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7432943
大小:41.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8-31
《春江花月夜教学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春江花月夜》教学案教学目标:1、赏析本诗的景、情、理,提高鉴赏诗歌的能力。2、提高学生联想和想象能力,进入诗歌意境。3、培养学生在诵读中感受诗歌的能力。教课时:1课时教学步骤: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当我们遥望夜空,看见朗朗明月之时,心中总会引起无限遐想。我们自然会想到与月相关的诗句:1、“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征夫游子思乡之情。王昌龄2、“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女子相思怀远之情。李清照3、“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离愁别绪之情。柳永4、“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怀古伤今之情
2、。刘禹锡5、“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感叹宇宙永恒人生短暂。李白6、“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7、“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8、“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描写月亮的诗句,不胜枚举。自古以来,月亮一直是文人墨客笔下所吟咏的对象,是个永恒的主题,其中倾注了他们的爱恨情愁,寄托了他们的悲欢离合,展示了他们的人生坎坷历程。所以说,月亮在中国文化中的象征意义十分丰富。她是美丽的象征,诗人们为我们创造了许多优美的意境;同时,月亮也是人类相思情感的载体,她寄托了恋人间的相思,表达了
3、人们对故乡和亲人朋友的怀念。在失意者的笔下,月亮又有了失意的象征,引发了许多失意文人的空灵情怀。同时,那高悬于天际的月亮,也引发了人们的哲理思考,因而成为永恒的象征。而在人才辈出、群星璀璨的唐代诗坛,就有这样一位诗人,因为一轮明月而成就了诗坛的千秋美名,这位诗人就是初、盛唐之交的张若虚,这首诗便是千百年来无数人为之迷恋、为之倾倒的《春江花月夜》。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领略张若虚笔下那轮明月的光华吧。二、作者介绍及背景提示(一)、作者:张若虚,唐代扬州人,初唐诗人。与贺之章、张旭、包融齐名。被誉为“吴中四士”。曾任兖州兵曹。他在
4、诗风上厌恶六朝以来的空洞艳体,追求自由豪放,富有理想的高远意境。(二)、解题:5《春江花月夜》为乐府诗。作者吸取了南朝民歌的内容形式,以和谐的歌调描述了动人心弦的春江花月夜之景,探索宇宙的神奇奥妙,抒写了游子思妇离恨闺怨之情。格调宛转优美,抒情幽怨缠绵,言之有物、开拓了诗歌的高远意境和格律,使诗歌的内容和形式达到了完美统一,为写景、叙事、抒情融合一体的诗歌,铺垫了基础。对诗歌的继承和发展,影响极为深远。被闻一多先生誉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宫体诗的自赎》)的《春江花月夜》,一千多年来使无数读者为之倾倒。一生仅留下两首
5、诗的张若虚,也因这一首诗,"孤篇横绝,竟成大家"。三、音频朗读学习本诗重在诵读,以读传情,读、悟交融 下面由教师(播放配乐flash)作配乐范读。要求学生在听欣赏教师范读时,展开想象,把语言文字还原成既符合原作的描绘、而又带有学生自己审美情趣的画面,进而走进这画面中去。在这其中,想象是至关重要的。四、层次结构关于这首诗的层次划分,近人歧见纷纭。我们以为,此诗应分成三个部分:(一)开头八句为第一部分,依题目摹写春、江、花、月、夜的幽美景色,侧重描绘皓月当空、光照整个江天、天地一派空明的美妙境界。1、提示:这首诗就是从春江月夜
6、的美景入笔的。由远及近,由大及小,描绘出一幅「春江花月夜」的景象。江潮浩瀚,与大海相连。明月就涌生于这无垠的大海之上,万里的春江,无不在明月朗照之下!江流绕着芳草蔓生的原野;那映照在月色之中的花林,好象铺上雪珠一样。月色如霜,所以霜飞也就无从察觉;洲上的白沙与月色融合,也看不分明了。 2、问:在前几句诗中,诗人写到了哪些意象?请展开联想和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这幅画面。3、学生回答、教师总结这一部分描绘的画面意境:春江的潮水涌动,仿佛和大海连在一起,气势宏伟,这时一轮明月伴着潮头冉冉而升,明月与江潮相互辉映,波光粼粼,哪一处
7、春江不在明月的朗照之中!江水曲曲弯弯地绕过花草遍地的春之原野,花林闪着银光,空中月光似天降流霜,江畔白沙与月光融成白茫茫的一片。(二)接下八句为第二部分,由月之“照”人,从描写景色转向思考人生,思索茫茫人生与漫漫宇宙之间的相互关系。1、提示:诗人在感受无限美景的同时,睹月思情,又情不自禁地引出对宇宙人生的思索。诗人身处江天一色,毫无纤尘的纯净之境,不禁对空中这轮孤月发出奇想:究竟是谁最先在江畔看见这明月呢?江月又在什么时候开始照着人呢?人生代代绵延无已,但江月却年复一年没有变化。她可是在等待什么人吗?但月下只有滔滔不绝的江水
8、。2、放映课件字幕及配画,指名一学生朗诵本节。3、评价学生的诵读,并加以指导,在指导中让学生感受哲理。重点读出“江天一色”的辽阔与苍茫,“空中孤月”的寂寞空旷。“何人”“何年”应重读,以读出诗人对月的苦苦追问与思索。5“人生代代无穷已”应读出一种沉重的历史沧桑感,“江月年年望相似”“但见长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