗蛋白质(CrudeProtein,缩写CP):粗蛋白质饲料中含氮化合物的总称。它包括了真蛋白质和非蛋白质含氮物(Non-proteinNitrogen,缩写NPN)两部分。NPN包括游离氨基酸、硝酸盐、氨等。分析上:用凯氏定氮法测出饲料样品中的N含量,再用含氮量乘以6.25④粗脂肪(EtherExtract,缩写EE):饲料、动物组织、动物排泄物中脂溶性物质的总称。常规饲料分析是用乙醚浸提样品所得产品,故称为乙醚浸出物。EE包括真脂肪和其他脂溶性物质(如色素、维生素等)。⑤粗纤维(CrudeFiber,缩写CF)

7、:粗纤维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组成成分,包括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及角质等成分。常规分析法:是将样品经1.25%稀酸、1.25%稀碱各煮30min后,所剩下的不溶解碳水化合物。结果:一部分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溶解,使CF测值偏低,因此使得无氮浸出物(NFE)偏高。为了改进粗纤维分析方案,VanSoest(1976)提出了用中性洗涤纤维(NeutralDetergentFiber,缩写NDF)、酸性洗涤纤维(AcidDetergentFiber,缩写ADF)、酸性洗涤木质素(AcidDete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