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7447955
大小:24.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8-08-31
《气囊助产加笑气镇痛的临床观察.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气囊助产加笑气镇痛的临床观察【关键词】气囊助产 笑气 镇痛 产程 宫口扩张 20多年来国内外剖宫产率不断上升,而剖宫产超过一定限度后再继续升高并不能降低围产儿死亡率,且易发生各种严重并发症。我院拥有较多产妇,每年约分娩3000人次;通过使用气囊助产加笑气镇痛,缓解了产妇的疼痛,提高了产科质量,降低了剖宫产率。 1临床资料 1.1分组将单胎头位、足月、无头盆不称、无产道畸形、无产前出血、无阴道分娩禁忌证的初产妇450例,随机分为气囊助产加笑气镇痛组(观察组)150例,单纯性气囊助产组(气囊组)150例,自然分娩组(自然组)150例。 1.2方法自然组不采取干预措施,
2、自然分娩。气囊组在助产前常规外阴阴道消毒,铺无菌巾,将气囊置于宫颈内口,缓慢充气,充气压力达16~25kPa,将宫颈扩张至6~8cm约3min,然后行人工破膜,破膜后再用气囊行阴道扩张,待产妇有排便感时嘱其向下屏气用劲。观察组采用笑气加气囊助产,即在气囊助产的同时吸入笑气镇痛,宫缩时用面罩深吸笑气,宫缩间歇期停吸,反复数次,直至气囊助产结束(所用笑气为50%笑气和50%氧气的混合气体,带活瓣阀为自动控制的面罩,柱式筒装混合气体,流量10~15L/min。)。对比观察三组产程经过及助产时的疼痛情况。 1.3标准观察产程时间、镇痛效果、胎儿窘迫、新生儿Apgar评分、分娩方
3、式、产后出血等。疼痛根据WHO疼痛分级标准判定。0级:无痛,腰酸或稍感不适;Ⅰ级(轻):腰酸痛可忍受,微汗或不出汗,睡眠不受影响;Ⅱ级(中):明显腰腹痛伴出汗,呼吸急促,但仍可忍受,睡眠稍受影响;Ⅲ级(重):强烈腰腹痛,不能忍受,喊叫,辗转不安,不能睡眠。 2结果 2.1三组产妇阵痛强度评分见表1。经χ2检验,气囊组和自然组差异不显著;而观察组优于其他两组(P<0.05)。 表1产妇阵痛强度比较结果(略) 2.2对产程以及分娩方式的影响三组产程时间比较见表2。观察组比其他两组明显缩短了总产程(P<0.01),尤其是缩短了第一产程和第二产程。三组分娩方式比较(见表3
4、),观察组剖宫产率低于自然组(P<0.05)。观察组平均产后出血量为(240±10)ml,低于气囊组的(260±10)ml和自然组的(280±10)ml(P<0.05)。新生儿阿氏评分≤7分者,观察组10例,气囊组12例,自然组18例。 表2三组产程时间比较(略)2 5讨论 5.1正常分娩属于一种生理过程,但临产时孕妇的恐惧和紧张是产生和加速分娩的主要原因。产程中剧烈疼痛引起的应激反应也会导致产妇交感神经兴奋。儿茶酚胺类物质释放增加,子宫血管收缩,胎盘血流降低,并出现子宫收缩不协调,产程进展受阻,导致胎儿宫内缺氧酸中毒等[1,2]。产妇疼痛紧张还会导致过度换气,造成
5、呼吸性碱中毒,使母体血红蛋白释放降低,影响胎盘血液供应,或由于氧气摄入不足,体力过度消耗,造成代谢性酸中毒。 5.2镇痛后由于疼痛减轻,产妇消除了恐惧、紧张等不良情绪,减少了母体由于分娩疼痛、紧张所致的儿茶酚胺类物质的释放,减少了不协调性子宫收缩的发生,保证子宫胎盘的正常血液循环,并且使产妇盆底肌肉放松减轻胎先露下降的阻力,从而缩短了产程。减少了发生胎儿宫内缺氧的机会,能有效改善脐静脉血液流变学,利于胎儿微循环血液供应,且对母体血液流变学无不良影响[3]。 5.3正确应用气囊助产术,可将分娩纳入“短平快”轨道,明显降低剖宫产率。气囊助产具有“仿生性”,完全符合自然分娩
6、生理规律。气囊助产扩宫过程产妇较痛苦,有时难以耐受。我们在气囊助产的同时应用笑气镇痛。笑气即氧化亚氮(N2O)是毒性最小的吸入性镇痛或麻醉剂,为无色有甜味的惰性无机气体,化学性能稳定,不易燃烧、爆炸,通过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神经递质的释放和神经冲动的传导及改变离子通道的通透性而产生的药理作用,对呼吸道无刺激,与血红蛋白不结合,对心、肺、肝、肾功能无损害,吸入体内后显效快,30~50s即产生镇痛作用,停止吸入后数分钟作用消失。笑气加气囊助产既缓解了产妇的疼痛,又加速了宫颈口的扩张,达到了有效地缩短产程、减少产妇痛苦、提高产科质量的目的。总之,采用气囊助产加笑气镇痛效果好,
7、是一种减轻孕产妇痛苦、缩短产程的安全简便措施。能有效地促进自然分娩,提高阴道分娩质量,有效降低剖宫产率和母婴并发症。【参考文献】 1邵华江,陆杏仁,成卫军,等.笑气吸入性分娩镇痛的临床研究.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0,16(2):8385. 2黄春明,王耕.氧化氩氮在分娩镇痛中的应用价值.广西医学院,2003,25(2):227228. 3白雪梅,任慕兰,盛明秀,等.笑气分娩镇痛对产妇以及脐血血液流变学的影响.现代妇产科进展,2006,15(1):5053.2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