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网络交际语言中体现出的男女会话风格差异

浅谈网络交际语言中体现出的男女会话风格差异

ID:17793508

大小:22.03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09-05

浅谈网络交际语言中体现出的男女会话风格差异_第1页
浅谈网络交际语言中体现出的男女会话风格差异_第2页
浅谈网络交际语言中体现出的男女会话风格差异_第3页
浅谈网络交际语言中体现出的男女会话风格差异_第4页
浅谈网络交际语言中体现出的男女会话风格差异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网络交际语言中体现出的男女会话风格差异》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浅谈网络交际语言中体现出的男女会话风格差异[论文关键词] 网络空间交流性别差异会话分析[论文摘要] 语言性别差异一直是社会语言学家们关注的话题,而网络里的性别研究,在社会语言学领域仍然是一个全新的课题。本文用会话分析原则作为理论框架,把网络与性别这两者联系起来进行分析,旨在对虚拟环境中男女不同的会话风格得到新的认知。随着国际互联网的兴起和发展,网络迅速成为继电视、报纸、广播之后人类信息传播最重要的手段。可以说,网络已经深入到现代人类的生活中,成为密不可分的一部分。在这一背景之下,一种新的交流方式-网络空间交流(

2、Comput-er-mediatedCommunication)诞生并迅速发展起来。这种新的网络交际方式以其独特之处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尤其是年轻人。他们在网络表达、交流中产生出一种独特的语言—“网络语言”,这种形式多样甚至抛弃传统语言的网络语言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成熟起来。本文所涉及的网络语言,是指人们在网络上进行信息收集、发布和交换时使用的自然语言,包括BBS、聊天室用语等等。人们对语言性别的研究至少可以追溯17世纪欧洲殖民主义者踏上亚洲和美洲的土地上时,但对其进行的普遍研究却是20世纪60年代以后的事

3、情。现如今,语言中的性别差异研究遍及各个方面,诸如语音、词汇、语义、句法、熟语、方言、会话风格等,研究的范围涉及英语、汉语、俄语等语言。性别差异存在于多种文化的不通过语言中,是语言研究的永恒主题之一[1]。本文采用会话分析原则作为理论框架来探讨网络交流中所体现出的性别差异,目的在于指导人们的网际交流,减少网络误解,畅通交流渠道。一、国内外研究现状(一)国内外网络语言研究现状早在上世纪六十年代网络诞生伊始,语言学家们就开始对网络语言展开研究。美国著名学者,同时也是这一研究的先驱StarrRoxanneHiltz和

4、MurryTuroff的合著《TheNetworkNationa》于1978年出版后又于1993年再版,足见其深远的影响力。英国剑桥大百科全书的编者DavidCrystal在其著作《languageandtheInternet》一书中曾给出了网络的定义,并深入研究了虚拟网络对于语言使用的影响[2]。随着网络语言使用影响力的扩大,越来越多的学者,如SusanHerring,Rod-neyJones等也专门研究并分析了网络语言的特性。著名学者TerrelNeuage也对网络聊天室中的会话研究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在学术

5、论文中,他采用语篇分析作为理论框架来指导他的网络语言研究[3]。国内网络语言研究的代表人物是中国传媒大学的于根元教授,他著有《网络语言概说》一书。在这部书中,于教授对中国网络语言的概念,种类,总体概况及语言特征作了系统性的分析,并将网络语言同传统的媒体语言如电视、广播、报纸等作了对比性的研究,分析并提出人们应当以什么样的态度看待和怎样规范中国网络语言[4]。另外一位研究中国网络语言的是中国传媒大学的刘海燕副教授,她在其著作《网络语言》中从语言准备方面探讨了网络语言[5]。(二)网络语言的性别差异研究近10年以来

6、,语言学界对于网络交际领域的社会语言学方面的研究日益增多,这其中的性别差异研究也成为热点。这些研究主要倾向于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计算机使得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的界限变得模糊,因此虚拟空间中的性别差异也不复存在。支持这一观点的有网络分析学家DanielDern和Shea。第二种观点则认为:性别差异是深深植根于社会文化中的,网络是不可能淡化这种根深蒂固的差异的。支持这一观点的有SusanC.Herring,LaurelSutton,LeslieReganShade,NathanCobb,CherisK

7、rammaraeetc.他们认为尽管从理论上讲,网络给男女提供了平等的交流机会,但在实际的交际情况下,两性本身存在的会话风格差异仍然会体现出来。男性的交际语言常常带有攻击性,强有力,而且较女性更为自信;女性交际语言则带有支持性和建议性,较男性更为温和[6]77。二、主要理论支持(一)男性支配论男性支配论认为男性和女性的言语模式是“父权制”的一种集中反映。这一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Zimmerman和West。她们认为女性的社会地位比男性要低,因此在交谈中处于被动受支配的地位。当女性同男性交谈时,经常被男性打断,在

8、话题的选择和谈话量方面也受到很大限制。总的来说,女性在言语交际中比较常用客套语,很少会打断对方,对于对方提出的话题比较配合,多用礼貌用语,提出请求时比较婉转。相比之下,男性交际者比较少用客套语,容易主导话题,表达感情和需求的方式比较直接[7]05-129。(二)文化差异论有些学者尝试从文化的角度来解释言语行为性别差异产生的原因。Borker和Maltz结合社会、文化、心理等因素进行综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