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7388489
大小:33.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8-30
《当前活动课程建设的问题与对策_1438》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当前活动课程建设的问题与对策_1438当前活动课程建设的问题与对策西南师范大学靳玉乐杨红在经历了课程史上是非褒贬的几度曲折之后,活动课程在课程体系中的地位终于被确立了。1992年,国家教委颁发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计划(试行)》把活动课程正式纳入学校课程体系,使之成为中小学课程结构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几年过去了,活动课程已在我国全面而深入地实施,但许多问题也日益暴露出来,它们严重地制约着活动课程规范化和科学化的进程,因而,亟待我们去分析,去解决。一、存在的问题通过调查、分析,我们不难发现,当前我国的活动课程建设中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1、认识上的偏差
2、。在课程史上,不管是有意或无意,始终都交织着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的矛盾。就是到了今天,一部分教育研究者仍然坚持认为,由于活动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所占的课时数少,总份量小,因而其教育价值也较小,相对于学科课程来说,它当然应处于从属、辅助、被支配的地位。在一部分实际工作者心目中,活动课程仍然算不上一门独立的课程,在升学压力的迫使下,他们便随意地把活动课程当作学科课程的点缀或附属物。这种认识的偏差,实质上是仍旧把活动课程定位在过去的课外活动、第二课堂的层次上。但显而易见的是,活动课程与这二者有着本质的不同。既然活动课程被正式纳入了课程体系,它同学科课程之间的关系就应当是相辅相成的,在地
3、位上、价值上,不应有主次之分、轻重之分,它们各有侧重地作用于学生发展的不同方面,实现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2、设计上的偏差。这方面突出地存在3个问题。首先是关于活动课程的教育目标问题。有人认为活动课程应着重发展学生的智力和动手能力;有人认为应着重扩大学生的视野,完善其知识结构;有人认为应着重培养学生的个性特长等等,观点各异,存在着较大的分歧。其次是关于活动课程类型的划分问题。在国家教委1992年颁发的课程计划中,把活动课程分为4类,即晨会(夕会)、班团队活动、体育锻炼、科技文体活动。国家教委基础教育司1996年3月26日颁发的《关于印发<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的通知
4、》中指出:“活动类课程包括校会和班会、社会实践、体育锻炼、科技、艺术等活动。”这两种分类大致相同,实际上是简单地把过去所谓的课外活动拿过来,缺乏科学性和规范性。再次是关于活动课程的组织问题。课程组织主要包括课程内容的序列安排,教学活动的形态结构,以及师生在教学活动中的行为方式等。从目前情况来看,怎样才能有效地组织各类活动课程,使之规范化、系列化,尚不明确。比如,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题的活动,如何做到感人、实在,并使其逐步深化,便是一个没有得到很好解决的问题。3、实施上的偏差。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师生间的相互关系与地位问题。一些人认为,由于活动课程主要是以学生独立获取直接经验
5、为主,因此,学生应占绝对的主导地位,教师不应过多干涉;另一些人认为,由于学生自制力差,在活动课程中,学生更要严格地按照老师的布置和安排去活动,教师理所当然应处于支配的地位,不然,活动课程便成了学生的自由课程,达不到教育目标。这两种观点都失之偏颇,多年的教学实践证明,“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这样一种师生关系和地位较为客观地反映了教学过程的一般规律,无论是在学科课程还是在活动课程中,我们都应该遵循。其二,教学模式的选择和活动层次的安排问题。如果我们把课外活动在我国最早明文规定的时间作为我国活动课程诞生的标志来看的话,活动课程的历史不过80余年。[1]这期间,由于诸多原因,尤其是
6、人们对活动课程的作用认识不足,对活动课程教学模式的探索远不及学科课程。这样,当我们把活动课程正式纳入课程体系时,许多学校也只是轻巧地把先前课表中的“课外活动”换成“活动课程”,在教学模式上则照搬学科课程,毫无创新。甚至可以这样说,活动课程在教学方式、方法的运用上,我们还没有达到杜威当年的水平。另一方面,在活动课程建设中,没有明显体现出小学、初中、高中的层次性和连贯性,未能很好地适应不同阶段学生身心发展的要求。从教育学、心理学上看,年级越低,活动课程所占的份量就应越大,但水平层次不应过高;年级越高,活动课程所占的份量就该相应减少,但水平层次应逐步提高,并且应象学科课程一样,注意搞
7、好活动课程在各年级之间、各水平层次之间的自然过渡和衔接,绝不能搞揠苗助长,但也不能老是原地踏步不前。4、评价上的偏差。由于传统的思维定势以及以考试为中心的办学思想,使得在活动课程的评价上仍未走出学科课程评价中重结果、轻过程的误区。许多教师往往就学生的作品展示或最后达成行为来鉴定其好坏优劣。这种评价方式忽视了学生在禀赋或起点上的差异,忽视了学生在活动课程中的投入程度。对活动课程来说,或许更重要的是在于考察学生的参与和投入程度,在参与和投入中发展他们的智力,形成其技能,并逐步培养他们正确的人生观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