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伤寒理法辨治疫病

以伤寒理法辨治疫病

ID:17662325

大小:141.00 KB

页数:48页

时间:2018-09-04

以伤寒理法辨治疫病_第1页
以伤寒理法辨治疫病_第2页
以伤寒理法辨治疫病_第3页
以伤寒理法辨治疫病_第4页
以伤寒理法辨治疫病_第5页
资源描述:

《以伤寒理法辨治疫病》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以伤寒理法辨治疫病2019.9.24青岛中医在防治疫病方面有着丰富的理论和经验,但目前有将各种疫病一概视为温疫,轻忽甚至废用伤寒理法的倾向。治疗上也多针对温热疫毒,采用清热解毒等法。这种认识和举措是片面的,甚至是有害的,应予以纠正。因此——1.应重新认识《伤寒论》的价值汉至晋唐,概以伤寒为外感病(包括疫病)总称《难经·五十八难》:“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伤寒论》以伤寒为名,是因“以伤寒为毒者,以其最成杀厉之气也。”《外台秘要》引许仁则论天行病云,“盖寒为天地杀疠之气,亘于四时,而善伤人,非温之行于春,暑之行于夏各旺一时之比,是以凡外邪之伤者尽呼为伤寒。仲景所以

2、命书名,只取与此而已。”晋唐视“伤寒”一辞为雅称《肘后备急方·治伤寒时气温病方第十三》:“伤寒、时行、温病三名同一种耳,而源本小异。……贵胜雅言,总呼伤寒。”《小品方》云:“伤寒,雅士之辞,天行温疫,田舍间号耳。”宋至金元,尤其明清,伤寒概念逐渐狭义化,并与温病分别开来《伤寒总病论》谓:“温病若作伤寒,行汗下必死。伤寒汗下尚有错谬,又况昧于温病乎?”吴又可《温疫论》云:“温疫之为病,非风非寒,非暑非湿,乃天地间别有一种异气所感。”明清温病学说的形成和建立是对中医外感热病学的重大贡献,也是对《伤寒论》的补充和发展。 不少学者认为,目前多数疫病具有温热性质,寒性病变较少。即便如此,也不能成为温病

3、可以取代伤寒的理由。许多人在概念上并不否认伤寒,但在临床实际中,却往往轻忽甚至废用伤寒理法。其原因可能有二:一是温病学说主张温热疫疠毒邪致病,由口鼻而入,以发热为主要临床表现,这与西医传染病学之病原学、传播途径、临床症状较为一致,易于接受。二是认为时代不同,运气和疾病谱有所变更,伤寒学说可能已不适用。或举出张元素所云“运气不齐,古今异轨,古方新病不相能也”、刘河间所云“五运六气有所更,世态居民有所变”为证。排斥伤寒理法的原因,从根本上说,是对中医经典学习领会不够,受西医学特别是传染、感染说影响过大,以为凡是感染、炎症、发热就应使用清热解毒之法,不相信伤寒理法甚至温法、补法在某些情况下也能治好

4、疫病。不少人缺少运用伤寒理法方药辨治热病的体验,人云亦云,致使圣道日衰。其实任何学说的提出,都有当时的背景,包括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 前贤将温病、温疫从广义伤寒中剥离出来,理由之一是不能以伤寒法治疗温疫。 现在重提某些疫病仍可参考《伤寒论》的辨证体系进行辨证论治,不可轻忽、偏废伤寒理法,目的也是为了开拓思路,指导临床,并希望经历医疗实践的验证。《伤寒论》背景东汉末年,天灾频仍,社会动荡,战事、饥馑,大疫流行。《伤寒论》序称:“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建安纪年以来,犹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可见《伤

5、寒论》是对当时疫病的治疗经验总结。而运用六经辨证体系和理法方药诊治某些疫病当是完全可行、毫无疑问的。《温疫论》背景崇祯辛巳(公元1641年),疫气流行,山东、浙省、南北两直(北直指河北、南直指江苏一带)感者尤多,至五六月益甚,或至阖门传染,《吴江县志》记载当地“一巷百余家,无一家仅免;一门数十口,无一口仅存”。1641年往前推三年是1638年戊寅,据清·马印麟《五运六气瘟疫发源》记载,崇祯十一年戊寅,“天运失时,其年大旱”,戊年刚柔失守,易化成火疫(戊癸化火),三年以后吴有性所见,恰是火疫。《伤寒温疫条辨》背景“乾隆九年甲子,寒水大运,证多阴寒,治多温补。自兹己后,而阳火之证渐渐多矣”。乾隆

6、九年(1744年)为什么突然“证多阴寒”?向前三年是1741辛酉年,按运气“丙辛化水”的原理正好符合。李东垣创立脾胃学说的背景“向者壬辰改元,京师戒严,迨三月下旬,受敌者凡半月,解围之后,都人之不受病者,万无一二,既病而死者,继踵而不绝。都门十有二所,每日各门所送,多者二千,少者不下一千,似此者几三月……大抵人在围城中,饮食不节,及劳役所伤……朝饥暮饱,起居不时,寒温失所,动经三两月,胃气亏乏久矣,一旦饱食大过,感而伤人,而又调治失宜,其死也无疑矣。”壬辰向前推三年是己丑年(1229年),按《素问遗篇》“甲己失守,后三年化成土疫”之论,李东垣的脾胃学说与己丑年的运气化疫恐怕不无关系。(顾植山

7、.“三年化疫”说非典.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3,9(12):881-883.)所以,关键是当疫病来临时,认真研究其运气气候、疫邪属性、发病特点和传变规律,再确定是适用于温病辨证体系,还是适用于伤寒辨证体系,或者根据实际经验采用其他学说。附:华佗伤寒“六部传变”说一日在皮,二日在肤,三日在肌,皆属在表,可用汗法治疗;四日在胸,乃可用吐法;五日在腹,六日在胃,入胃之后可以用下法治疗。华佗在与张仲景互不相识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