称呼中体现出的语言色彩

称呼中体现出的语言色彩

ID:9105312

大小:23.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4-17

称呼中体现出的语言色彩_第1页
称呼中体现出的语言色彩_第2页
称呼中体现出的语言色彩_第3页
资源描述:

《称呼中体现出的语言色彩》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称呼中体现出的语言色彩陈慷原高中语文教材第五册的《诗经》两首的思考练习中,有一题谈的是人称代词是怎样表达感情的。要求是,人称代词或指示代词表现了怎样的思想感情?例子是: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獾兮彼君子兮,不素餐兮硕鼠硕鼠,无食我黍逝将去汝,适彼乐土在这里,作者以第二人称代词“尔”、“汝”、指示代词“彼”和第一人称代词“我”的不相容形成对举,表现了奴隶与奴隶主的对立情绪,这种对立和不相容,正是不可调和的阶级矛盾的表现。人称代词和指示代词在此表达了鲜明的情感色彩。平日,在我们的语言实践中,能鲜明表现情感色彩

2、的词语,不仅有常见的形容词,就连语气的轻重,声音的延宕等等方面,都可以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在人与人的称呼之中,其喜怒哀乐褒贬憎恶之情,也往往通过不同的称呼表达出来。在共和国过去的几十年中,称呼的变化,尤其体现出鲜明的政治色彩。解放初期,“同志”曾经是最时髦的。一个“同志”的称呼,体现出积极、进步、革命。当然进步革命与否,那到是不必追究的。在中国人遭受了许多“政治”与“革命”,尤其是在阶级斗争为纲,地、富、反、坏、右、叛徒、特务、走资派、臭老九层出不穷的年代,看多了“同志”的揭发,同道的反叛,工人阶级占领

3、了上层建筑时,“师傅”一词,于是成了最时髦的称呼。问询寻路,买票售货,一声“师傅”,让人亲切安全。此“师傅”之义,已非彼“师傅”之义。中国是一个崇尚知识的国度,一声“先生”,表现出人们对知识的尊重。20世纪80年代初期,看重文凭,知识颇受青睐,人们相见,往往多以“老师”称呼,后来,脑体倒挂,“造原子弹的不如买茶叶蛋的,拿手术刀的,不如拿剃头刀的”,于是,“经理”、“老板”热门起来,一时间,“经理”成了最“热烈”的称呼。人与人之间认识与否,见面道一声“经理”,是不会让人惊诧的。难怪有人戏说在深圳,掉下一块

4、砖头,起码砸着三个经理。餐馆饭店,码头车站,但凡男性,人们多以“老板”称呼,对方应答也自自然然,绝不会因为非为“老板”而怪罪。而此称呼,如果是在文革之中,人们却是避之惟恐不及的,因为它是和反动的资产阶级联系在一起的。对女性的称呼,而今已多不再称“同志”,取而代之的是“大姐”、“小姐”、“小妹”等等,一声“大姐”、“小妹”的称呼,体现出人与人之间脉脉的人情与温馨。一个小小称呼的嬗变与异化,我们可以感觉到鲜明时代的特色与变化。在家庭生活中,称呼更时时体现出家庭成员之间微妙的情感变化。有一则谈婚姻的小幽默说:

5、太太同你刚认识时你叫她李素芬;关系进了一步叫素芬;接过吻后叫芬;上了床叫芬芬;蜜月时叫心肝儿肉;生了孩子还原为芬;人老色衰叫素芬;闹离婚叫李素芬;法院判决后又回到最初的李素芬同志......一个“李素芬”称呼的变化,反映了婚姻的“马鞍型”变异的现实,形象深刻,入木三分。真可以说得上是称呼表现情感的“经典”!有同事说过自己一则逸事:新婚蜜月,陪夫人回娘家,在路边等车时,夫人迟到一步,老同学见状,高声嚷嚷道:“张二娃,一个人呀!你婆娘呐?当时那个心情哟,好烦!好没修养,文明点嘛,”心想:“妻子”或“爱人不行

6、?婆娘!多过几年,不是婆娘是啥?哎......“从他人对其妻称呼的“没修养”的“烦”,到自己也称其妻“婆娘”,应该说也和前面的小幽默有异曲同工之处。一个称呼,表达了一种心态;一个称呼,体现了生活对情感的磨砺;一个称呼,传递出的信息是“爱情是永恒的主题,但爱情并非是永恒的”。当然,家庭生活中,当有人戏称妻子为“领导”、“纪委书记”时,其透露出的信息是夫妻的融洽和睦。孩子长大了,称父亲“爸爸”时,虽不为错,但却远不如四川方言中称“老汉儿”来得亲切温馨。在四川自贡,其子女多称呼父亲作“老把子”。多为制盐产业工

7、人的自贡人,一声“老把子”,非但没有不敬,且透出的是一种对父亲的崇仰和盐都人的自豪。有钱有权有地位者,人们称之为“王老”;无钱无权者,称之为“老王”;鳏夫孤独者,人们呼之“王老头”、“王老者儿。政治交际场合,男士称作“阁下”,女性称作“女士”、“小姐”,体现出的,是翩翩的绅士风度。在今天的公共娱乐场合,“小姐”,是一种暧昧的称呼;扫黄打非时,“小姐”的称呼已经彻底地异化。在电影《祖国啊,母亲》中,一个“祖国母亲”的称呼,表现出的是庄重。在学术界,有人对那些挥舞大棒霸占权位之人称之为“学阀”,对自己不劳动

8、却占有他人学术成果的人称之为“学匪”。一个“学阀”、“学匪”的称呼,表达了对学术界腐败现象的愤怒。由此可见,一个小小称呼,不仅体现出人情冷暖世态炎凉,同时也折射出政治气候和人们认识的变化。故作为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关注称呼所表达出来的这种客观的语言现象,在自己的阅读、写作和生活中,注意灵活使用不同的称呼,这既是提高语文能力的需要,也是社会生活中协调人际关系的需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