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顺义杨镇历史

北京市顺义杨镇历史

ID:17982237

大小:29.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9-12

北京市顺义杨镇历史_第1页
北京市顺义杨镇历史_第2页
北京市顺义杨镇历史_第3页
北京市顺义杨镇历史_第4页
北京市顺义杨镇历史_第5页
资源描述:

《北京市顺义杨镇历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杨镇历史杨镇,顺义区辖镇。位于区域东部,镇政府驻地杨各庄,西距仁和镇15公里。东与张镇毗邻,南与北务镇接壤,西连南彩镇,北靠木林镇。地处潮白河东部冲积平原,为一级阶地与二级阶地交接地带。地势东北高,西南低,局部有明显的坡地。平均海拔38米,相对高差约11米。东、南部为潮褐土,西部为湿潮土。蔡家河纵贯镇域中部,自沟东入境,流经东疃、下营,穿顺平公路进入汉石桥水库。中干渠纵贯境内东部,以西为潮白河水系,以东为蓟运河水系。镇域开发较早。唐代已成村的有汉石桥、下营等村,最晚成村于清代初年的有安乐庄、下坡等村,其余村落皆成村于明代初年。民国初期镇域处于顺义、三河交界处,所辖各村

2、隶属关系也较复杂。红寺(村)属密云县,二郎庙等村属三河县,其余10村属顺义县。抗日战争时期,全境属冀东西部抗日地区,先后隶属蓟(县)平(谷)密(云)、平(谷)密(云)兴(隆)、平(谷)三(河)密(云)、平(谷)三(河)蓟(县)、三(河)通(县)顺(义)等5个抗日联合县。解放战争时期属(东部)顺义县。1946年9月实行土地改革。1949年4月划属顺义县第二区。1958年成立杨各庄人民公社,以驻地得名。1975年部分村庄划属小店、李各庄两人民公社。1983年废社建乡。1990年2月28日改乡为镇。后沙岭乡、小店乡并入,形成今辖域。杨镇是京东著名古镇。清康熙年间被列为全国八大名

3、镇之一,与½西景德镇、河南朱仙镇齐名,当时称“京东古镇大杨庄”。据《康熙县志》记载:“治东距三十里,尘庐杂稠,百货骈集,轮蹄辐马,烟雾千家,为邑中首镇。”《顺义县事情》里记载:“盐、酒、布等业综计五十余家,资本工员略与本城同。”明代镇西有“兔北马坊”,是有名的牧马场。清代有内务府千总旗庆官地12顷,壮丁437人。清光绪年间,这里是顺义四大仓之一。民国初期曾设立乙种农业学校。原有真武庙、天仙宫、三义庙,今皆无迹可寻。现存的清代石刻有关帝庙重修碑、重修旗杆碑、娘娘庙石刻。5.1-9,,services,andmakethecitymoreattractive,streng

4、theningpublictransportinvestment,establishedasthebackboneoftheurbanrailtransitmulti-level,multi-functionalpublictransportsystem,thusprotectingtheregionalpositionandachieve91932年初,杨镇各界成立“抵制日货检查团”,进行反日军侵略的救国斗争。1933年“长城抗战”时,日军飞机轰炸该镇附近,死伤多人。1933年共产党在沙岭组织“穷人会”,开展反蒋抗日的革命斗争,并发展了该地区最早的一批共产党员。沙岭的郝

5、振乙和郝友博,三十年代曾任中国共产党三河中心县委领导人。抗日战争时期,梁庄著名律师李希铭曾因抗日活动被日本人杀害。徐庄的李华英等人曾火烧东府敌据点炮楼,活捉10名伪警察。1940年日军占领杨镇。1941年1月平密兴抗日联合县县长朱小宣等9人开辟杨镇一带村庄为抗日游击区。1943年抗日武装七袭杨镇伪警察所。1945年8月18日,十六团包围杨镇敌据点,在两联合县支队配合下,解放杨镇。旋又被国民党军占领。1946年初(东部)顺义县支队各冀东主力团共同作战,最后解放杨镇和东部所有村庄。境内在历史上未见普遍自然灾害记录。民国28年(1939年)洪水,民国34年(1945年)风、旱灾

6、,部分村庄遭受灾害。一街村、二街村、三街村杨镇地区办事处辖村。明初已成村落。原村西有“兔北马坊”,为明代牧马场,故当时村名为马庄。后居民中杨姓人家渐成大族,于明万历年间更村名为杨各庄。后杨各庄村下设一街、二街、三街3个村民委员会。张家务村明初已成村。张姓居民较多,故名。抗日战争时期,隶属抗日联合县,为抗日游击区。1946年解放。1949年4月划属顺义县第二区。该村原有3座古寺庙,其中以“水英寺”最著名。现有一级国槐1株。齐家务村明代初年,随燕王朱棣由山东移来7户人家,定居于此,始称七家务,后谐音成今名。旧属三河县。抗日战争时期,隶属抗日联合县。1949年4月划属顺义县第

7、二区。杜庄村5.1-9,,services,andmakethecitymoreattractive,strengtheningpublictransportinvestment,establishedasthebackboneoftheurbanrailtransitmulti-level,multi-functionalpublictransportsystem,thusprotectingtheregionalpositionandachieve9明代已成聚落,因居民杜姓居多,始名杜家庄,后称杜各庄,又省称为杜庄。旧属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