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7656142
大小:24.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9-04
《强基础细管理 抓落实促创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强基础细管理抓落实促创新近年来,我市经济建设突飞猛进、成果喜人,但社会建设滞后、社会管理缺失的问题也日益显现。一是思想重视不够,对经济建设“一手硬”,对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一手软”的问题依然突出,领导的精力和人力、物力、财力投入明显不足。二是基层社会管理工作机构设置不规范、职能不明确、管理不统一、人员不到位、责任不落实,临时性、易变性特征明显,存在“无人干事、无钱办事、无地做事”的情况。三是社会管理各项措施落实不到位,只停留在会议、文件、口号上,没有真正具体实施并抓出成效。当前,我市正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和矛盾
2、凸显期,改革发展稳定的任务十分艰巨繁重。要确保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是前提,是基础,更是保证。只有科学有效地实施社会管理,才能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有序的生活环境、稳定的社会环境。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是满足人民群众新期待的重要举措,是提升社会管理效能和水平的必然选择,是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源头性、根本性、基础性问题的关键,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根本途径。深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关键在领导,基础在基层,根本在落实。beconsistentwithinthesamedisk.Alternat
3、eunifiedcorerequirementsplacedontheterminalstripterminals,onlineidentityandensurethecoppercoreisnotexposed.6.4.6enclosurewithinthesametothecablecoreprovidesbindingintoacircle,harnesstiespacingisgenerally100mm;branchofficesshallbebindingonbothends,eachcore5一
4、、强化组织领导体系(一)以抓经济建设的力度抓社会建设。把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摆上党政领导班子的重要议事日程,摆到与抓经济发展同等重要的位置,由党政“一把手”担负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的第一责任,亲自抓,带头抓,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确保社会管理创新各项工作落到实处。(二)以政绩考核的办法考核社会管理。把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列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实绩考核内容,纳入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绩考评,与业绩评定、晋职晋级、奖励惩戒挂钩,激励各级领导干部参与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5、。。(三)以指导督查的方式推动管理创新。把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作为各级领导干部联系帮扶基层工作的重要内容,加强对乡镇(街道)和村(社区)特别是工作滞后、推动缓慢的地区和单位的指导督促,强化对社会管理创新各项措施落实情况的跟踪督查,推动社会管理创新整体协调发展。二、强化基层工作体系(一)改革机构设置。在乡镇一级增设“社会管理工作中心”,作为党委、政府的序列工作机构,核定人员编制、落实职级待遇,形成在乡镇(街道)党、政领导下的“三办一中心”beconsistentwithinthesamedisk.Alte
6、rnateunifiedcorerequirementsplacedontheterminalstripterminals,onlineidentityandensurethecoppercoreisnotexposed.6.4.6enclosurewithinthesametothecablecoreprovidesbindingintoacircle,harnesstiespacingisgenerally100mm;branchofficesshallbebindingonbothends,eachco
7、re5(党政办、经济发展办、民政和社会事务办、社会管理工作中心)组织结构。社会管理工作中心具体负责创新社会管理日常性、基础性工作,同时将综治、信访、维稳、防邪、大调解、安全生产等职能职责全部划入社会管理工作中心,充分整合人力、物力、财力、信息资源,形成“一个窗口服务,一个平台办事,一个流程到底”的工作格局,实现工作职能的明确化、组织机构的规范化、管理效能的最大化。(二)建强基层组织。配齐建强县(市、区)、乡镇(街道)矛盾纠纷大调解协调中心,进一步强化司法调解中心、人民调解指导中心和行政调解指导中心建设,尤其是
8、要突破行政调解,从编制、人员、场地、经费上予以保障,确保“三个百分之百”和“五有”,不断完善“大调解”工作体系;继续深入推进各级各部门、单位、行业行政调解分中心和人民调解委员会建设,统一调解流程,规范调解程序,落实调解制度;在各村(社区)、各行业协会、新经济和新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学校及大型商场、规模性市场、车站码头等人口密集的地方和区域广泛建立社会管理服务机构或矛盾纠纷调解组织,落实固定用房、专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