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教育学第5章复习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第五章教师学习要点通过本章的学习,理解教师在社会发展和教育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明确应具有的职业道德,增强从事教育工作的光荣感和责任感,自觉地为争当一名合格的教师而努力。本章重点应掌握教师的劳动特点,新课程条件下教师应具有的素养,如何建立和发展新型的师生关系,并提高对教师专业化的认识。实践与应用一、填空1.“教师的职业是太阳底下再没有比它更高尚的职业”。这是夸美纽斯提出来的。2.前苏联教育家加里宁指出:“很多教师常常忘记他们应当是教育家;而且教育家也就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3.教师的劳动是一种以培养人才为
2、目的的复杂的艰巨的脑力劳动。4.古往今来,许多思想家和教育家都对教师下过不同的定义或作过不同的解释,如汉代杨雄说:“师者,人之模范也”;唐朝韩愈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美国的布鲁纳说:“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而且是模范”。5.国外有的教育家提出教师要“一切东西懂一点,某一东西懂全部”是不无道理的,它说明教师要广播的文化修养。6.教师的根本任务是教书育人。7.“既知教之所由兴,又知教之所由废,然后可为师也”。这句话说明教师必须懂得教育规律,掌握教育理论。8.社会主义条件下师生关系的特点是尊师
3、爱生,配合密切、教学相长,关系透明、民主平等,联系稳固和双向反馈,互补互助。9.良好的师生关系的建立和发展是在学校组织中实现的。10.我们认为,教师要有的分析、深化和雄辩之才,又要有艺术家的、概括和之才;既要有的观察、实验和推理之才,又要有凝练、形象和之才。11.教师的示范是学生最直接、最经常的表率,是引导和规范学生成长所不可缺少的手段。12.马卡连柯指出:“一般的说,教育学是最辩正、最灵活的一种科学,也是最复杂、最多样化的一种科学,”这不仅反映了教育科学的特点,而且也反映了教师劳动教师劳动创造性的特点
4、。二、判断(正确的在括号内打“√”,错误的打“×”)1.教师是一种古老又永恒的职业。(对)2.“传统教育”学派和“现代教育”学派的代表人物分别是德国的夸美纽斯(赫尔巴特)和英国的杜威。(错)3.教师的根本任务是教书育人。(对)4.“学而不厌”是教师对待教育事业的道德规范。(×)5.教学有法,但有定法;教学有原则,但没有死框框。(对)6.教师劳动的创造性主要是由教育对象的特殊性和教育情景的复杂性决定的。(√)7.“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说明了教师劳动的长期性。(√)8.教师发挥教育的主导作用,积极地引导学
5、生,使学生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这体现了教师因材施教的行为。()9.教师的劳动是以脑力劳动为主的复杂的劳动。(√)10.教师的劳动时间,没有上下班的严格界限,教师的劳动地点,也没有校内外的明确分工。(√)三、名词解释1.教师就是接受一定社会和阶级的委托,在学校中以对学生施加影响为主要职责的人。2.教育机智是一种对突发性教育情境作出迅速的恰当的随即应变的处理的能力3.教师专业化4.师生关系是教育过程中教师和血色和那个为了完成共同的教育任务进行交往而产生的关系四、辨析1.教师的劳动具有强烈的示范性。
6、2.“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有一桶水”。3.在教育过程中,教师起主导作用;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起主体作用。4.教师是年轻一代心灵的塑造者。五、简答1.如何理解教师的含义?2.教师的劳动为什么具有自身的特点?3.如何建立和发展新型的师生关系?4.教师劳动的创造性表现在哪几个方面?5.怎样正确认识教师的地位和作用?六、论述联系实际,论述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应具有哪些素养?阅读资料新课程呼唤教师的角色更新新课程的基本特点是一个“新”字。实施新课程的关键是要抓好教师的角色更新。教师角色更新包括以下几项内容:观念更新,即
7、树立培养会做人、会求知、会生存、会创造、会健体的现代人的观念,树立学生为主体的观念,树立创新教育观念;知识更新,即教师应掌握新的教育心理学知识、新的相关学科知识;能力更新,即教师应具备包括创造性的设计能力、创造性的监控能力的创新能力;方法更新,即要求教师必须掌握新的教学方法,充分认识传统方法之不足,在探索新型学习方式中不断前进;人格更新,即教师除了具备良好的师德、扎实的业务能力外,还必须具备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造性个性品质和创造性的动手能力。[摘自余同生:《湖南第一师范学报》(长沙).2003,4.第
8、68-71页]教师即研究者一、“教师即研究者”观念的提出当人类社会出现了以教育和教学为职业的人——教师后,人们对教师的角色认识就未停止过,并且形成了各式各样的观念,但把教师作为研究者的观念却经历了一个艰辛的过程。学校教育的产生,标志着教育作为一个独立的社会存在体系出现,教育教学问题及其规律逐步成为研究对象,后来又出现了专门的教育研究机构以及以研究教育为专门职业的专业工作者。在这一过程中,由于教育研究受到“制度化教育”的驱动,并被赋予“科学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