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7648967
大小:2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9-04
《农村成校开展社区教育的实践与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农村成校开展社区教育的实践与研究【摘要】新农村建设中居于首位的基本要求是生产发展、生产发展的关键是科技创新和农民素质的提高,只有经济发展了才能提高农民的收入而实现生活上的宽裕,生活水平改变了才能带动村容整洁和乡风文明,最终参与并主导农村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各项活动。农村社区教育具有引导思想、传播知识、增进健康、提高情趣等综合能力的教育功能,这表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农村成校开展社区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在农村成校自身发展过程中,要不断探索和研究社区教育的发展体系,包括教学内容发的选择、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以及教育体制的理顺关系等留
2、给我们更多的思考。【关键词】新农村建设;社区教育;实践研究农村成校的教育处在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第一线,教育对象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的农民,学校办学的宗旨应该是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农业生产办的桥梁。因此,农村成校的服务能力、服务水平和服务效益的高低,不仅直接影响农民的文化科技、职业技能水平和改善能力,也影响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时代的召唤,必然赋予农村成校新的光荣使命和历史责任,它既为农村成人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也为农村成人教育发展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和无限的发展空间。农村成校要树立全方位的农村社区教育培训活动,
3、找准开展社区教育的结合点,必须以突出农业素质提升为侧重点,真正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匹配。一、农村成校开展社区教育的新内涵农村社区教育是对社区内所有居民进行的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所组成的大教育,具有“全员、全程、全面”的教育特点。众所周知,新农村建设的重点是解决“三农”问题。显然,农村社区教育的重点应放在“三农”服务上,它应该及时、准确、真实地反映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本土化”教育,也就是说学校对象应具有广泛性和普遍性,学习内容要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学习方法具有多样性和实际性。当今,新农村建设中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不断加快,这意
4、味着对农民的现代农业科技应用能力有了更高的标准,那么,社区教育内容必须结合农村地区产业结构的实际应用,教育的广度和深度基本上以农民实际生产、生活需要为主。总的来说,农村社区教育具有引导思想、传播知识、增进康乐、提高审美情趣、协调人际关系、开展社区预防等功能。它是一个灵活开放、特色鲜明、自主发展的现代社区教育体系,对广大农民进行有的放矢的教育,使社会公德、家庭美德、职业道德变为农民群众的实际行动,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智力、技能上的支撑。二、农村社区教育必须以新农村建设标准吻合“生产发展”beconsistentwithinthesamedi
5、sk.Alternateunifiedcorerequirementsplacedontheterminalstripterminals,onlineidentityandensurethecoppercoreisnotexposed.6.4.6enclosurewithinthesametothecablecoreprovidesbindingintoacircle,harnesstiespacingisgenerally100mm;branchofficesshallbebindingonbothends,eachcore3是新农
6、村建设的基本目标。众所周知,社会要进步、生产要发展,科学技术水平的高低是一个关键性因素。据2010年我国公众素养调查报告统计:我国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农民有3.27%,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仅有9.8%,这说明我国公众科学素质还处于十分落后的状态,何况是农村的居民。可见提高农民的科学技术水平是新农村建设基础和关键。党在十六届五中全会上就提出了“新农村建设要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只有通过加强农村社区教育,提高广大农民的整体素质,才能实现农村经济的发展,改善农民生活,加快新农村建设的步伐,从而达到民族振兴、社会和谐。“生活富裕
7、”是新农村建设的根本目标。“适者生存”是生物进化不变的规律,对于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人类更是如此。农民的竞争力明显处于一个非常弱势的地位。2012年,我国农村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还不到9年,事实上还没有真正完成九年义务制教育阶段,全国农村劳动力中初中及以下的占到80%以上,农村劳动力文盲占6.9%以上。农民素质的低下导致贫富差距悬殊、两极分化严重。要缩小城乡差距和贫富差距,我们应该清楚地认识到农民的自主创造和竞争能力的提高,开展针对性和实际性的农村社区教育,从而增强其社会竞争和科技致富的能力,促进产业块状经济的形成,切实增强农民创业致富的
8、能力,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实现社会和谐,真正做到经济有保障,生活有动力。“乡风文明”是新农村建设的主要目标,也是和谐社会的主要象征。文明和谐的社会环境不仅有利于人民生活的协调,对于地区经济的发展也是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如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