驾驭“第三波”:台湾和韩国民主化比较研究

驾驭“第三波”:台湾和韩国民主化比较研究

ID:18327648

大小:124.00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8-09-16

驾驭“第三波”:台湾和韩国民主化比较研究_第1页
驾驭“第三波”:台湾和韩国民主化比较研究_第2页
驾驭“第三波”:台湾和韩国民主化比较研究_第3页
驾驭“第三波”:台湾和韩国民主化比较研究_第4页
驾驭“第三波”:台湾和韩国民主化比较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驾驭“第三波”:台湾和韩国民主化比较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林震   战后,东亚「四小龙」在经济上先后起飞,经过二三十年的高速发展,到90年代初期,基本达到了中等发达社会的水准,世界银行将这种惊人的发展成就称为「东亚奇迹」1。经济发展导致了社会结构的变化,并进一步带动了政治发展。从70年代末80年代初开始,东亚地区出现了一系列的政治变动:先是在台湾发生了「党外人士」反抗国民党威权统治的「中坜事件」,接著是韩国大统领朴正熙被刺杀,开发独裁体制(「维新体制」)进入尾声,然后是菲律宾的军事政变。1987年6月至7月,分别以《六二九民主化宣言》2的发表和解除「戒严」为标志,韩国和台湾先后启动了民主化进程,开始了「

2、民主转型」(democratictransition)时期,到1992年12月,台湾和韩国基本完成了「民主转型」任务:台湾「立法院」全面改选,新的权力运作体系基本确立;金泳三当选韩国第14任总统,建立了韩国历史上第一个「文人民主政权」。这样,从1993年开始,台湾和韩国民主化进程进入了「民主巩固」(democraticconsolidation)时期,探索更为艰巨的提升「民主品质」(qualityofdemocracy)议题。妥协、选举和低度暴力是第三波民主化的共同特征3,台韩民主化还常有戏剧性的或出人意料之外的变化,因此被有的学者称为台湾「政治

3、改革的奇迹」4和「韩国民主化奇迹」5。  台湾和韩国都受到儒家文化的影响,属于「中华文化圈」的一部分,它们在经济起飞后的资本主义民主化经历,对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本文从台韩民主化条件、进程、问题和特点四个方面,对1987年至1992年台湾和韩国的民主化进行全面的比较研究,找出台湾和韩国民主化的主要异同点,并试图解读其中所蕴涵的启示。一、民主化的条件(一)经济社会条件  经济发展是民主化的必要条件。李普赛特(S.M.Lipset)运用全球社会经济发展和政治民主之间的座标,论证了经济发展和社会民主两者之间存在著明显的正相关关系,

4、即:民主和经济发展水准之间高度相关。所有发达的经济是完全的民主制或至少是半民主制,而所有的独裁专制的经济都不怎么发达。6这种观点在「第三波」理论中得到了进一步强化。亨廷顿发现,当某个社会达到一定的收入,就进入了「政治过渡带」(「第三波」时期过渡带标准大约是1000─3000美元),具备了民主化的基本条件。因此,亨廷顿的结论是,「从长远的观点看,经济发展将为民主政权创造基础」,7而台湾和韩国的民主化堪称「经典范例」(theclassicexamples)8,有力地证明了现代化(经济发展等)对民主化的影响是「内生」的(endogenous):一个社会

5、在现代化的过程中实现民主的机会与日俱增9。  台湾经济从1965年开始起飞,工业化进程突飞猛进,到80年代中叶,台湾社会已经呈现出迥然不同于传统农业社会的风貌。以1950年和1987年为比较,人均「GNP」从100美元增到5275美元,创造了「台湾经济奇迹」;韩国工业经济的发展成就也十分惊人,人均GNP从1971年的278美元上升到1987年的3049美元10。在短短20多年的时间里,从一个落后的发展中国家成长为中等发达国家,被世人誉为「汉江奇迹」。  工业经济的迅速发展推动了社会的多元化。随著经济的快速增长,台湾和韩国社会阶层的构成发生了显著的

6、变化,其中最突出的是中产阶级的崛起。在台湾,1975至1980年间,中产阶级11数量剧增,到80年代中叶,中产阶级已经占到了台湾总人口的20%至30%;在韩国,根据韩国经济企划院(EconomicPlanningBoard)制定的划分中产阶级的标准12,到1985年,韩国的中产阶级人口约占成年人口的38%13。  可以说,台湾和韩国都在现代化发展到一定程度(达到中等发达社会的经济水准;中产阶级占人口比例1/3以上)之后启动民主化进程。中产阶级对民主化发挥了关键影响,「中产阶级作为工业化的产物,感受到民主文化的影响,开始反对在国内推动了工业化的威权

7、政权,这促进了民主化的到来」14。台韩的民主化实践表明,「经济发展可能是历史建构的最具颠覆的力量。它动摇了旧有的社会制度,并为更大比例的人民参与社会与政治决策铺平了道路」15。(二)外部条件  从1973年开始,为了应对东西方「冷战」关系逐渐明显的缓解趋势、继续占领西方世界意识形态的制高点,美国开始在国际政治舞台大力推行所谓「促进民主和人权」的外交政策。台湾和韩国都是美国在东亚地区一手扶植的「对抗共产主义侵略」的「桥头堡」。卡特政府的「人权外交」和雷根政府的「民主规划」,构成了台湾和韩国政治民主化强大的外部压力。此外,美国在台韩的驻军成为执行美国

8、新的外交政策的利器,不过,不同的是,1979年台美「断交」后,美国军队撤出了台湾,而在韩国却一直保留著一支庞大的美国军队,其总司令部占据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