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程标准下口语交际与习作的整合

浅谈新课程标准下口语交际与习作的整合

ID:17590724

大小:32.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9-03

浅谈新课程标准下口语交际与习作的整合_第1页
浅谈新课程标准下口语交际与习作的整合_第2页
浅谈新课程标准下口语交际与习作的整合_第3页
资源描述:

《浅谈新课程标准下口语交际与习作的整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新课程标准下口语交际与习作的整合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过:“话怎么说,文章就怎么写。”这一语精辟地道出了新课程标准下口语交际与习作的整合关系。可是,在平日的教学中我们往往忽视了口语交际与习作之间的密切联系,往往忽视了“口语交际”的教学,而只重视对“习作”的教学,所以学生一谈到写作文就觉得苦恼。其实,现行的新课程改革下的新教材各学段均把口语交际与习作的教学结合在一起,低年级的习作教学是学生在口语交际的基础上,先让学生说,再用书面文字的方式记录下来;中高年级的习作教学也是在口语交际的基础上,学生通过把语言进行加工、创造,再把体会、感受写下来,使

2、自己的情感体验得到升华。那么,如何整合口语交际与习作呢?一、正确认识口语交际在习作教学中的重要作用,让口语交际最终为习作提供导向作用。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就口语交际与作文的关系做出过论述:“口头为语,书面为文,……口语是第一性的,书面是第二性的……在作文教学中,不能舍本抓末,饮水忘源,应当兼顾并重。”从这段论述中,不难看出口语交际与作文的关系,因“由说到写”,这就体现了口语交际能力的重要。所以,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想教会学生习作就应该先训练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在口语交际教学中,培养学生把自己的思想通过口语化的形式清楚地表述出来。在此基础上,学生之间互

3、相交流、互相倾听、互相补充,然后清楚地表达,用文字记录到纸上,这就顺利成章地牵引到习作中来了。作为低年级的教学,只要求学生把口语化的文字清楚、明白地记录下来就行;然后随着学生年级段的不断升高,对知识的积累也慢慢增加以及对优美词句的积累也越来越丰富,再慢慢地运用到习作中,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这样,口语交际对习作的重要作用就显而易见了。二、正确认识生活是口语交际的源泉,同样也是习作教学的源泉。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以“贴近学生生活,注重实践体验”成为教学的宗旨。倡导走进生活,走进大自然,走进社会,已经成为习作教学的共识。因此,不仅要让口语交际走进学生

4、课堂,还要让口语交际走进学生生活。课堂是师生平等地进行对话交流的平台。作为教师应该转变以师者自居的高傲态度,不要以老师的话为准则,让学生无头绪地跟着老师的指挥棒转,要避免“满堂灌”、“老师说了算”等,要充分地发挥学生主体性的作用,创设情境,激发学生交流的兴趣,千方百计地面向全体同学,为他们创造条件,给每个同学说的机会。例如五年级下册口语交际“有趣的童年”,事先营造一个童年的乐园。让全班同学相互欣赏各自的童年照片,唤醒学生童真童趣的美好回忆,然后小组交流、全班交流,让他们窗开心扉回忆着自己多彩的童年趣事。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又增进了同学

5、之间的友谊,进而让学生明白口语交际的重要性。生活的口语交流是无穷尽的源泉,罗丹说:“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因此,要让学生带着生活的眼睛,让口语交际走进生活,让学生有话可说。教学时,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从生活中观察、感悟,把自己真真切切体会到的情感宣泄下来。如教学了《精彩极了,糟糕透了》一文后,我让学生捕捉生活中的父母对自己无微不至的关爱的小事,进行真情表达,看谁说得最感人。学生真情流露,争先发言,情真意切的话语让人感动。我让学生快速地把自己的情感用文字的形式写下来,整理好,作为一篇“习作”。这样的学习方式,学生

6、的交际能力和写作水平都相应的得到提高。总而言之,语言是文字的基础,文字是语言的精髓,它们都是人类的思想的凝聚。作为一位语文教师,就是要教会学生与这个世界进行沟通,明确正确的思想,成为一个有用的人,所以要负责任教会学生口语交际与习作。姓名:何小凤单位:涪陵区增福乡中心小学校职务:教师联系电话:15095867215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