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脑外伤术后脑缺血.doc

颅脑外伤术后脑缺血.doc

ID:17423231

大小:23.0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8-08-31

颅脑外伤术后脑缺血.doc_第1页
颅脑外伤术后脑缺血.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颅脑外伤术后脑缺血.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颅脑外伤术后脑缺血【摘要】目的总结颅脑外伤后并发脑缺血的原因及临床诊治。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CT证实为颅脑外伤术后脑缺血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伤后随访1年,GOS预后评分:恢复良好6例,中残2例,重残3例,植物生存2例,死亡5例。结论颅脑外伤术后可能发生大面积脑缺血致死,致残率高,术后应常规复查CT,应早期发现,充分减压,及早采用综合治疗。可有效地减少和减轻术后脑缺血的发生,提高生存质量。【关键词】颅脑损伤;术后;脑缺血回顾性分析我科自2000年1月~2007年12月收治的18例颅脑外伤术后脑缺血病人的临床资料。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1

2、8例患者,男12例,女6例。年龄13~62岁,平均40岁。车祸伤12例,摔伤或坠落伤6例。术前CT:硬膜下出血伴脑挫裂伤10例,硬膜外出血4例,额颞叶脑挫裂伤伴蛛网膜下腔出血4例。GCS评分:3~8分14例;9~12分4例。出现脑疝者16例,其中全脑疝者7例。术后脑缺血发生时间1~4d,平均2d。1.2辅助检查术后18例患者复查CT时间24h~4d。额颞叶缺血6例,顶枕叶缺血5例,脑干缺血7例。1.3结果出院时按GOS标准评估治疗结果:恢复良好6例,中残2例,重残3例,植物生存2例,死亡5例。2讨论2.1影响颅脑外伤术后脑缺血的相关因素2.

3、1.1损伤性因素(1)机械性因素:颅颈部闭合性损伤使颈内动脉内膜和血管壁损伤,而发生血栓。(2)血管痉挛:临床资料证实蛛网膜下腔出血致脑血管痉挛发生率达100%。普遍认为蛛网膜下腔凝血块在崩解时释放的一些缩血管物质如花生四烯酸的衍生物,血红蛋白的降解产物,5-羟色胺等对脑血管痉挛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1]。(3)血液粘稠度改变:大量失血,休克引起颅内低灌注,血黏度增高,红细胞变形能力下降,聚集性增强,血液流变学发生改变,血液中的纤维蛋白原浓度增高。2.1.2医源性因素2(1)脑挫裂伤伴硬膜下血肿去除大骨瓣减压后,硬膜不缝或减张缝合不严密,使术

4、后皮瓣出血流入颅内,导致脑血管痉挛。(2)术中脑组织过度牵拉暴露,未加用湿棉片保护,使脑表面干燥。(3)术后病情变化时仅考虑为脑水肿或颅内迟发性血肿,未及时复查CT,造成误诊而延误病情。(4)开颅手术时间的长短对脑水肿、脑缺血有直接的影响。手术时间>3h后,急性脑水肿发生率和严重程度随手术时间的延长、脑组织牵拉损伤的程度加重而增高,死亡率也随之增高[2]。2.2预防及治疗(1)对重度颅脑损伤,在病情变化时及时复查CT或MRI有助于早期诊断。(2)对颅脑外伤术后短时间内难以清醒的患者,要及时进行气管切开,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低氧血症,防止脑梗

5、死的发生,对其中6例血氧饱和度较低的患者行呼吸机辅助呼吸,取得良好疗效。予以肠内营养,亚低温,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综合治疗。(3)脑血管痉挛是蛛网膜下腔出血后常见并发症,因此,我们要求术中要彻底清除血肿及出血,防止血液及降解产物进入蛛网膜下腔。早期应用尼莫通50~100ml静滴,合理地应用激素及神经细胞活性药物,抑制氧自由基的产生,提高脑细胞抗缺氧能力,促进神经细胞的再生。(4)尽早行高压氧治疗,本组18例均予以高压氧治疗,对患者的意识、神经功能恢复起到了积极作用。(5)有适应证者,在征得家属的理解和同意后,亦可行血管重建术。【参考文献】1李

6、休祥,蔺志清,吴中学,等.重组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预防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迟发性脑血管痉挛的实验研究.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00,16(2):108.2丁育基.颅脑重症与手术并发症的临床处理.北京:北京出版社,2002,306-307.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