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 名词”结构中语义强化(现象)的认知研究

“有 名词”结构中语义强化(现象)的认知研究

ID:18203427

大小:143.00 KB

页数:21页

时间:2018-09-15

“有 名词”结构中语义强化(现象)的认知研究_第1页
“有 名词”结构中语义强化(现象)的认知研究_第2页
“有 名词”结构中语义强化(现象)的认知研究_第3页
“有 名词”结构中语义强化(现象)的认知研究_第4页
“有 名词”结构中语义强化(现象)的认知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有 名词”结构中语义强化(现象)的认知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有+名词”结构中语义强化(现象)的认知研究内容简介:摘要:在现代汉语中,存在着很多有+N结构,其所表示的意义也十分广泛。随着语言文化的不断进步,一部分有+N结构并不单单只是表示存在,还渐渐倾向于表示说话人的主观色彩,具有了新的用法。通过对语料的分析和整理,将论文格式论文范文毕业论文摘要:在现代汉语中,存在着很多“有+N”结构,其所表示的意义也十分广泛。随着语言文化的不断进步,一部分“有+N”结构并不单单只是表示存在,还渐渐倾向于表示说话人的主观色彩,具有了新的用法。通过对语料的分析和整理,将“有+名词”结构中语义强化(现象)作为研究对象,试用

2、认知语言学中的转喻理论对该结构进行新的解释,旨在探讨这种用法背后所蕴含的语言认知机制和语言概念转变原因。关键词:有+名词;语义强化;转喻Abstrat:Therearemantpesof“ou+N”struturesinmandarinandtheirmeaningsvaridel.Withtheontinuousprogressoflanguageandulture,some“ou+N”struturesnotonlindiatetheexisteneofsomethingbutalsotendtoexpressthespeaker'ssub

3、jetiveemotions,thusneusageemerges.Btheanalsisoforpus,thispaper,hihregardssemantiintensiveof“ou+N”strutureasitsobjetofstud,givesaneexplanationtothisstruturefromtheperspetiveofmetonminognitivelinguistis,aimingtoexploretheognitivemehanismandthereasonsofoneptiontransformationbeh

4、indthisusage.Keords:ou+N;semantiintensive;metonm1.前言“有”在汉语中是实意动词,表示存在、所属、发生、出现、大和多等九种释义,“有+N”一般表示“存在某物或拥有某物”。例如:“有桌子”中的“有”是表示存在关系;“我有书”中的“有”表示所属关系。但是据笔者考察,“有+N”是多义结构,根据所接名词类型的不同而具有不同的意义,如“有学问”中的“有”则是“大、多”的意思,“有学问”是指“学问大”,“有头脑”这一类词并不仅仅表示所属关系即“有头部这一个肢体部分”,还包含“某人头脑聪明做事灵活”的意思。从研

5、究“有”开始的那天起,对“有+N”的相关讨论也初见端倪。此后,该问题的关注度就从未减少,前人从不同角度对这个问题进行了阐述,对相关现象的分析也愈见深入,但只能部分地解释其复杂的句法语义特征,绝大多数都只是从某一角度切入,解释不了“有+N”结构中N语义强化的内部认知机制以及“有”字的“多、大”这一意义来源。本论文旨在从转喻这一认知机制的角度对该现象进行阐述分析。转喻的语用强化与“有+N”中N的量化意义1转喻对“有+N”中N的基本作用赖慧玲(201X)曾将“有+N”分为“有+具体N”和“有+抽象N”。“有+具体N”只能确认事物的存在,不体现程度的差

6、异;而“有+抽象N”是汉语中一类特殊的短语,整个结构不仅能确认事物的存在,还含有说话人对事物性质的评价,体现程度的差异。她认为这两种结构的不同,在于抽象名词和具体名词具有的不同的量性特征,跟抽象名词相比,具体名词的“可计数性”强而“可量度性”弱,因此“有+具体N”只能表示事物的存在。可是,该观点解释不了像“有墨水”这样的构式,明明“墨水”是具体名词,为什么它也能表达说话人的主观评价。我们认为“有+N”结构的这种新用法本质上是属于认知机制中的转喻现象。Radden&Kveses(1999)给转喻下了一个广为认可的定义,转喻是发生在同一认知模型中的

7、认知操作过程,其中一个概念实体为另一个概念实体提供心理通道(mentalaess)。在很大程度上,转喻的认知机制依赖于认知域内的成分凸显。如果说隐喻是指两个认知域的映射关系,那么转喻便是指一个映射域里两个事物的映射。转喻作为一种概念现象,最先是由Lakoff和Johnson(1980)提出来的,他们认为转喻主要是用于间接指称,比如:用theCron借代theMonarh,也就是说,转喻是指一个实体与另一实体之间的代表(standfor)关系。例(1)中的“有人”是指“有关系,有人脉”,概念实体“人”为“关系,人脉”提供了心理通道。因此听话者能够

8、准确获得会话含义。那么这个心理通道是如何建立起来的呢?为什么“人”没有转喻成“知识,精神”等其他意思呢?这里我们需要引入认知框架这一概念。沈家煊(19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