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硫氰酸酯氧化吲哚参与的不对称串联环化反应研究

-异硫氰酸酯氧化吲哚参与的不对称串联环化反应研究

ID:17676924

大小:1.14 MB

页数:36页

时间:2018-09-04

-异硫氰酸酯氧化吲哚参与的不对称串联环化反应研究_第1页
-异硫氰酸酯氧化吲哚参与的不对称串联环化反应研究_第2页
-异硫氰酸酯氧化吲哚参与的不对称串联环化反应研究_第3页
-异硫氰酸酯氧化吲哚参与的不对称串联环化反应研究_第4页
-异硫氰酸酯氧化吲哚参与的不对称串联环化反应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异硫氰酸酯氧化吲哚参与的不对称串联环化反应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3-异硫氰酸酯氧化吲哚参与的不对称串联环化反应研究作者:陈刚学校:武汉工程大学文献综述概述螺环氧化吲哚结的构单元广泛存在于天然产物中,在已发现的手性螺环氧化吲哚类化合物中,很多都具有较高的生物活性,由于其含有电负性比较强的氧和氮等杂原子,与其它生物大分子之间有较强的分子间作用力,是一类重要的类药性骨架。3-异硫氰酸酯氧化吲哚是一类高活性的新型反应试剂,已经被广泛地应用于串联反应中,研究表明利用3-异硫氰酸酯基氧化吲哚可构建多种螺环氧化吲哚类化合物,鉴于此类化合物重要的生物活性,以及潜在的药用价值。因此,发展新的合成方法用于构建手性螺环氧化吲哚类化合

2、物具有很重要的意义。正文2011年,Yuan课题组率先设计并合成了新型的3-异硫氰酸酯氧化吲哚1,首次成功报道了该合成子与酮2在双功能有机催化剂3作用下的不对称串Aldol/Cyclization反应,高效、高对映且选择性地合成了含有两个连续四取代手性碳中心的螺环氧化吲哚衍生物4。这一开创性的工作为后续3-异硫氰酸酯氧化吲哚参与其它类型的串联反应的发展奠定了基础。Kanai和Matsunaga课题组在2012年首次发展了双功能的金属Sr(O'Pr)z/席夫碱19复合物催化的3-异硫氰酸酯氧化吲哚1与磷酸醋保护的醛亚胺18的不对称串联Mannich/

3、Cyclization反应,高对映选择性的合成了结构多样的螺环氧化吲哚衍生物2028。笔者对席夫碱进行了细致的研究,发现当苯环上缺少邻位甲氧基取代时,反应的立体选择性很差,由此可以说明甲氧基在决定选择性方而的重要性。2013年,兰州大学的Wang小组,南开大学的Huang和Wang等人成功实现了3-异硫氰酸酯氧化吲哚1与3一烯基氧化吲哚39的串Michael/Cyclization反应,非常简便、高效、高立体选择性地合成了一系列具有潜在生理活性的手性双螺环氧化吲哚衍生物43。2013年,Shi小组成功发展了(DHQD)2PHAL催化的3-异硫氰酸酯

4、氧化吲哚1与偶氮二羧酸酯104的形式上{3+2}环加成反应,快速得到了在C3’位含有两个杂环的螺环氧化吲哚衍生物105。该反应条件温和,底物范围宽广,而且反应效率很高,在5分钟内即能完成,同时可以获得较好的收率和对映选择性。而早在2013年,wang小组就完成了3-异硫氰酸酯氧化吲哚与1,3一偶极偶氮甲碱亚胺之间非对映选择性的形式上的[3+3]环加成反应,在三乙胺的作用下可以高效、高非对映选择性的合成结构多样的3,3’一三嗪基螺环氧化吲哚衍生物.遗憾的是,该反应的对映选择性控制并没有成功实现。最近,通过不对称[3+2]环化或自环化,异硫氰基化合物对

5、恶唑-2-硫酮,咪唑啉-2-硫酮与有机衍生物或金属催化已经成为目前主要研究的反应。据我们所知,三种异硫氰酸酯化合物,包括异硫氰基酰胺、酯和膦酸盐,在催化作用下不对称合成。值得注意的是,与3-异硫氰酸酯的不对称加成/环化反应,已经在过去两年中得到迅速发展。总结过去十年来,作为新型多功能试剂的α-异硫氰酸酰胺,酯和膦酸酯在有机和金属催化的不对称级联反应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使用α-异硫氰酸酯化合物作为试剂大大扩大了级联反应的范围,并允许开发新的方案,使得能够进行其他反应难以实现的新型转化。在这个研究领域,我们注意到,对于非对称醛醇/环化,Mannich克

6、/环化和Michael/环化级联反应,有机催化体系和金属催化体系都可以很好地应用于相应的转化。而关于不同[3+2]环化和自环化/加成反应的其他报道的实例,目前只有有机催化能够完成不对称反应,而没有关于金属催化的报道。因此,金属催化的不对称[328+2]环化和自环化/加成反应应具有很大的研究潜力。然而,级联反应涉及α-异硫氰酸酰胺,酯和膦酸盐作为试剂迄今仍然受到限制;因此,在我们看来,基于将α-异硫氰酸酰胺,酯和膦酸酯与其他受体的化学结合的新策略的发展,例如亚硫酸盐,N-亚磺酰苯胺,恶唑吡啶和硝酮,可能是一个令人兴奋但有挑战性的方向,并将得到越来越多

7、的关注有机化学家。另一方面,进一步了解反应机制对于这一领域的进一步发展至关重要。总之,本综述中描述的例子显示出非常有用的使用α-异硫氰酸酯的效用和潜力酰胺,酯和膦酸盐作为通过级联过程构建结构不同的环状化合物的强大且通用的前体。进一步,在不久的将来,可以肯定地发现令人振奋和突破性的发现。参考文献[1]Qi,L.W.Yang,Y.Gui,Y.Y.Zhang,Y.Chen,F.Tian,Peng,L.Wang,L.X.Org.Lett.2014,16,6436[2]Doyle,A.G.Jacobsen,E.N.Chem.Rev.2007,107,5713

8、.[3]Zhang,Z.Schreiner,P.R.Chem.Soc.Rev.2009,38,1187[4]Tan,B;H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