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8129674
大小:78.5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8-09-14
《古汉语修辞方式(一)》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古汉语修辞方式(一)修辞格也叫修辞方式。古汉语里的修辞格很多,有的辞格,如比喻、夸张、比拟、反语、双关、对偶等等,现代汉语里仍在使用,其性质和作用古今也基本相同,这有助于我们阅读和理解古代作品。本节只就那些在现代汉语中不常见或与现代汉语里的辞格不尽相同的作一般性介绍,以提高我们阅读和理解古代作品的能力。一、用典用典又称“用事”、“援引”。它是指引用古代的历史故事或古人的言论或俗语、成语等,来印证自己的论点或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这就叫用典。从引用的方式看,用典可分为明引和暗引两类。指明出处或来源的是明引,没有指明出处或来源
2、,而把它跟作者自己的文章融为一体的是暗引。例如:(1)《诗》曰:“孝子不匮,永锡尔类。”其是之谓乎!(《左传?郑伯克段于鄢》)(2)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论语?季氏》)(3)谚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此言虽小,可以谕大也。(《史记?李将军列传》)(4)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郦道元《水经注?三峡》)以上四例都是引用古人的言论。例(1)点明了引文的书名,例(2)点明了引文的作者,例(3)是引用谚语,例(4)是引用歌谣,都属于明
3、引。下面再看暗引之例:(5)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曹操《短歌行》)(6)甚矣吾衰矣!怅平生,交游零落,只今余几?(辛弃疾《贺新郎》)例(5)中的“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是引用《诗经?郑风?子衿》中的句子,但没有点明书名;例(6)中的“甚矣吾衰矣”是引用孔子的话,见于《论语?述而》,但没有点明引文的作者或书名,这都属于暗引。(7)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
4、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孟子?告子下》)(8)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以上用例都是引用历史故事。例(7)用六个历史故事来印证自己的论点,表示言之有所据,是属于明引;例(8)是暗引南朝宋文帝刘义隆的典故。宋文帝在元嘉二十七年(公元450年)草率出师北伐,想要建立像古人北征而大获全胜,在狼居胥山封山祝祷那样的功绩,却只落得自己兵败仓皇南逃的结局。其中的“封狼居胥”又暗引了西汉霍去病的典故。据《史记?霍去病列传》所载:汉武帝时,霍去病抗击匈奴,大败之,追至狼居胥山(在今内蒙古自
5、治区西北部),封山(筑土为坛以祭山神,纪念胜利)而还。南朝宋文帝命王玄谟北伐,玄谟陈说北伐的策略。宋文帝说:“闻王玄谟陈说,使人有封狼居胥意。”但后来北伐失败。辛弃疾借此事吟咏当时南宋近事,指宋孝宗隆兴元年(1163年)张浚北伐,在符离(在今安徽省宿县符离集)兵败的事,从而形象地告诫南宋当权者切莫急功近利而草率北伐,否则后果不堪设想。用典的作用,一是用来作为自己的理论根据和思想指导,以增强文章的说服力,二是使语言典雅精炼,富于表现力。需要指出的是,关于古代作品里的用典,还有三个问题值得注意。第一,一般来说,引用古人言论时
6、应原文照引而不加改动,然而在古代作品中亦不乏改动原文的情况。例如:(9)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10)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例(9)是化用了曹植《赠白马王彪》:“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例(10)是化用了谢庄《月赋》:“美人迈兮音尘阕,隔千里兮共明月。”然而它们比起原文来更富于表现力,这既是引用又是创新,从而使之成为自己作品中的佳句。第二,一般说来,所引用的古人言论与其本意相符,然而在古代作品中也有引文与其本意不相符的情况。例如:(11)孔子曰:“苛政猛于
7、虎也。”吾尝疑乎是,今以蒋氏观之,犹信。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柳宗元《捕蛇者说》)此例中的引文“苛政猛于虎也”出自《礼记?檀弓下》:“孔子过泰山侧,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夫子式而听之,使子路问之曰:‘子之哭也壹似重有忧者?’而曰:‘然昔者吾舅死于虎,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焉!’夫子曰:‘何为不去也?’曰:‘无苛政。’夫子曰:‘小子识之:苛政猛于虎也!’”其中的“苛政”,本是指“苛刻的统治”,柳宗元引用此语,意在对当时苛酷的赋敛表示不满。第三,有时为了求得句式的整齐或典雅,作者在典时将古人的名字或古书中的语句随意
8、割截而形成一个生造词。例如:(12)杨意不逢,扶凌云而自惜,钟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惭。(王勃?腾王阁序?)例中的“杨意”即“杨得意”,“钟期”即“钟子期”。这里为了合于骈文的“四六”句式而将人名割裁。又如《尚书?君陈》:“惟孝友于兄弟。”后来有人割截“友于”二字来表示“兄弟”。这种随意割截的现象较为普遍,后来就形成了一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