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中国考古新发现

2013中国考古新发现

ID:17452319

大小:16.25 MB

页数:16页

时间:2018-08-31

2013中国考古新发现_第1页
2013中国考古新发现_第2页
2013中国考古新发现_第3页
2013中国考古新发现_第4页
2013中国考古新发现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3中国考古新发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2013中国考古新发现2013中国考古新发现“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学论坛”创始于二〇〇二年,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考古杂志社承办的新世纪中国考古学术讲坛,是中国最新考古信息的交流平台、重大考古发现的展示舞台和考古新进展的学术讲台,旨在促进学术交流,推动新世纪中国考古事业的繁荣与发展。2013中国考古新发现主持人:施劲松(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考古杂志社社长、研究员)●09:00~09:30开幕式●09:30~10:20甘肃张掖西城驿遗址报告人: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馆员陈国科评论专家:南京大学历史系副主任、教授水涛●10:2

2、0~11:10湖北随州文峰塔东周曾国墓地报告人: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馆员黄凤春评论专家: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李伯谦●11:10~12:00西安秦始皇帝陵园报告人: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研究馆员张卫星评论专家: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刘庆柱●13:30~14:20成都天回镇老官山汉墓报告人: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谢涛荆州文物保护中心研究员武家璧评论专家: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卜宪群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王亚蓉●14:20~15:10西安渭桥遗址报告人: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刘瑞评论专家:中国国家博物

3、馆研究员信立祥●15:10~16:00江苏扬州隋炀帝墓报告人:扬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副研究馆员束家平评论专家: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齐东方2013中国考古新发现甘肃张掖西城驿遗址西城驿遗址位于张掖市明永乡下崖村西北3公里处,是黑河流域中游发现的一处马厂文化晚期至四坝文化时期与早期冶铜有关的聚落遗址,年代约为距今4100~3600年。2007~2009年,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北京科技大学冶金与材料史研究所先后三次对其进行调查。2010~2013年,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北京科技大学冶金与材料史研究所、西北大学联合对其进

4、行了连续四年的发掘。目前已发掘面积1350平方米,发现遗迹531处。其中2010年发掘150平方米,发现遗迹54处;2011年发掘195平方米,发现遗迹127处;2012年发掘375平方米,发现遗迹309处;2013年发掘625平方米,目前发现遗迹41处。遗迹主要有房址90座、独立墙体19段、灰坑357处、灶坑12个、灰沟19条、墓葬19座。房址最为典型,有半地穴式10座、地面立柱式38座、地面土坯式42座。半地穴式建筑多是挖方形浅坑作为房屋轮廓,内部用泥片筑成的矮墙形成多间结构。矮墙附近有立柱支撑屋顶。修建时先搭木架,然后铺草席或秸秆,再抹泥以形成

5、屋顶。房屋居住面为一层红色粘土,土质非常紧密,厚0.05~0.1米。地面立柱式建筑平面多为方形,有单间和多间两类。活动面多为致密的红色粘土。建筑工序包括垫地面、挖柱洞和立柱,上部结构尚不明确。地面土坯式建筑有方形和圆形两类,方形者多为多室结构,以土坯砌墙,有大型承重柱础,局部以土坯平铺地面。建筑工序依次是垫地面、挖基槽、垫墙基、起坯,上部建筑形制尚不清楚。从F4残存的情况看,可能是土坯砌成矮墙后在墙上立柱,之后搭棚。墓葬均位于遗址区内,多在房址内,单人葬为主,以小孩墓为多,仅见1座成人与小孩合葬墓。皆为方形竖穴土坑,个别墓有头龛、脚龛或侧龛。小孩墓随

6、葬品较成人墓更丰富多样,部分墓中发现随葬小石块(应为青白色玉料)的习俗。2013年发掘区全景(东南→西北)2013中国考古新发现半地穴式建筑12ZHAⅣF65(西南→东北)圆形土坯建筑11ZHBⅡF3(南→北)西城驿遗址出土陶器、石器、骨器、铜器、玉器、玉料、水晶、海贝、漆皮、炭化作物等各类遗物两千余件(份)。其中铜器近40件,均为小型铜器,锥最多,还有刀、铜泡、环等。此外,还发现了大量炉渣、矿石、炉壁、鼓风管、石范等与冶炼相关的遗物。通过发掘,获得了马厂晚期→马厂晚期和齐家文化→“过渡类型”和齐家文化→四坝文化早段和齐家文化这一完整的地层序列,基本

7、回答了四坝文化的来源问题。小孩墓13ZHAIVM18(西北→东南)通过对大量房址的发掘,初步认识到该聚落的房屋建筑经历了从半地穴式到地面立柱式和地面土坯式的演变过程。半地穴式建筑主要集中在马厂晚期,地面立柱式与地面土坯式大量存在于“过渡类型”及四坝时期。这对全面认识河西地区早期聚落的发展演变提供了借鉴。西城驿遗址的冶铜活动从马厂晚期出现,延续至四坝早段,“过渡类型”时期最为兴铜刀盛。这为揭示马厂晚期至四坝时期河西走廊地区的冶金特征,探讨冶金人群、矿料来源、产品流通等奠定了基础,为中国早期冶金技术研究提供了新资料。镜范和带有羊头的环首铜刀的发现为探讨文

8、化交流及区域技术创新提供了证据。大量小麦、土坯建筑的发现再次证明,在距今4000多年前,河西走廊地区与西方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