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7911607
大小:30.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9-09
《谈论许钧书画艺术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谈论许钧书画艺术谈论许钧书画艺术谈论许钧书画艺术谈论许钧书画艺术谈论许钧书画艺术谈论许钧书画艺术 许钧(1878~1959年)字平石,号子猷、怡翁、遽庐散人、散一居士、凝一居士。祖籍开封县杏花营乡邢村,河南著名的学者和书法家。许钧,18岁时拜河南著名学者李星若为师。李星若告诫许钧“非圣贤之书均不可读,以免误入歧途”,并对其寄予厚望,谓其“天资甚高,熟读深思异日必有所得”。许钧也常以“悬梁刺股”之精神勉励自己,故学业精进。19岁参加府试,中秀才,以“案首”进学,纳优“贡生”,名扬中州。后又任河南通志馆
2、编纂、开封修志馆馆长兼河南大学教授。许钧一生博学多识,长于考据,精书法,擅绘画,是当时中原书法、绘画领域中较有影响的人物。尤其是他的书法艺术在当今河南书法界仍影响不衰。开封博物馆藏有多件许钧书法精品,2002年许钧后人向开封博物馆捐赠了许钧的书法及绘画作品。这不仅弥补了开封博物馆没有许钧绘画藏品的空白,同时又为研究许钧的书法、绘画艺术提供了更丰富的资料。 一、碑帖兼容书风独特 许钧的生活大部分在清末、民国时期,建国后1959年去世。他一生不仅经历了中国近现代史上的重大事件,而且这一时期书坛上的重大
3、事件他也无不经历。自清中期以来,碑学的兴起全面抑制了帖学的发展,以至碑学的后期,帖学形成了断层,而碑学食古不化的弊端也全面显示出来。因此,后期的碑学家如何绍基、赵之谦、沈曾植、康有为等相继放弃了纯碑学立场而走向碑帖兼容之路。许钧与康有为、李瑞清多有交往,在书学思想上受两位的影响较深,自然也就适应当时碑帖兼容的书学大潮。抗战前夕,许钧在河南省博物馆国学专修馆担任书法部主任并任书法专科主讲,从事书法教育工作,并将其书学思想灌输在教学中。他又根据自己的学书成功经验,主张书法虽碑帖并取,但还要以碑为主,在书法
4、学习的过程中要以北碑为根基。他规定了学碑的四部曲: 1.先学方笔造像,以求骨劲,主张以《杨大眼》、《魏灵藏》、《始平公》、《孙秋生》入手; 2.学方圆并用之碑以求变化,主张学习《张孟龙》、《张黑女》、《崔敬邕》、《刁遵》、《吊比干碑》; 3.学圆笔以求内涵之丰富,主张学习《郑文公》、《云峰山刻石》; 4.学稚拙之变,以求自然天成,主张学《二爨》、《嵩高灵庙碑》,并认为《爨龙颜》当终身临习。然而,许钧并不以碑派自囿,也不以碑派立场,扬碑抑帖,而是在学碑的同时,也徜徉在传统的帖学之中。正是这种宽阔
5、的眼光和胸襟使他在书法创作中能够超越碑学的限阈和碑帖的隔阂,而保持一种开放的姿态,碑帖汇通。 许钧先生主张无论于楷、于行、于草皆以碑贯之,由开封博物馆庋藏的传世作品中可见其艺术主张:如《伯明仁弟嘱临郑文公》立轴(彩版三:1),用笔沉实,雄浑凝重,结体宽博,醇厚雍容,深得北碑之精髓,具有阳刚之美。《丕厚五兄大人雅正》隶书扇面(彩版三:2),经魏碑入汉隶,风格生辣刚健,线条浑厚华滋,隐含骨力。《我来观沧海》行书四条屏(彩版三:3)和《看来时事金能语,说到人情剑欲鸣》行楷对联(彩版四:1),字径皆七寸,以
6、颜楷为体,以北碑为用,用笔起收藏锋,字体方正,正、行、草相杂,行笔自然畅达,游刃有余,颇有篆籀之气。真正体现许钧先生个性面目的是他的行书。由于来自碑学的深厚功力,使他形成了碑骨帖魂的行书风格,其线条沉稳,自然洒脱,无生硬做作之气。如《何当报之青玉案,可以横绝峨眉颠》(彩版四:2)和《事若可传多具癖,人非有品不能贫》(彩版四:3)两幅行书作品,为北碑与颜体之结合。其结体宽博、气象浑穆,既有北碑的豪放,又具耐人寻思的书卷气息;既保持碑的严正气象,又融入帖的节奏和用笔,是他碑帖融合的代表作。又如《杨柳半堤春
7、载酒,蔷薇一砚雨催诗》(彩版四:4)行书对联,有米芾、王铎之遗风,字字珠玑,有仙风道骨之貌。许钧的创作,不似一般书家千篇一律,百家一面的习惯性创作,在他的作品中可以看出既有传统书法某碑某帖的师承,又有师古人不露痕迹的自家风范。其作品中看不到经典法帖如《兰亭序》的影子。这使他远离了经典书法的笼罩,从而获得了更广泛的自由审美和创作空间。许钧抛开了书法纯文人化的取向,而是兼采汉魏碑刻以求风骨兼备,从而一扫明清文人书风末流的酸腐和孱弱,透露出一种清新淳朴之美。有人评价许钧先生“楷书以宗北碑,行草学米芾,晚年受
8、王觉斯的影响,形成了谨严中见超逸的个人风格”。笔者认为这仅仅言其浅表,而未表其本质。作为学者型书家,许钧先生之所以能通过碑帖兼容建立起统一的书法个性风格,并对中原书法产生如此巨大之影响,是源于他经年不息的笔底耕耘积累的结果。 二、师法古人以画为寄 许钧先生在书法上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在绘画方面他亦下功尤深。从开封博物馆收藏的其作品《秋江清泛图》(彩版四:5)和《可园画课》册页等作品来看,在绘画领域中他涉猎面极广,不论是山水、人物、花鸟都是他临摹和创作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