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描述:《沉淀反应—医学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免疫学及免疫学检验REVIEWQUESTIONThespecificityofthereactionofantigenwithantibodyisusuallyhighlydependentupon1)molecularweightoftheantigen2)chargeoftheantibody3)immunoglobulinisotype4)conformationofthereactants免疫学及免疫学检验沉淀反应(precipitationreaction)毛旭虎医学检验系临床微生物学及免疫
2、学教研室二OO六年二月免疫学及免疫学检验可溶性抗原+相应抗体肉眼可见的沉淀免疫学及免疫学检验1897年Kraus就发现细菌培养液(毒素)与相应抗血清混合出现沉淀1905年Bechhold把抗体放在明胶中,将抗原加于其中,发现沉淀反应可在凝胶中进行1946年Oudin报告了试管免疫扩散技术1965年Mancini提出单向免疫扩散技术,使定性免疫试验向定量化发展免疫浊度法的出现,使沉淀反应达到快速、微量、自动化的新阶段。免疫学及免疫学检验根据沉淀反应的介质和检测方法的不同,沉淀反应可分为:液相内的沉淀反应
3、凝胶内的沉淀反应免疫学及免疫学检验第一节液体内沉淀试验根据沉淀现象的不同,液体内沉淀又可分为三类:絮状沉淀环状沉淀免疫浊度沉淀免疫学及免疫学检验一、絮状沉淀试验絮状沉淀试验是一项经典实验技术。曾用于测定梅毒抗体的Kahn试验是絮状沉淀的代表试验,现今已被更简便而敏感的USR或RPR方法替代。免疫学及免疫学检验(一)原理抗原溶液与相应抗体溶液混合,在电解质存在的条件下,抗原与抗体结合出现可见的絮状沉淀。絮状沉淀易受抗原与抗体比例的影响,由此可作为最适比测定的基本方法。免疫学及免疫学检验(二)操作步骤1.
4、抗原稀释法(1)将可溶性抗原作一系列倍比稀释。(2)各管加入一定浓度的适量抗血清。(3)振摇使抗原、抗体充分混匀,置37℃孵育。(4)产生沉淀量随抗原量而不同,以出现沉淀物最多的管为最适比例管。免疫学及免疫学检验免疫学及免疫学检验2.抗体稀释法本法采用抗原量恒定与不同倍比稀释度的抗体反应,出现沉淀物最多的管为抗体最适比例管。3.方阵滴定法抗原和抗体同时稀释,亦称棋盘(checkerboard)滴定法,是前二法的结合,可一次完成抗原和抗体的滴定并找出抗原、抗体的最适比。免疫学及免疫学检验(三)方法评价絮
5、状沉淀试验方法简单,设备要求低,敏感度较低,受抗原抗体比例影响非常明显,目前多用以测定抗原抗体反应的最适比。免疫学及免疫学检验二、环状沉淀试验环状沉淀(ringprecipitation)试验是由Ascoli于1902年建立的一种经典的血清学定性试验。用非常简便的技术了解待测血清内是否存在某种抗原或抗体。免疫学及免疫学检验(一)原理把抗原溶液小心地加于已含抗体溶液的细试管液面上。当对应的抗原与抗体相遇,在界面处形成清晰的乳白色沉淀环。免疫学及免疫学检验(二)操作步骤1.用毛细滴管吸取抗血清加于沉淀管(
6、内径约1.5~2mm)底部,避免产生气泡。2.将抗原溶液沿管壁缓缓叠加于抗血清液面上,形成清晰的交界面。3.置沉淀管于室温下使其反应,1~5min内在两界面间呈现乳白色沉淀环为阳性。30min仍无沉淀环出现则为阴性。免疫学及免疫学检验(三)方法评价该试验是经典的血清学反应之一,简便、快速、实用。故用于鉴定血迹和诊断炭疽(Ascoli试验)。只能定性,不能定量、敏感性较低(3~20mg/L),对含有多个抗原抗体对的反应系统缺乏分辨力。方法难以推广。免疫学及免疫学检验三、免疫浊度试验经典的免疫沉淀试验是抗
7、原和相应抗体在反应终点时判定结果,方法存在耗时、敏感度低(10~100mg/L)和不能自动化等缺点。70年代以来,根据抗原和抗体所在液相内快速结合并产生浊度的原理,建立了免疫比浊法。临床常用3种微量免疫技术,即透射比浊法(transmissionturbidimetry)、散射比浊法(nephelometry)和免疫胶乳比浊法(immunolatexturbidimetry),借助多种自动化分析仪器来完成。免疫学及免疫学检验(一)透射比浊法1.原理抗原抗体在一定缓冲液中形成免疫复合物(IC),当光线透
8、过反应溶液时,由于溶液内复合物粒子对光线的反射和吸收,引起透射光减少,免疫复合物量越多,透射光越少,即光线吸收越多,可用吸光度表示。吸光度和复合物的量成正比,当抗体量固定时,与待检抗原量成正比。用抗原标准品建立标准曲线,可测出待检抗原含量。免疫学及免疫学检验2.操作步骤(1)用稀释缓冲液将待检样品和标准品按规定稀释,取一定量加至测定管中。(2)加最适工作浓度(用方阵法预先滴定)的抗体,孵育一定时间,测定吸光度(A)值。(3)以不同浓度抗原含量为横轴,吸光
显示全部收起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