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下第一单元导学案

人教版八年级下第一单元导学案

ID:17664189

大小:110.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09-04

人教版八年级下第一单元导学案_第1页
人教版八年级下第一单元导学案_第2页
人教版八年级下第一单元导学案_第3页
人教版八年级下第一单元导学案_第4页
人教版八年级下第一单元导学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人教版八年级下第一单元导学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二课时预习新课,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文章标题是“藤野先生”,而文章第一段却没有写藤野先生,而是写自己在东京的所见所闻(清国留学生的种种丑态),这是不是离题?为什么?(在文中相应处批注)(2)初到仙台,颇受优待,对此,作者用“大概是物以稀为贵罢”来解释,对这样的解释,你是怎样理解的?(3)鲁迅去日本留学的动机是学医,他希望借助医学来医治中国人的疾病使之有一个强健的体魄而不受人侮辱,可他为什么又要弃医从文呢?(4)促使鲁迅做出弃医从文决定的两件事都与谁有关?用的是什么修辞手法?,这种人具有怎样的丑陋本质?(5)体会下列事情与写藤野先生的内在联系①仙台医专职员对作者优待: 

2、       ②日本“爱国青年”寻衅      ③课堂上看电影        ④清留学生赏樱花学跳舞      (6)按要求探究理解下面句子①东京也无非是这样加点词具有怎样的表达内涵?②“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的表达效果?③先生说“解剖图不是美术”的言外之意?④“食物是那么样的,我们没法改变它”,从这句话中你得出了什么结论?⑤再继续写些为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对加点词“正人君子”作评价。再读课文,质疑探究,完成教师预设的问题,(一)研读第二部分1.提问:离开东京去仙台,一路上所见所闻必定不少,为什么作者只记得“日暮里”和“水户”这两个地名?2.提问:怎样理解“

3、大概是物以希为贵罢”这句话的意思?3.提问:作者在仙台的生活状况如何?在这样环境中求学表现作者什么思想?默读第二部分第二层,画出描写藤野先生外貌的句子,说说鲁迅对藤野先生的最初印象。4、提问:这一层写作者与藤野先生交往的几件事?这些事表现了藤野先生怎样的高尚品质?5.提问:以藤野先生的形象为例,说说人物的主要特征。(二)研读第三部分1.提问:谈谈匿名信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2.提问:匿名信事件说明了什么?3.提问:如何理解“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这句话?4.提问:在看电影事件中“偏有中国人夹在里面…‘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这句话中包含了哪几类中国人?5.

4、提问:“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是因为什么?6.提问:“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这句话应怎么理解?7.提问:第二部分的最后一个层次是“告别藤野先生”,哪些词语写出他们惜别的感情?8课堂小结。课文第二部分讲了,理解了藤野先生的高尚品质,也了解到作者弃医从文的原因,从叙述中我们可以了解到那个时代的进步青年所特的忧患意识以及强烈的民族自尊心、爱国心。(三)、阅读课文,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分小组讨论下面中的问题,然后回答。1.提问:作者写了几种具体行动来怀念藤野先生?2.提问:怎样理解“小而言之”和“大而言之”?3.提问:“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删去“我的

5、眼里和心里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4.提问:怎样理解“我又忽然良心发现……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5.提问:课文以“藤野先生”为题,为什么却有一半以上的篇幅言及他事?这些事用什么战索把它们贯穿起来的? 6.提问:请归纳本文的中心思想。小组展示,成果,提出困惑,也可随机提问当堂达标,老师抽查反馈1、给下面加点字注音:教诲       瞥见       诘责     解剖    畸形      匿名      深恶痛疾    杳无音讯    出言不逊    2、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感情色彩没有发生变化的一项(    )A、我虽然觉得客店兼办囚人的饭食和我不相干,然

6、而好意难却,也值得别寻相宜的住处了B、日本报纸上很斥责他们的不逊,爱国青年也愤然C、问问精通时事的人,答道,“那是在学跳舞”D、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3、结合句意解释加点词语不正确的一项是(     )A、据说是穿衣服太模胡了(马虎不讲究) B、不及格的留级生,在校已经一年,掌故颇为熟悉了(关于历史人物和典章制度的传说故事)C、这是明末遗民朱舜水客死的地方(死在异国他乡)D、问问精通时事的人……(讽刺说法,“时事”其实是一些无聊的事)4、下面一段话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清国留学生)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也

7、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A、  比喻,借代,夸张B、比喻,夸张,反语 C、夸张,反语,拟人  D、反语,比喻,对比5、按要求填写:(1)贯穿本文的明线是      ,暗线是            (2)本文组织材料的顺序是6、按要求回答下面问题:(1)“呜呼,无法可想”的感慨,表现了“我”怎样的思想认识?(2)作者先是离开东京,后又离开仙台,两次选择的目的是什么?(3)藤野先生最值得作者怀念、尊重的品质是什么?(4)“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发生变化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