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种姓制度漫谈

印度种姓制度漫谈

ID:17885400

大小:38.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9-08

印度种姓制度漫谈_第1页
印度种姓制度漫谈_第2页
印度种姓制度漫谈_第3页
印度种姓制度漫谈_第4页
印度种姓制度漫谈_第5页
资源描述:

《印度种姓制度漫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印度种姓制度漫谈□胡波(东莞石龙中学)(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湖北·武汉430079)摘要:印度种姓制度是人类历史上最完善、最持久的社会等级制度。它的形成经历了两个不同的阶段,瓦尔纳制阶段和卡斯特阶段。其主要特征是内婚制,要摧毁种姓制度必需要打破内婚制。关键词:印度种姓制度瓦尔纳卡斯特印度种姓制度是人类历史上最完善、最持久的社会等级制度,它几乎与印度的文明史延续至今。它是一种严格的等级制度,也是阶级差别的一种表现形式。每一个种姓都是一个封闭的社会集团,这些社会集团各有其独特的习俗和固的传统职业。集团与集团之间相互不通婚,每一个印度人从出生以来就隶属于他所在家

2、庭的种姓。不仅日常生活都要受到所隶属种姓的影响和制约,即便是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也多取决于他们所隶属种姓地位的高低。那么,这种对印度社会影响如此深远并依然存在的制度,是怎样形成的呢?一、瓦尔那制印度的种姓制度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萌芽于原始社会末期,大约公元前一千纪前叶,印度宗教典籍中已经有有关种姓制度的记载,《梨俱吠陀》第10卷第90节的普莎赞歌写道:“当众神分离普鲁沙时/他们把他分成了多少份呢?/他的嘴是什么呢?/他的胳膊是什么呢?/他的大腿和脚又叫什么呢?/婆罗门是他的嘴,/他的胳膊成了拉加尼亚,/他的大腿变成了吠舍,/他的脚成了首陀罗。”①这是印度人的

3、“创世纪”,它告诉我们,当时印度社会已经存在种姓差别,并认为各种姓的产生年代和宇宙万物产生一样年代久远,同人体的各个部分一样。各种姓有不同的社会功能。婆罗门,主持祭祀和宗教仪式;拉加尼亚,即后来的刹帝利,是武士,职责是保卫和作战;吠舍,主要从事商业活动;首陀罗从事繁重的生产劳动,。处于社会最底层。历史学家一般认为这首赞歌是婆罗门后来添加到《梨俱吠陀》中。他们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确立他们在社会中至高无上的地位,,并把雅利安对其它阶层的压迫固定化。公元前1000年—公元前500年间,当时印度社会中发展程度较高的雅利安人从印度的西北部向恒河流域进行开发。在开发恒河流

4、域的过程中,一方面他们同大自然作斗争,开垦丛林沼泽地;另一方面,则不断的征服当地的土著居民。随着不断的征服开发恒河流域,雅利安人由游牧民族逐渐的转化为农耕民族,流动的部落组织逐渐的转化为固定的村社组织,但是征服者和被征服者之间保留着明显的界限,地缘关系没有取代血源关系,社会生活中起决定作用的仍然是人们之间的血缘关系,这并不是印度独特的现象。首陀罗本是自己部落地位最低的人,这时由于将大批被征服者统称为首陀罗,首陀罗的地位进一步恶化。首陀罗因此在肤色、人种上和前三种种姓有本质的不同。所以后来用“瓦尔那”一词来称呼种姓,瓦尔那是梵语,意思是颜色,品质。前三种瓦尔那白

5、皮肤高鼻子,首陀罗被形容为黑肤扁鼻,显然是印度土著人。前三种被定为再生族,能参与吠陀宗教生活,可以佩戴代表再生族标志的圣线;首陀罗为一生族,没有参与吠陀宗教生活和佩戴圣线的资格。在法律地位上,高级瓦尔那可以不受惩罚地打骂首陀罗,其它欺压行为也只是受轻微的惩罚。首陀罗如冒犯高级瓦尔那则要受到重罚。由上可见,瓦尔那是这样一种制度,它的社会等级反映了阶级压迫和种姓压迫的内容。对于首陀罗和贱民的歧视既带有阶级压迫的性质,又带有种族压迫的色彩。它把阶级压迫、种族压迫和社会压迫交织在一起,再用宗教使之神圣化。这样,这种等级压迫制度就比任何国家的等级压迫更加严酷也更加牢固。

6、瓦尔那区分与阶级区分有一致性的方面又有不一致的方面。大体来说,统治者剥削者属于婆罗门、刹帝利两个种姓,但是在这两个高级种姓中又有贫富,有权和无权的区分。吠舍、首陀罗和贱民虽然属于下层群众,但吠舍中包括有大商人,他们不能算是被剥削者。从社会和宗教角度来说,吠舍属于高级种姓,而贱民连首陀罗的地位都没有。奴隶大部分来自于低级种姓,但是高级种姓沦为奴隶的也并非个别现象。可见,这种制度和阶级压迫有一定的关系,但又不是一回事,不能把两者简单的对等起来。种姓制度是印度进入阶级社会后社会组织的基本结构,与各时期的阶级关系并存。这种制度把社会各个集团隔离,使之相互封闭,同时又使

7、他们相互依存,形成了一种静态的平衡。对于阶级压迫,它是一种补充,又起掩盖作用。所以在古代社会一直受到统治者的维护。印度是阶级社会,又是种姓社会。它的框架是阶级的一种种姓框架。二、卡斯特制到了封建时代,卡斯特取代了瓦尔那制,瓦尔那的主要特征保存了下来,并且逐渐成为印度社会生活中一个日益重要的因素。可以说,卡斯特的产生是瓦尔那制进一步发展的结果。卡斯特制是各种小种姓集团繁衍演变的阶段。在四大种姓中,吠舍和首陀罗属于劳动种姓,在它们中间,随着社会生产和劳动分工的展,日益产生更多从事不同职业的集团。到了奴隶社会后期,这种不同的职业集团,在瓦尔那制度的影响之下,各自逐渐

8、形成了一种具有职业世袭化并实行内婚制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