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学临床医学毕业论文 纳洛酮的作用机制与临床应用现状

医药学临床医学毕业论文 纳洛酮的作用机制与临床应用现状

ID:1771825

大小:33.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7-11-13

医药学临床医学毕业论文 纳洛酮的作用机制与临床应用现状_第1页
医药学临床医学毕业论文 纳洛酮的作用机制与临床应用现状_第2页
医药学临床医学毕业论文 纳洛酮的作用机制与临床应用现状_第3页
医药学临床医学毕业论文 纳洛酮的作用机制与临床应用现状_第4页
医药学临床医学毕业论文 纳洛酮的作用机制与临床应用现状_第5页
资源描述:

《医药学临床医学毕业论文 纳洛酮的作用机制与临床应用现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湖南师范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考籍号:XXXXXXXXX姓名:XXX专业:医药学临床医学论文题目:纳洛酮的作用机制与临床应用现状指导老师:XXX二〇一一年十二月十日关键词:纳洛酮  纳洛酮(naloxone)于1960年合成,1963年开始用于临床。近年来随着研究深入,内源性阿片肽主要是β-内啡肽(β-EP)在各种疾病的病理生理过程进一步明确。纳洛酮作为阿片受体的特异性拮抗剂,能阻断和逆转内源性阿片肽的毒性作用,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各学科。现就近几年的临床应用状况综述如下。  1纳洛酮的药理作用  1.1药代动力学纳洛酮又称丙烯吗啡酮,为羟二氢吗啡酮的衍生物,其盐酸盐熔点200

2、℃~205℃,溶于水和乙醇,不溶于乙醚。静脉和气管内给药1~2min生效;肌注和皮下注射5~10min见效;口服效果差,仅为肠外给药作用的1/50。血浆半衰期90min,重复用药才能保持有效的血药浓度,作用持续时间45~90min。纳洛酮能自由通过血脑屏障,其通过速度是吗啡的12倍,给药5min脑内浓度比血浆高4.6倍,全身血药浓度平行下降。纳洛酮的主要代谢方式是在肝脏进行生物转化与葡萄糖醛酸结合,72h内70%纳洛酮在肝脏代谢,经尿排出[1]。  1.2纳洛酮的作用原理纳洛酮是μ.κ.δ受体竞争性拮抗剂而无激动活性,与阿片受体的亲和力大于吗啡和脑啡肽,能竞争性地阻断阿片

3、样物质和内源性阿片肽介导的各种效应[2]。内源性阿片肽的主要生理作用为:(1)镇痛作用。针刺麻醉效应与内源性阿片肽升高有关;(2)抑制呼吸。内源性阿片肽通过降低脑干神经细胞对二氧化碳的敏感性而抑制呼吸。新生儿及早产儿周期性呼吸、呼吸暂停及低血压等则与血浆及脑脊液中内啡肽水平增高有关;(3)降低血压、减慢心率;(4)能促进垂体释放生长激素、促甲状腺素等;抑制促性腺激素、ACTH和垂体后叶素的释放;可升高血糖;(5)促进缺血性脑水肿的形成和发展[3]。  1.2.1纳洛酮治疗各种休克的作用机制有效循环血量的锐减是各种休克的根本原因。而人体在休克情况下,机体处于应激状态,下丘脑

4、释放因子促使腺垂体释放ACTH和β-EP。β-EP能作用于肾上腺髓质或交感神经末梢,产生心血管神经抑制作用,对休克病理生理的演变具有重要作用。纳洛酮通过拮抗应激状态下大量释放的β-EP,使前列腺素和儿茶酚胺的循环机制得以重建[4],同时它能迅速逆转β-EP对循环和呼吸的抑制,有助于中枢神经与心肌功能的恢复。  1.2.2纳洛酮治疗颅脑损伤的作用机制在颅脑损伤中,机体处于应激状态,下丘脑释放因子,促使腺垂体释放ACTH和β-EP,从而引起心脑等重要脏器功能障碍。同时加重脑组织水肿区半暗带的大脑神经元突触传递障碍。纳洛酮为阿片受体拮抗剂,透过血脑屏障快,其亲和力大于阿片肽,使

5、用纳洛酮后一方面反馈抑制了下丘脑垂体分泌内源性阿片肽,另一方面由于纳洛酮对特异性阿片肽受体的有效拮抗而加速了外周血浆β-EP的分解,并与脑内吗啡受体结合,使β-EP失活。另外还具有抗凝、降低血黏度作用,能增加脑缺血区血流量。抑制花生四烯酸(AA)的代谢,调节前列腺素和血栓素平衡,改善微循环,减轻脑水肿,促进损伤神经功能恢复,从而逆转颅脑损伤引起的神经功能障碍。  1.2.3纳洛酮治疗新生儿呼吸抑制的作用机制早产儿、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及新生儿疾病时,可导致β-EP显著升高,其血浆浓度与新生儿窒息程度密切相关。β-EP可能参与了新生儿窒息后脑损伤的病理生理机制[5]。纳洛酮

6、通过拮抗β-EP可用于改善新生儿的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和呼吸功能低下;缩短新生儿原发性窒息和婴儿窒息综合征的窒息时间;增加新生儿缺氧后的脑灌注、减轻脑水肿等。  1.2.4纳洛酮在心、肺、脑复苏过程的作用机制在心、肺、脑复苏过程中机体经历了血液循环停止,继发严重缺氧、酸中毒等病理过程,β-EP大量释放,增大了心、肺、脑复苏的难度。纳洛酮能通过以下渠道使复苏成功率明显提高:(1)纳洛酮能逆转β-EP所介导的心肺脑功能抑制使内脏神经放电加强、儿茶酚胺释放增加,使复苏中外源性肾上腺素效应得到更好发挥;同时能增加脑缺血区血流量、减轻脑水肿,促进复苏成功。(2)纳洛酮通过其非特异的非阿

7、片受体作用增加复苏的成功率。①抗氧化作用;②稳定肝溶酶体膜,减少生物活性因子(如心肌抑制因子)的释放;③抑制花生四烯酸代谢,减少血栓素A2和白三烯的合成和释放,抑制血小板聚集,防止DIC的发生;④恢复膜泵Na+-K+-ATP酶功能,使离子转运正常进行,解除细胞内钙离子超载,减少或避免细胞死亡;⑤直接加强心脏肾上腺素β-受体的效应[3]。  2纳洛酮的临床应用  2.1治疗休克任成山等[6]通过测定26例危重休克患者的血浆β-EP含量,结果明显高于对照组,其中14例患者首次静脉注射纳洛酮0.8mg,1h后血压升至正常,复查血浆β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