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上腺转移瘤的CT诊断.doc

肾上腺转移瘤的CT诊断.doc

ID:17508689

大小:26.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9-02

肾上腺转移瘤的CT诊断.doc_第1页
肾上腺转移瘤的CT诊断.doc_第2页
肾上腺转移瘤的CT诊断.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肾上腺转移瘤的CT诊断.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肾上腺转移瘤的CT诊断作者:李晨阳,许晓楠,李晨铃【摘要】目的探讨肾上腺转移瘤的CT特征及CT在肾上腺转移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52例病人作CT扫描,其中47例作增强扫描。结果单侧肾上腺肿块38例(73%),双侧14例(27%)。肿块直径范围1.5~12cm,分别呈圆形、卵圆形和分叶状不规则形。密度为实性、囊性或囊实性,增强后实性肿块及囊壁有强化。结论CT是发现肾上腺肿瘤可靠、有效的检查方法。肾上腺转移瘤的诊断是综合性的,包括原发癌史、恶性征等。肾上腺肿块的恶性征为肿块直径>5cm,常呈分叶或不规则外形,密度不均。【关键词】肾上腺转

2、移瘤;CTCT能使肾上腺显示率高达99%,已成为发现肾上腺病变的首选检查方法[1]。本文总结1990~2006年经临床、CT和病理证实52例肾上腺转移瘤CT资料,进行分析探讨。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男38例,女14例;年龄26~72岁,40岁以上占87%。临床表现:肾上腺转移瘤多无功能,临床上除有原发癌的表现外,多无肾上腺内分泌功能改变的表现。少数因腺体严重破坏而出现肾上腺皮质机能减退症[2],原发肿瘤:肺癌38例,肝癌、肾癌各3例,结肠癌2例,胸腺癌、膀胱癌和子宫平滑肌肉瘤各1例;另3例未查到原发肿瘤,但同时伴有其他脏器转移,结合临

3、床和CT导引下活检确诊为肾上腺转移瘤。1.2方法采用岛津4500CT机和西门子SOMATOMSensation16CT机,常规扫描前30min口服1.5%泛影葡胺200ml,临扫描前再服200ml,用以充盈胃、十二指肠,避免将未充盈造影剂的肠管误为肾上腺肿物[3],常规平扫,病人取仰卧位,先扫定位片选择层面,或以剑突下20mm水平作为起始线,向下逐层扫描。一般层厚5mm,间隔4mm,扫描下界应包括肾门,以免遗漏低位肾上腺肿物。在工作站将图像信息进行三维重建及MPR后处理。本组40例做CT增强扫描。2结果2.1肾上腺区52例中38例为单侧,14

4、例(27%)为双侧,总计为66个肾上腺肿瘤。2.1.1肿瘤大小范围1.5cm×1.5cm~10cm×12cm.双侧受累者两侧瘤体均不等大。32.1.2肿瘤外形圆形(25/66)、卵圆形(22/66)或分叶不规则形(19/66),肿块边缘清楚(56/66)、模糊不清(10/66)。圆形、卵圆形多见于<5cm的肿块,分叶状不规则形和边缘模糊不清者多见于直径>5cm的肿块。2.1.3肿瘤密度本组66个肿块中,平扫呈实质密度58个,CT值29~78HU。呈囊性低密度8个,CT值8~35HU。本组增强病例中的肿块及囊壁呈均匀或不均匀强化,C

5、T值56~85HU。2.2侵袭周围结肠本组16例侵袭下腔静脉,肿块将下腔静脉包绕或与下腔静脉壁粘连;4例侵袭腰大肌。2.3其他脏器并发转移肝脏转移9例(其中伴肺、腹腔多脏器转移各2例),腹腔淋巴结转移11例(伴脑、肾、胰周转移各1例),肋骨转移2例(伴1例椎体转移)。这说明肾上腺转移瘤是全身多发转移的一部分。3讨论肾上腺位于肾上极的上前内方。右侧肾上腺通常从右肾上极上方1~2cm平面开始显示,恰在下腔静脉的后方[1],因此右肾上腺肿瘤多位于下腔静脉之后。左侧肾上腺与肾上极的关系更为贴近,头部常位于肾上极前内侧及胰尾后方,这有助于了解肿块的起源

6、,当肿块在脾血管后表示起自肾上腺,在前侧起自胰腺。由于肾上腺本身的形状和走行方向的差异,在CT横断面可形成多种多样的图形,左侧肾上腺正常多呈“人”字形;右侧多呈倒“人”字形,长条形,少数可呈三角形。肾上腺CT扫描应以2~5cm薄层及间隔为宜,增强扫描是必要的,以便于观察病灶有无坏死以及与周围血管的关系,辅以三维重建更有利于观察肿瘤的来源及与周围脏器的解剖关系。肾上腺转移瘤较常见,据统计在肿瘤血行转移的好发部位中占据第四位,仅次于肺、肝脏和骨骼。转移瘤的来源按发生频率依次为肺癌、乳癌、胃癌、肝癌和胰腺癌等肝癌和肾癌可直接侵犯肾上腺造成转移[4]

7、。肾上腺转移癌最常见的原发癌是肺癌。本组源于肺癌的转移38例(73%),Lee等报告肺癌转移到肾上腺发生率为55.6%[5]。我们认为凡肺癌患者作胸部CT时,将肾上腺区同时作扫描是很有必要的。肾上腺转移癌的转移途径多数是从血行播散或从淋巴系统播散,直接侵犯肾上腺途径也是可能的,因此,当肝癌、胰腺癌、肾癌和其他腹腔肿瘤患者做CT扫描时,也应有意识的观察肾上腺。肾上腺转移瘤CT表现肿块大小变化较大,本组肿块直径1.5~12cm,文献资料为3~11cm,平均直径6.4cm[6]。双侧肿块不少见,本组占27%。本组8例呈囊状低密度肿块直径均>5

8、.0cm。其低密度灶系为肿瘤中心坏死所致。肾上腺肿块的恶性征为肿块直径>5cm以上,常呈分叶不规则外形,密度不均匀,倾向于囊状低密度区。双侧肾上腺肿块应考虑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