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体制机制创新推动郑州跨越式发展3

以体制机制创新推动郑州跨越式发展3

ID:18178295

大小:46.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9-15

以体制机制创新推动郑州跨越式发展3_第1页
以体制机制创新推动郑州跨越式发展3_第2页
以体制机制创新推动郑州跨越式发展3_第3页
以体制机制创新推动郑州跨越式发展3_第4页
以体制机制创新推动郑州跨越式发展3_第5页
资源描述:

《以体制机制创新推动郑州跨越式发展3》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以体制机制创新推动郑州跨越式发展栗彦卿摘要:体制机制创新,就是在落实群众路线上,在科学与民主上,在追求实事求是上,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上敢为人先,不断地开拓进取。跨越式发展,就是切实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精神与要求,切实地落实“四个重在”和“三基两具一抓手”的指示,认真推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务实深化,认真推动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在这两个的基础上,认真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认真推动和谐稳定社会的积极构建,四位一体,健康可持续发展中国特色小康社会。关键词:体制机制创新;跨越式发展;群众路线;郑州体制机制创新,与新兴战略性产业构建,

2、是后发展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两个核心支柱。因为任何的改革进取,都是先行简政放权,管理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公权力的主体的扩大,以此来逐步发展提高社会公平与正义,来充分调动劳动者的主人翁的生产主动性积极性,从而推动科技生产力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和谐可持续进步,因为政治文明“领导制度、组织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一些负责任的有爱国家爱民族的人们达成的共识,就是,我国中西部地区之所以落后,无它,关键在于体制机制的落后。邓小平在改革之初指出:“从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干部制度方面来说,主要的弊端就是官僚主义现象,权力过分集中的现象,家长制

3、现象,干部领导职务终身制现象和形形色色的特权现象。”一语中的。在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效的中期,邓小平又指出:“现在我们的经济体制改革进行得基本顺利。但是随着改革的发展,不可避免地会遇到障碍。对于改革,在党内、国家内有一部分人反对,但是真正反对的并不多。重要的是政治体制不适应经济体制改革的要求。我们提出改革时,就包括政治体制改革。现在经济体制改革每前进一步,都深深感到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不改革政治体制,就不能保障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果,不能使经济体制改革继续前进,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阻碍四个现代化的实现。”所以,我们的改革,一开始就是全面的改革,包括

4、政治体制改革和经济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是政治体制改革的基础,政治体制的与时俱进改革,是保证经济体制改革顺利进行的政治保证,两者相辅相成,统一在发展之中。深圳改革三十年,部分专家指出,身为改革开放标杆的经济特区,近年来明显出现了改革动力弱化、改革精神淡化、改革阻力加大的现象,其经济增长的速度已缓,beconsistentwithinthesamedisk.Alternateunifiedcorerequirementsplacedontheterminalstripterminals,onlineidentityandensurethecopp

5、ercoreisnotexposed.6.4.6enclosurewithinthesametothecablecoreprovidesbindingintoacircle,harnesstiespacingisgenerally100mm;branchofficesshallbebindingonbothends,eachcore7改革先锋的优势已失,接下来关键需要政治、文化、和社会体制的新的突破,尤其是政治体制改革应先行。在改革开放发展中,之所以有前进,是由于政治、经济体制改革匹配共进;之所以有动力弱化、阻力加大现象,是由于政治体制改革严重

6、滞后,少数权势既得利益群体强大,阻碍政改的继续深化,不能适应于经济发展的新要求。前段日子胡锦涛总书记的深圳三十年纪念讲话也着重指出,深圳要继续深化改革开放,须全面推进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改革,努力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突破,表达了鼓励深圳特区“先行先试”、全面推进改革的愿望。特区的现状并不仅仅代表特区,实际上也在昭示着我们的前三十年改革开放后期存在着政治体制改革严重滞后缺陷问题,由此积累的社会问题如腐败、侵害弱势群体、贫富两极分化等十分严重,危害着社会的和谐稳定和党的执政力公信力,现在到了关键的调整巩固充实提高阶段,到

7、了政治体制改革跟进深水区了。我们中部地区,要想在同样的时代,相对还要落后的地区,实现新的跨越式发展,必须面对新的共同的问题,一是资源与环境的有限承载力,与生活资料和劳动力价格的上升。前三十年沿海的快速发展,是以中西部的资源、环境过度透资和大量低廉人力为代价。环境污染、资源短缺、廉价劳动力和不健康的劳资关系,是导致内需严重不足和社会矛盾积累的核心根源之一。随着世界性经济危机的影响,中国要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内需的主导拉动地位,积极发展绿色循环经济,主要依赖自主创新,走向集约式发展,和劳动力价格上升是大势所趋。二是承接东部转移产业所面临的经贸

8、形势已发生大的变化。科技生产力的进步和必走的阶段节省不了,但在世界性经济危机的背景下,已不能再以出口加工为核心,必须着重于开发内需市场,适应于中西部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