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儿蛔虫病的诊断及治疗.doc

浅谈小儿蛔虫病的诊断及治疗.doc

ID:17640618

大小:24.0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8-09-04

浅谈小儿蛔虫病的诊断及治疗.doc_第1页
浅谈小儿蛔虫病的诊断及治疗.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浅谈小儿蛔虫病的诊断及治疗.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小儿蛔虫病的诊断及治疗【摘要】蛔虫病是常见肠道寄生虫病,发病以小儿为最多见,常影响小儿的肠道功能及生长发育,可伴有许多并发症,积极有效的治疗尤其重要。祖国传统医学在诊断和治疗方面都有很多优势,而现代医学也有有效的诊断治疗方法。【关键词】蛔虫证;乌梅丸;诊断  Abstract:Ascariasisiscommonentericverminosis,ofteninchildren,willinfluencechildrenentericfunctionandgrowth,possiblywithmanycompl

2、ications;activeandeffectivetreatmentisveryimportant.Chinesetraditionalmedicinehasmanyadvantagesindiagnosisandtreatment,andmodernmedicinealsohassucheffectiveways.  Keywords:ascariasis;EbonyPill;diagnosis  蛔虫病是蛔虫寄生于人体小肠所引起的疾病。病程早期其幼虫在人体内移行可引起呼吸道疾病和过敏症状。当成虫在小肠内寄生

3、则可引起腹痛等肠道功能紊乱。大多数为无症状性感染。少数患者发生胆道蛔虫病、蛔虫性肠梗阻等严重并发症。  1蛔虫证的诊断  《金匮要略》云:“状如伤寒,面性乍赤乍黑乍白;复由热冲虫动,内乱心神,故见默默往眠,但又目不得闭而卧起不安;又因中虚而受虫扰,浅见不欲饮食甚或恶闻食臭:若延至病久虫饥而蚀于士部,故致喉中黏膜溃烂而声嘎病惑焉。”《小儿药证直诀》云,“惟虫痛者,当口淡而沫自出。”“面白光白、心腹痛,口中沫及清水出,安虫散主之。”《医宗金鉴》曰:“虫痛不安腹因痛,面色乍青乍赤白,时痛时止吐清涎”。概而言之,蛔虫证的主

4、要症状有:面部白斑,白睛蓝斑,舌面大红点,下唇黏膜半透明状颗粒,磨牙,喜爬睡,疼痛绕脐,时发时止,甚则坐卧难安,得食而呕又烦,胃脘嘈杂,或吐虫,或便虫,鼻痒,龄齿,流涎,食异物,啃手指,食欲异常,形体消瘦等。  诊断蛔虫症的有无主要是看大便检查有无虫卵。一般大便直接涂片法的检出率约为80%。若仅有雄虫寄生或虫体未发育成熟则查不到虫卵。使用免疫检验技术阳性率可达96.6%。所以临床医师在遇到腹部症状的患者时,应详细询问历史,尤其是平时饮食习惯,是否注意饮食卫生等。除考虑常见病、多发病外,应想到蛔虫感染的可能。即使大便

5、中未查到虫卵,也应行诊断性驱蛔治疗,有条件的医院可行血液的蛔虫兔疫学检验,以提高诊断率[2]。  2蛔虫证的治疗  2.1中医治疗2虫证的治疗以驱蛔杀虫为主。杀虫的常用中药如仙鹤草、苦楝皮、使君子、乌梅、百部、雷丸、槟榔、鹤虱等,杀虫效果极佳,对人体损害不大,可选而用之。早在秦汉,仲景就已提出,对于蛔厥证,“乌梅丸主之”。本方重用味酸之乌梅并加以醋渍,增强其酸性,为安蛔止痛之主药;辛热之细辛、干姜、附子、蜀椒、桂枝,其味辛可伏蛔,性温能祛下寒;苦寒之黄连、黄柏,其味苦能下蛔,性寒以清上热;更用人参、当归益气养血,扶

6、正驱蛔。全方酸苦辛甘共投,寒温并用,清上温下,安蛔止痛。乌梅丸是仲景的绝妙用方,对后世影响极大,后世医家在此基础上,变化出了许多用以治虫的方剂。如张士卿认为:小儿脾常不足,治疗当慎医药,小儿为纯阳之体,以从阳化热,故去大辛大热的附子,桂枝,干姜;小儿脾胃常不足,故去苦寒的黄连,黄柏,以免损伤脾胃,加槟榔,使君子,加大去虫之力,加胡黄连除疳热。在临床上每每疗效确切。再如《万病回春》的理中安蛔汤,《通俗伤寒论》的连梅安蛔汤,《和剂局方》的化虫丸、肥儿丸等,均完善和发展了中医对虫症的论治方法。时至今日,特别是对上腹部阵发

7、性剧烈钻顶样疼痛的虫证,有人用此方改丸为汤投之,常取得满意的疗效。临证中也常用单味乌梅煎熬,让病人在腹痛剧烈发作时当茶饮用,直至痛减为止,然后再用中药或西药驱杀蛔虫,效果亦佳。但在用中药处理这类虫病急症时,应在西医外科的监护下进行,以免贻误病情。    2.2西医治疗近年来新研制的和临床上常用的肠虫清等驱虫药,对蛔虫等寄生虫的治疗均具有良好的效果。此类药不必与泻药同时服用,一般在用药2~4d后才可见到虫体排出,即便未见虫体排出也不能轻易说是驱虫无效。服用驱虫药有一定的讲究。驱虫药只宜在空腹时服用,能使药物在肠道内充

8、分扩散,并有较高的浓度作用于虫体而发挥效力。有些药物在服药期间还要忌食油腻食物。如果服药时不重视这方面的问题驱虫的效果就差。  2.3中西结合治疗有研究报道:用肠虫清或左旋咪哇治疗肠遭蛔虫病治愈率高,可达到根治目的。但肠道蛔虫症急性发作时常引起腹部剧痛,用上述药物不能缓解疼痛,甚至可引起蛔虫外窜至胆及食道邻近脏器,给人体造成危害,故不宜使用。传统医学认为“蛔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