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学医学毕业论文 乳腺乳头状瘤病及其癌变

医药学医学毕业论文 乳腺乳头状瘤病及其癌变

ID:1773207

大小:34.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7-11-13

医药学医学毕业论文 乳腺乳头状瘤病及其癌变_第1页
医药学医学毕业论文 乳腺乳头状瘤病及其癌变_第2页
医药学医学毕业论文 乳腺乳头状瘤病及其癌变_第3页
医药学医学毕业论文 乳腺乳头状瘤病及其癌变_第4页
医药学医学毕业论文 乳腺乳头状瘤病及其癌变_第5页
资源描述:

《医药学医学毕业论文 乳腺乳头状瘤病及其癌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湖南师范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考籍号:XXXXXXXXX姓名:XXX专业:医药学医学论文题目:乳腺乳头状瘤病及其癌变指导老师:XXX二〇一一年十二月十日关键词:乳头状瘤病乳腺癌  乳腺乳头状瘤病是发生于乳腺中小腺管的多发病变,常为囊性增生病的重要组成部分。亦是一种常见的乳腺病理变化。其与乳腺癌的关系如何?是否癌前病变?一直是研究者们所争论和关心的问题。本文就国内外有关文献及我们的研究结果进行综述。  1 乳头状瘤病的命名  乳头状瘤病(Papillomatosis)一词首先由Foote和Steward

2、于1945年提出使用[1]。是指乳腺中小导管上皮的乳头状增生,部分或全部填充乳管的管腔,并使其不同程度的扩张,细胞排列有极性,无异型,无坏死,存在肌上皮细胞。亦有学者将其一并归于导管上皮增生性病变。  2 乳头状瘤病的诊断标准  关于乳头状瘤病的诊断标准,Fisher将其分为三种类型:实性型、筛状型及乳头型。Haagensen[1]在乳头状瘤病的病理改变描述中提及花边型、螺旋型和花朵型,他认为乳头状瘤病不同于单发、多发导管内乳头状瘤及乳头状囊腺瘤,此三者皆构成可触及的肿瘤,而乳头状瘤病为一种镜下

3、改变,并不构成可触及的肿瘤,其他学者也有人认为应把多发导管内乳头状瘤和乳头状瘤病分开,称后者为“显微性乳头状瘤”,但二者的区别是非常困难而且是含糊不清的。王德延[2]提出乳头状瘤病有四种类型:1)小乳管扩张,上皮细胞高度增生、形成乳头状突起,其中无纤维脉管束;2)上述乳头进一步增生,互相连接形成网状结构,甚至集成实性团块;3)小乳管扩张,上皮细胞增生,无异型,形成有纤维脉管束的小乳头;4)后者进一步增生,互相连接,形成网状或腺管样结构。在此基础上依细胞的层数、异型性及肌上皮情况将其分为轻度、中度

4、和重度,在临床工作中亦有重要实际意义[3,4]。  3 乳头状瘤病与乳腺其它良性病变  3.1乳头状瘤病与囊性增生病  乳腺囊性增生病是常见的乳腺良性疾患,通常认为囊性增生病是由多种病变所组成的。对其病理学分类有多种[5]。Haagenson、Hutchison、王德延等的分类都对乳头状瘤病有详细描述。而Cook和Rohan、Black、Page等的分类则把它与导管上皮增生归于一类。通常认为囊性增生病由导管上皮增生、乳头状瘤病、囊肿、腺管型腺病、上皮大汗腺样化生等五种主要病变所组成,而乳头状瘤病

5、、导管上皮非典型增生与癌的关系最为密切。通过全乳腺切片观察结果支持上述观点[3,4]。在病理确诊的乳腺囊性增生病患者中约26%~64%有乳头状瘤病存在,可见其发生率较高。  3.2乳头状瘤病与导管上皮非典型增生  此二者与癌关系均甚密切,有报道认为二者在乳腺癌的发生过程中有协同促进作用[6]。张振东等[3]通过全乳腺大切片病理学研究发现:乳腺癌癌旁病变中伴发导管上皮非典型增生者占48%,伴发乳头状瘤病者占21.5%,且可见二者与癌灶的移行关系。Noguchi等[7]应用PCR技术对此二类病变进行

6、克隆分析,发现二者均为单克隆起源,但二者发生基因突变的序列不同,所以其形态各异。亦有学者视二者为一类病理改变[5]。二者是否为一种病变或一种病变的不同阶段,尚需进一步研究。  3.3乳头状瘤病与大导管乳头状瘤  虽然大导管乳头状瘤与中小导管乳头状瘤病在病理形态学有许多相似处,但多数认为二者各有不同的临床病理特点,生物学行为迥异[8~10]。前者多为单发,病变大多位于乳晕区,甚少癌变;后者皆为多发,病变一般位于乳晕外区,据报道其癌变率为3%~33%。在对大导管乳头状瘤的区段切除标本进行次连续病理大

7、切片观察中发现其常与中小导管乳头状瘤病同时存在。而且我们在对乳头状瘤病及其癌变病例的大切片观察中,同样发现其常伴发单发或多发大导管乳头状瘤[8]。因此二者可能是在同一致病因素作用下而同时发病,但由于生长部位不同其生物学特征各异[8,9]。Noguchi等[7]对乳头状瘤病与大导管乳头状瘤组织应用PCR技术进行克隆分析,指出二者均为单克隆起源的基因突变,而且可能前者较后者更接近于癌变。  4 乳头状瘤病的临床研究  乳头状瘤病缺乏特异性的症状和体征,以乳腺肿块和乳头溢液为多见。有报道乳头溢液来自乳

8、头状瘤病者2%~15%不等。可为血性或浆液性,血性较多。对乳头溢液进行细胞学涂片观察,因其位于中小导管,脱落组织少,无明显的乳头状结构而难于确诊,在良、恶性的鉴别上更为困难[11]。同样,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在乳头状瘤病的良恶鉴别及恶变的监测上亦无帮助。但多种方法的联合应用,可能会对乳头状瘤病癌变的确诊有较大帮助。Ashikari应用体格检查、X线检查与病理学相结合,证实乳头状瘤病患者发生乳腺癌的危险性高于正常人18倍。其癌变率如此之高,可能与该病例组年龄偏大、存在其它高危因素等有关。  5 乳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