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养生基础阴阳五行

中医养生基础阴阳五行

ID:17934561

大小:1.63 MB

页数:31页

时间:2018-09-11

上传者:^_^
中医养生基础阴阳五行_第1页
中医养生基础阴阳五行_第2页
中医养生基础阴阳五行_第3页
中医养生基础阴阳五行_第4页
中医养生基础阴阳五行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医养生基础阴阳五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阴阳五行广医一院中医科黄婉怡TEL:13724161240EMAIL:winfish_hwy@163.com中医养生基础(1) 黄帝内经的养生思想一.离欲第一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劳作,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上古圣人养生方法离欲第一:是以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行劳而不倦,气从以顺,各从其欲,皆得所愿.故美其食,任其服,乐其俗,高下不相慕,故其民曰朴,是以嗜欲不能劳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愚智贤不肖不慎于物,故合于道. 今时之人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欲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 上古圣人养生方法顺时养生第二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 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勿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逆之则伤肺,冬为飧泄,奉藏者少. 上古圣人养生方法效法天地人第三苍天之气,清净则志意治,顺之则阳气固,虽有贼邪,弗能害也,此因时之序.故圣人传精神,服天气,而通神明.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故天运当以日光明……阳气者,烦劳则张,精绝,辟积于夏,使人煎厥……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两者不和,若春无秋,若冬无夏,因而和之,是为圣度. 阴阳五行学说——古代的哲学思想阴阳五行学说自引用于医学领域后,借以说明人类生命的起源、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并用来分析、归纳疾病的本质与类型,从而成为指导预防、诊断和治疗的依据。 阴阳五行中华民族的源头文化中医文化的基石 阴阳之道源于对天地万物的归纳,然后又用于对天地之前无形世界以及天地之后有形世界的认识。阴阳,是中华先贤所认识、所掌握、所应用的一把万能钥匙。阴阳——一把万能钥匙 第一节阴阳学说阴阳学说——是运用阴阳对立统一关系来研究、解释物质世界一切事物和现象相互对立、相互依存及相互消长变化规律的学说。代表两个相互对立的事物,如:天—地阴阳的概念代表同一事物内部所存在的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如:内—外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事物阴阳属性举例:阳——天、大、昼、春夏、温热、光亮、功能、活动、上升、向外、兴奋阴——地、小、夜、秋冬、寒冷、晦暗、物质、静止、下降、向内、抑制。 阴阳的普遍性、相关性、相对性、可分性一、阴阳的普遍性阴阳并不是某一特定的事物和现象,而是对物质世界每两种相关事物或现象的概括。如:天为阳,地为阴;男为阳,女为阴。 二、阴阳的相关性阴阳属性的划分,一定要在相关事物或现象范围内。如:天与地,是对宇宙而言;男与女,是对性别而言。 三、阴阳的相对性一切事物或现象的阴阳属性具有明显的相对性。如:人身脏腑阳:背腑阴:腹脏 四、阴阳的可分性指事物或现象的阴阳属性具有无限可分的特点。如:腑为阳,脏为阴;心肺在上属阳,肝、脾、肾在下属阴;心脏又分心阴、心阳。 阴阳的相互关系1、相互对立一切事物或现象,在特定条件下,存在着截然对立的两种属性。如:水与火,寒与热 2、相互依存阴或阳的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对方而单独存在。如:无上就无所谓下;无左就无所谓右。 3、相互消长阴阳的相互对立,相互依存并不是处于静止不变的状态,而是始终处于“阳消阴长”、“阴消阳长”的运动变化中。如:四季变化:由冬至夏,寒热——“阴消阳长”;由夏至冬,热寒——“阳消阴长” 4、相互转化阴阳对立的双方,在一定的条件,可各自向其相反方向转化,阴转化为阳,阳转化为阴。如:昼夜中,阴阳的转化:昼夜昼阳阴阳 关于“造物主”——梵:《奥义书》,恒河流域的雅利安人大梵—空—风、火、水、地—万物神:《圣经·旧约》,幼发拉底河流域的希伯来人万能的上帝用了6天创造出天地万物和亚当、夏娃道:中华民族《周易·系辞上》“一阴一阳谓道”《道德经·第四十二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造物主——认识世界,认识人本身——求助于“造物主”以解决问题 人类先贤用“造物主”解答的重要问题——1,宇宙起源问题2,人生参照坐标,宇宙观与人生观的统一“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3,人的模样,引申到对人身疾病的治疗方法4,道与器,道与技转化中华先贤的一切实用性技术都可追溯到“道”“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化而裁之谓之变,推而行之谓之通,举而措之天下之民谓之事业”(《周易·系辞上》) 5,立论基础问题英国哲学家罗素:“像上帝那样去看”在中国,道是诸子百家立论基础,中华先贤以道论证一切问题:安邦治国、兵法、天文、历法、术数、礼法、音律、度量衡、书画、茶、医道……6,时空与奇偶 西方学者看“阴阳”cAMP(环腺苷酸)/cGMP(环鸟苷酸)类似于东方医学中的阴阳学说传教士白晋“中国古老哲学体现在《易》图中,它以阴阳简明自然的方法表示了所有科学原理”《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阴阳观念在先秦有重要发展,对中国哲学、政治、学术、医学、科学、占星、占卜都有深远影响。含义一般指宇宙万物的根本规律。” 现代中国人的态度?您的态度?请反思—— 五行——一幅包含万物的抽象简图 五行学说——物质世界是由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组成的,事物的发展变化,都是五种物质不断运动和相互作用的结果。五行学说通过“比类取象”法,用五种物质特点,概括为五种属性。 (1)五行相生:是指五行中某一行事物,对于另一行事物具有资生、促进和助长作用。木火土金水 (2)五行相克(又称相胜):是指五行中某一事物对另一事物具有抑制、约束、削弱等作用。木火金水土 中医学的人文属性要比现代医学应有的人文属性强烈得多。这与中国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人文特征是相一致的。中医学的人文属性贯穿于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各个方面,如影随形,不可分割。传统文化中的人文学科和人文知识,如阴阳、五行、易学、气学、道学、儒学、哲学、道德、养生等,与传统自然科学知识,如天文、时令、地理、生物(包括食物、药物)、形体,以及医疗实践等共同构成了中医药学庞大的文化背景和理论基础。可以说,没有传统人文知识作底蕴,中医学根本不可能建立起有自己特色的理论体系。强行取消中医学的人文属性,必然导致中医学理论的解体。 谢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