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的确分期多针浅刺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60例.doc

穴位的确分期多针浅刺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60例.doc

ID:17403744

大小:25.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8-30

穴位的确分期多针浅刺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60例.doc_第1页
穴位的确分期多针浅刺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60例.doc_第2页
穴位的确分期多针浅刺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60例.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穴位的确分期多针浅刺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60例.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穴位的确分期多针浅刺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60例【摘要】目的:观察分期多针浅刺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采用分期多针浅刺方法进行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且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分期多针浅刺治疗本病疗效确切,且急性期内进行多针浅刺疗效要比急性期内不针刺疗效好。【关键词】面神经麻痹/针灸疗法;穴,阳白;穴,攒竹  笔者在2006年5月-2007年8月间运用分期多针浅刺方法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60例,取得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  依据《临床常见疾病诊疗标准》

2、[1],60例患者均符合周围性面神经麻痹诊断标准,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0例,男17例,女13例,平均年龄41岁;左侧面神经麻痹23例,右侧面神经麻痹7例;病程长者4d,短者1d。对照组30例,男18例,女12例,平均年龄33岁;左侧面神经麻痹19例,右侧面神经麻痹11例;病程长者3d,短者2d。面瘫分期[2]:发病第1-10d为急性期,此期为面神经炎症水肿进展期;发病第10-30d为恢复期,此期为治疗面瘫的关键期;发病30d以上为后遗症期。2治疗方法2.1治疗组在急性期内行浅刺法。取阳白,攒竹,太阳,四白,迎香,地仓,颊车,颧,牵正,

3、翳风,合谷定,(健侧)等穴,面部穴位浅刺0.3cm0.5cm,其余穴位常规操作,留针20min,针用平补平泻法,同时结合TDP照射。恢复期内取头维,阳白透鱼腰,攒竹,太阳,四白,迎香,地仓与颊车互相透刺,颧,下关,翳风,牵正(向患侧眼球方向平刺),人中和夹承浆(均向患侧水平方向平刺),风池,合谷(健侧)等穴,面部穴位浅刺0.5cm0.8cm,其余穴位常规操作,留针20min,针用泻法,同时结合TDP照射和电针治疗,电针用断续波,强度以患者能耐受为度。后遗症期内取头维,阳白透鱼腰,阳白穴左右各1寸处,攒竹,太阳,四白,四白穴左右各1寸处,迎香,地

4、仓与颊车(均为患侧)互相透刺,颧,下关,翳风,风池,牵正(患侧,向患侧眼球方向平刺),人中和夹承浆(均向患侧水平方向平刺),合谷(健侧),牵正(健侧),地仓(健侧),颊车(健侧)及足三里(双侧)等穴,同时结合TDP照射,停用电针,针用补法。针刺1次/d,10次为1疗程。连续治疗4个疗程后停针,疗程间休息2d,2个月后进行随访。2.2对照组急性期不进行针刺治疗。恢复期治疗方法同治疗组恢复期的治疗方法。后遗症期治疗方法同治疗组后遗症期的治疗方法。33治疗结果3.1疗效标准[3]痊愈:面瘫症状及体征消失,面肌功能恢复正常;显效:患侧感觉迟钝及运动障碍大部

5、分恢复;好转:患者面部表情运动部分恢复;无效:症状无明显改善。3.2结果经Ridit分析,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提示本病急性期进行多针浅刺治疗效果好,见表1。表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分组痊愈显效好转无效总有效率(%)治疗组11(36.7)9(30.0)8(26.7)2(6.7)93.3对照组4(13.3)7(23.3)13(43.3)6(20.0)80.04讨论  中医学认为,本病多由经络空虚,风寒或风热之邪乘虚侵袭面部阳明、少阳经,以致经气阻滞,经筋失养,筋肌纵缓不收而发病。笔者认为,本病急性期经络空虚,正虚邪盛,取穴宜

6、少,刺激量宜小,针刺深度宜浅,不宜用电针,以防伤正,TDP照射可以祛风活血,激发经气。张兰杰等[4]则认为急性期内完全可以用电针,且取得较好疗效。恢复期内正气渐复,表邪渐解,正邪相当,适当增加取穴数量及针刺深度,以助正祛邪,电针用断续波,能促进代谢及气血循环,改善组织营养,消除炎性水肿以及增加面部肌肉的张力。后遗症期在阳白穴和四白穴的左右各1寸处各加刺2针,加刺健侧牵正,地仓,颊车是运用《内经》中“巨刺者,左取右,右取左”之巨刺理论;加刺双侧足三里使机体正气愈强,邪气渐弱,以促进面部肌肉群恢复正常机能,此期如继续使用电针可能会造成面肌痉挛。  很多

7、神经内科医生认为,本病在急性期内不应使用针刺治疗。如陈杰等[5]认为面瘫初期不宜针刺面部穴位,以防降低面部神经兴奋性,影响疗效。顾光军等[67]认为面瘫急性期可以进行面部取穴,但穴宜精、针宜浅、手法轻。笔者也认为,虽然此期面神经处于炎症渗出期,但采用浅刺、轻刺可使面神经主要分支产生兴奋,又不致损伤神经,还加强了局部的微循环,促进炎症吸收,减轻神经水肿,改善神经冲动的传递。多针浅刺法融《灵枢·官针》中齐刺、毛刺等针法于一体[89],临床实践证明,分期多针浅刺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临床疗效确切,且急性期内进行多针浅刺疗效明显提高。【参考文献】[1]陶

8、天遵.临床常见疾病诊疗标准[S].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3:98.[2]马英.面瘫防治30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