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学医学毕业论文 利什曼病

医药学医学毕业论文 利什曼病

ID:1773457

大小:29.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7-11-13

医药学医学毕业论文 利什曼病_第1页
医药学医学毕业论文 利什曼病_第2页
医药学医学毕业论文 利什曼病_第3页
医药学医学毕业论文 利什曼病_第4页
医药学医学毕业论文 利什曼病_第5页
资源描述:

《医药学医学毕业论文 利什曼病》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湖南师范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考籍号:XXXXXXXXX姓名:XXX专业:医药学医学论文题目:利什曼病指导老师:XXX二〇一一年十二月十日  摘 要: 利什曼病是由利什曼原虫引起的人畜共患病,可引起人类皮肤及内脏黑热病。介绍利什曼病的发病机理,宿主与寄生虫相互作用,临床表现及其治疗预防等。  利什曼病是由利什曼原虫引起的人畜共患病,在节肢动物及哺乳动物之间传播。该病发生于80多个国家,估计患者数超过1500万,每年新发病例为40多万。对于HIV感染者来说,利什曼原虫可能是一种条件致病的寄生虫。  病原体分类  利什曼原虫是细胞内寄生原虫,属于锥虫科动基体目

2、。该属中许多种均可感染哺乳动物。利什曼原虫分类最常用的方法之一是作同工酶免疫电泳。  利什曼原虫的形态学  利什曼原虫为异种寄生,一生需要两个宿主。它有3种不同形态:无鞭毛体,前鞭毛体,副鞭毛体。无鞭毛体多在脊椎动物宿主细胞中,含有动基粒。前鞭毛体和副鞭毛体多存在于蛉肠道及培养基。前鞭毛体在无脊椎动物媒介中最为常见。呈梭形,前端有一根鞭毛。副鞭毛体是前两者的过渡形式。  媒 介  白蛉是公认的利什曼原虫传染的媒介。白蛉在夜间活动,通过叮咬哺乳动物吸血生存。只有雌性白蛉吸血,利于产卵。白蛉在温暖的季节较为常见。在适宜的条件下,它的生命周期为41~58天

3、。雌虫可产卵100个左右,需1~2周孵出。幼虫需要适宜的温度,避光,以及有机物及发育成熟。  利什曼原虫的生活史  白蛉叮咬已感染的脊柱动物,无鞭毛体进入白蛉体内,从无鞭毛体转变为前鞭毛体,这个过程需要24~48小时。利什曼原虫多寄生在白蛉肠道内。在肠内繁殖后,前鞭毛体迁移至白蛉的食道和咽内。白蛉再次叮咬后,前鞭毛体进入脊椎动物体内。它们停留于细胞外环境,并激活补体导致中性粒细胞及巨噬细胞聚集。多数前鞭毛体被中性粒细胞吞噬破坏,部分前鞭毛体被吞噬细胞吞噬后,脱去鞭毛,在细胞内形成无鞭毛体,以两分裂增殖,导致巨噬细胞破裂。  流行病学  利什曼病是人畜

4、共患病。在大多数情况下,某特定种类的利什曼原虫不止感染一种动物宿主,很难确定一个特定的宿主。在地中海盆地,多是由婴儿利什曼原虫引起的,狗为主要宿主。狗中感染的流行高于人的流行。在北美,为数众多的野生和家养动物,包括狗、猫、马、驴等,均可做为宿主。在得克萨斯州,皮肤利什曼病呈地方性流行。  免疫学  宿主对利什曼原虫的易感性取决于T淋巴细胞及巨噬细胞的反应、T辅助性细胞(Th)发挥决定性作用。在有抵抗力的宿主中,Th1的增多及其产生的白介素-2及γ-干扰素,可使感染趋于消退;而在敏感宿主中,Th2的增多及其产生的白介素-4,可促使感染扩散。狗对该病的易

5、感性是由于缺乏一种特定的T细胞反应及体液免疫反应无效而导致的。抑制性细胞免疫调节与利什曼病也有联系。  利什曼病和免疫抑制  自80年代中期以来,HIV感染者中的利什曼病例急剧增加。前鞭毛体促进α肿瘤坏死因子的合成,后者可促进HIV的复制。南欧3%~7%的HIV感染者患内脏利什曼病。在这些地区,80%的成人内脏利什曼病与HIV感染有关。HIV感染者不仅易患利什曼病,而且即使感染亲皮肤的利什曼原虫,也易发展为内脏利什曼病。说明机体免疫状态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原虫的趋向性。HIV血清阳性向艾滋病进展及内脏利什曼病的发生过程中,Th1反应向Th2反应转变。这也

6、可解释为什么无症状的HIV血清阳性者也可能发生亲皮肤的利什曼原虫向内脏播散。  临床表现  感染利什曼原虫后可以无临床症状,也可以表现为一系列临床症状。这与患者的免疫状态,遗传因素,营养状况以及寄生虫的数量和致病力有关。利什曼病临床分为皮肤利什曼病、粘膜利什曼病及内脏利什曼病。皮肤利什曼病包括限局性的和弥漫性的,主要表现为单发的丘疹、结节,一般不形成溃疡。粘膜利什曼病少见,多在皮肤限局性病变后出现,为鼻咽粘膜部位的结节。内脏利什曼病可涉及多个系统及发热。侵犯单核巨噬细胞系统表现为肝脾肿大。胃肠道受累表现为腹泻、呕吐、恶病质、胃溃疡等。HIV感染者呼吸

7、系统累及可发生胸腔积液。此外还可能表现为腹部膨隆,肾小球肾炎等。可伴发疟原虫,结核杆菌感染。实验室检查可见贫血,血小板减少,白球蛋白比例倒置,肝酶升高等。这种贫血主要是由于长期炎性炎症造成的。  病理学  利什曼原虫的无鞭毛体可寄生于巨噬细胞及其它吞噬细胞。如单核细胞,中性粒细胞等。免疫系统不全的狗,在组织中形成慢性弥漫性细胞性(包括巨噬细胞,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或有结构不完整的微内芽肿形成。对感染有抵抗的无症状的感染动物可能形成上皮样肉芽肿,提示存在有效的细胞免疫。  诊 断  (一)病原体诊断:组织吸取物涂片后作姬姆萨染色可见到无鞭毛体。一般根

8、据细胞学或组织病理学见到无鞭毛体而作出确定诊断。以免疫过氧化物酶染色来鉴定感染组织中无鞭毛体更为敏感。聚合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