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2410123徐晓华中期实习论文new

1022410123徐晓华中期实习论文new

ID:18229307

大小:122.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09-15

1022410123徐晓华中期实习论文new_第1页
1022410123徐晓华中期实习论文new_第2页
1022410123徐晓华中期实习论文new_第3页
1022410123徐晓华中期实习论文new_第4页
1022410123徐晓华中期实习论文new_第5页
资源描述:

《1022410123徐晓华中期实习论文new》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广西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社会工作系中期实习论文题目:我国流动儿童教育问题学院:公共管理学院专业:社会工作姓名:徐晓华学号:1022410123指导老师:周文栋蓝波涛实习时间:2012.9.3——2012.10.2611广西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社会工作系内容摘要: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多处提及妇女儿童事业和妇女工作,坚持男女平等基本国策,保障妇女儿童事业和妇女工作。在这个快速发展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到城市就业和生活,形成了大规模的进城农民工群体,一些经济收入较高、就业相对稳定的进城农民工

2、,开始将受教育阶段的子女带到城市就学,这些跟随家人在城市学习和生活的农村儿童被成为“流动儿童“。由于种种原因,进入城市学习的“流动儿童”很难享受到与城市当地儿童同等的教育服务,如何通过教育及相关体制的改革,有效保障城市流动儿童的同等受教育的权利,以适应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的必然要求,成为中国教育体制改革和发展的重大问题。关键词:流动儿童教育社会整合社会适应正文:(一)流动儿童产生的背景及原因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健全,我国逐渐由传统社会转变为现代化社会

3、,由农业社会转变为工业社会,由封闭社会转变为开放社会。在这种社会转型的大背景下,社会流动的规模越来越大。在我国,社会流动的主要形式是从农村到城市,其目的是务工。因此,流动人口中大多数是18至45岁的中青年人,而他们的子女正处在学龄阶段,流动儿童的教育等问题随之产生。流动儿童产生的原因:一是家庭教育意识淡薄。家庭教育是伴随孩子的终身教育,家庭教育直接影响影响孩子行为、心理健康、人格与智力发展。特别是0—6岁是人生行为习惯、性格形成的关键期,在这个时期父母外出务工,由于收入普遍不高,居无定所,错过对

4、孩子教育的黄金期,对孩子影响极大;有的父母平时与子女缺少沟通,疏于管教,造成亲情淡漠,孩子缺乏安全感;有的父母教育方法不当,存在用钱补偿感情的心理,认为孩子有吃有穿有玩就行了,11广西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社会工作系物质上满足,事实上成为孩子学习、身心发展的旁观者;以生活照顾为主,且知识、能力上也承担不了对孩子的品德培养、学习辅导等任务,使家庭道德教育处于真空状态。二是学校教育措施不力。进城务工人员将子女的教育寄希望于学校教育,而学校教育由于教学任务重,学生多,而且还在呈增长趋势,教师没有精力,心有余

5、力不足,对流动儿童的心理关爱难以顾及,与家长的沟通难以实现,很难为流动儿童提供个性化、针对性的教育,在学习上、生活上难以给流动儿童给予更多的关心和爱护,对那些有问题的流动儿童难以管理。再加上流动儿童特殊群体是近年来才出现的,有的学校人数比例小,没引起重视;有的学校虽人数比例较大,但缺乏有效的措施。三是社会对流动儿童关注不够。社会教育资源缺乏,不能有效地弥补流动儿童家庭教育关怀的不足;对一些娱乐场所不能有效管理,在互联网、电视、电影、录像、影碟、书刊等文化传播媒体中,有的为了追逐市场卖点,牟取暴利

6、,渗入不少庸俗、低劣、暴力、色情等腐蚀内容,对缺少亲情关爱、性格孤僻、苦闷无聊的流动儿童具有腐蚀性和诱惑力,也使一些流动儿童沉迷其中而不能自拔。四是行政管理体制机制不理顺。户籍管理改革滞后,城乡二元结构长时间存在,导致进城务工人员、异地务工人员等的子女,不能享受务工地的教育资源。而且当前的教育体制改革还不能算成功,市场的倾向严重,公共教育资源相对城市人口规模的不断扩大,严重不足,教育收费特别是小学以下幼儿的教育,小学以上的借读费等过高,阻碍了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接受务工地教育的愿望,使他们面临上学难

7、、上不起学的境地。(二)流动儿童概况中国儿童青少年基金会发布的《中国儿童慈善需求研究报告(2012)》透露,根据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推算,全国流动人口总量增至1.4735亿,流动人口规模跃至1834万,占全部流动人口的12.45%,与2000年相比略有下滑;其中农业户口的占76.5%,略高于五年前的全国人口普查水平。从城市流动儿童的地区分布看,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省市,东部地区城市流动儿童占全国城市流动儿童的比例为65.32%,而中部和西部地区的这一比例分别只有20.20%和14.4

8、8%。这些调查数据还显示:①流动儿童多属“随迁家庭”或“投亲靠友”,这两项占总数的80%左右;②流动儿童多属长期居住,而非短期滞留。“五普”11广西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社会工作系资料显示,流动儿童中至少有一半在流入居住地满4年货超过4年,有75%的人居住2年货2年以上。从2005年的抽样数据也可以推算出,在6~14周岁流动儿童中,1/3的儿童流动时间超过了6年。③不再恋乡,流动儿童已失去了和“老家”的联系,多数流动儿童今后不可能返回“老家”。以北京市为例,在北京市流动儿童中,生在北京、长在北京的“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