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复习题集)

社会心理学(复习题集)

ID:18258811

大小:63.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9-16

社会心理学(复习题集)_第1页
社会心理学(复习题集)_第2页
社会心理学(复习题集)_第3页
社会心理学(复习题集)_第4页
社会心理学(复习题集)_第5页
资源描述:

《社会心理学(复习题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社会心理学》复习题集一、选择题:1.()阶段,儿童开始形成最初的人格倾向,这一时期的儿童心理活动带有明显的具体形象性,抽象概括能力还比较差。A.0岁一1岁半B.1岁半一3岁C.3岁一6岁D.6岁一10岁2.移民国外所伴随来的个体社会化过程属于()A.初级社会化B.预期社会化C.再社会化D.继续社会化3.态度的构成要素中,核心成分是()A.认知成分B.情感成分C.行为倾向成分D.价值成分4.社会心理学意义上的自我觉知指()A.发动并维持自我意识活动过程的高度集中的自我注意状态B.个体对自身状况所作的肯定或否定的判断C.影响自我意识形成、影响自我意识的方向或目标

2、的心理加工过程D.对自己身心状况、人——我关系的认知、情感以及由此面产生的意向5.个体自我概念发展的核心机制是()A.生理的成熟和发展B.对有关自我词的掌握C.自我觉知D.认知能力的提高和社会互动6.科学家研究发现,被动物抚养长大的人类诸如狼该、熊孩等没有自我意识,其根本原因在于()A.他们存在生理缺陷B.他们没有参与社会生活、与他人相互作用C.他们并没有出现物——我感觉分化D.他们的生理发展不成熟7.以下不属于社会心理学意义上的“群体”的是()A.大学合唱团B.围在路边看热闹的人群C.英国曼联足球队D.夫妻二人组成的两口之家8.现实生活中,我们会发现一个现象

3、:在一个北美人和一个阿拉伯人面对面的友好交往中,阿拉伯人步步紧逼,而北美人却连连后退,这种现象说明()A.比起北美人,阿拉伯人待人更热情B.和阿拉伯人比起来,北美人更喜欢独处C.人际交往的空间距离受到文化背景的影响D.人际交往的空间距离受到性别差异的影响9.素不相识的两个个体第一次见面时形成的印象,称为(  )A.首因效应  B.第一印象 C.印象形成D.人际认知10.有些人在总体印象的形成上并不是简单地把他人的诸特征的评价分值累加,而是将各个特征的分值加以平均,然后根据平均值形成对他人的总体印象,这是(  )A.加法模式  B.平均模式  C.加权模式  D

4、.加权平均模式11.(    )年,美国社会学家罗斯出版了《社会心理学:大纲与资料集》,英国心理学家麦独孤出版了《社会心理学导论》,这两本书标志着社会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诞生。A.1808  B.1875  C.1908  D.192412.以下对社会心理学的定义中,不属于社会学取向的观点是()A.“社会心理学可以界说为人类交互作用的研究”B.社会心理学是“一个人的行为怎样影肉其他人的行为的研究”C.“社会心理学是研究社会交互作用的科学”D.“社会心理学研究社会制度、社会团体与个体行为之间的关系”13.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身体与思想都在发生戏剧性的变化,这

5、一时期的社会化一般是以()的形式出现A.初级社会化B.预期社会化C.再社会化D.继续社会化14.京剧《赤桑镇》中的包拯,作为法官他要执法如山,要斩包冕,而作为包冕的长者,他又要保持叔侄的亲情,赦免侄子,在激烈的思想冲突之后,包拯还是选择了前者。请问这一故事主要体现了下面哪一种情况()A.角色紧张B.角色错位C.角色内冲突D.角色间冲突15.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发现,如果教师对某些学生持有积极的看法,那么这些学生的课堂表现就会有显著的进步,学习成绩也会提高;相反,如果学生知道老师看不起自己,认为自己愚雹,那么他的成绩可能果然会变得很差,这体现了社会心理学中的哪

6、种心理效应()A.罗森塔尔效应B.光环效应C.习得无助效应D.首因效应16.社会公众对其行为方式的要求与期望,称为()A.角色期待  B.角色转换C.角色领悟D.角色实践17.自我概念的形成和发展大致经历三个阶段,它们是(  )A.生理自我、社会自我、心理自我B.生理自我、心理自我、社会自我C.社会自我、生理自我、心理自我D.生理自我、心理自我、理想自我18.引起、推动、维持与调节个体行为,使之趋向一定目标的心理过程,称为()A.需要  B.注意C.兴趣D.动机19.个体有益于他人、公众和社会,又不期待任何回报的行为,称为(  )A.亲社会行为  B.助人行为

7、  C.社会回报行为  D.利他行为20.人们通过自己的经验形成对某类人或某类事较为固定的看法叫(  )A.定型  B.近因效应C.光环效应  D.刻板印象21.“人格发展的八阶段论”是由(  )提出来的。A.弗洛伊德B.埃里克森C.霍妮D.埃森克22.社会公众对其行为方式的要求与期望,称为(  )A.角色期待  B.角色转换C.角色领悟D.角色实践23.个体对自己存在状态的认知,称为(  )A.自我  B.他我  C.镜我  D.客我24.人们通过自己的经验形成对某类人或某类事较为固定的看法叫()A.定型  B.近因效应C.光环效应  D.刻板印象25.态度

8、的三成分说又称为态度的(    )A.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