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信城遗址考古勘探新发现

韩信城遗址考古勘探新发现

ID:11304661

大小:3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11

韩信城遗址考古勘探新发现_第1页
韩信城遗址考古勘探新发现_第2页
韩信城遗址考古勘探新发现_第3页
韩信城遗址考古勘探新发现_第4页
资源描述:

《韩信城遗址考古勘探新发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论文标题:韩信城遗址考古勘探新发现作者:叶星侠发表刊物:《淮水安澜》论文内容:       对于韩信城的“诞生”年代,现有史料所载均为汉代,并称韩信城为韩信屯兵所筑。然而,江苏省淮安市考古人员近期对韩信城遗址实地考古勘探后,却颠覆了这一说法,并对韩信城的格局以及具有争议的韩信城与八里庄的关系等问题都作出了科学论证。勘探调查结果表明:韩信城并非汉代所建。         韩信城位于清浦区城南乡西境,北濒京杭大运河,南望韩母墓,遗址面积约50万平方米,现残存南城垣长500余米,1987年被市政府公布为第一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据考古人员介绍:历史上关于韩信城所建年代等记载,一直是从史料到

2、史料,缺少考古资料的佐证。近一个多月,淮安市博物馆为配合韩侯大道工程建设,对韩信城遗址进行初步考古勘探后,不但为韩信城重写了“出生证”,并对韩信城的文化性质提出了一些新的见解。       现有的韩信城仅存半截南城垣,大部分城垣在上世纪60年代以后,因平整土地和砖窑取土大肆毁夷。首先对韩信城的基本格局进行调查,原有城垣分外城垣与内隔城二道,外城垣呈矩尺形,分东城垣与南城垣两段,东城垣长500米,南城垣长约1000米,方位北偏东70度。内隔城与南城垣平行对峙,相距200米,东西总长约1000米。考古人员将勘探调查的情况与方志大家张煦侯先生在民国《淮阴风土记》中记述的“河北又一里,过韩

3、信城,土阜绵连,四周拱抱,略存形迹”等相关内容相比对,确认张煦侯先生所描述的“土阜绵连”是指内隔城,“四周拱抱”指外城垣。       考古人员见到的内隔城,如今已是水塘连连,但塘崖沟面残存的城基夯土层依稀可辨,土层中亦夹杂着不少的唐、宋瓷片。为了确认内城垣的出生年代,考古人员深入到遗址中心地带的谷庄和小闸村进行寻访,在谷庄一农户的鸡圈里,发现了数十块带有铭文的城砖,砖一般长36厘米、宽18厘米、厚6.5厘米,所见字样有“高邮城砖”、“转运司城砖”、“窑户孙七”等。据81岁的张学荣老人称:这是他在农业学大寨开挖鱼塘时,从内隔城底下挖出来的。来到小闸村,在祁佩利家的院墙下,又发现同样

4、形制的宋代城砖,砖上铭文为“淮东运司”。老祁称这批条形灰砖也是从内隔城土堆里挖出来的。为进一步考证内城垣的年代,考古人员对传说中韩信城内有72口水井的说法进行了考证,特邀请了三位耄耋之年的老人座谈,根据86岁的黄步青老人介绍:“韩信城内曾经的确发现过不少的砖砌水井,井口距地表深1.5米左右,井砖呈弧形,前有榫,后有卯,一圈八块。井底出土过许多四系黑瓷罐,两头细,中间粗”。考古人员把采集的宋瓷标本送给老人辨认,得到老人确认。像这样的榫卯结构砖井,考古人员称在1999年入海水道楚州区周杨村宋代遗址中大量发现,因此,可以断定这些水井也应是宋代所建,因为,西汉的水井多为陶井圈结构,与唐宋砖

5、井截然不同。通过这一系列的调查,考古人员认定内城垣应为宋代所建,而传说中的72口水井是韩信当年屯兵供军队饮用的说法,当属民间故事。       新发现激起对其文化性质再认。       认识之一:韩信城并非韩信所筑        北宋《太平寰宇记》中便有韩信“受封为侯,因筑此城”的记载,通过考古勘探后,考古专家认为,记载中所指的“城”,可能是指“甘罗城”。证据是,从目前所有的考古资料看,在淮阴、清浦两区,与秦汉时期相关的古城,惟有甘罗城(今淮阴区码头镇北)。而从文献资料分析,韩信被徙封为淮阴侯以后,闲居长安,编次兵书,著作兵法,修订律例。《史记·淮阴侯列传》载:“信知汉王畏恶其能,

6、常称病不朝从。信由此日夜怨望,居常鞅鞅,羞与绛、灌等列”。此时,韩信已是大权旁落,疏于朝政,怎敢瞒着汉王在自己的老家筑城呢?再者,屯兵筑城系国家大事,汉高祖也不会轻易允诺。由此可见,韩信城为韩信所筑,亦属民间传说。       认识之二:韩信城在北宋时期为淮东漕河的转运要津       韩信城遗址出土大量带有铭文的城砖,地名有“淮东”、“高邮”、“江都”等;官署名称有“转运司”、“中军”、“锐军”等,这是考证韩信城的始建年代及文化性质的重要依据。淮东,淮水之东。淮扬一带之地,皆为淮东。宋时,置淮东路。淮安自古就是漕运要道,到了北宋,漕运也进入了封建时代的极盛时期,鼎盛时,年漕粮达8

7、00万石。主持天下漕务的叫发运司,发运司地位很高,仅低于宰相和枢密使。在地方设转运使和副使,淮南运使的官署就设在淮安(今楚州),初置副使两员。《宋史·乔维岳传》载:“太平兴国中,为淮南转运副使,淮河西流三十里曰山阳湾,水势湍悍,运舟多惧覆溺。维岳规划开古沙河,自末口至淮阴磨盘口,凡四十里”。这条古沙河应该是清江浦最原始的古河道。此时,韩信城已成为这段漕河的转运枢纽,俗称的内隔城可能就是当时存放漕运物资的仓储设施。       认识之三:韩信城在宋元时期为军事重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