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中的概念隐喻解读

《1984》中的概念隐喻解读

ID:17263921

大小:1.88 MB

页数:53页

时间:2018-08-29

《1984》中的概念隐喻解读_第1页
《1984》中的概念隐喻解读_第2页
《1984》中的概念隐喻解读_第3页
《1984》中的概念隐喻解读_第4页
《1984》中的概念隐喻解读_第5页
资源描述:

《《1984》中的概念隐喻解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碩士学位论文《I984》中的概合陳奋鮮读周田甜指导教师:吴小晶教授专业名称:英语语言文学研究方向:普通语言学二〇一八年六月重庆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984》中的概念隐喻解读硕士研究生:周田甜指导教师:吴小晶教授学科专业:英语语言文学所在学院:外国语学院重庆师范大学2018年6月独创性声明'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他,也不包含为获得重庆师范大学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

2、研究成果_或其他一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同工作的同志对木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学位论文作者签名:签字日期:年月日/才周初#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学位论玄作者完全了解重庆师范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桴权重庆师范大学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学位论文作

3、者签名:竭涵甜签字曰期:年6月义曰AStudyofConceptualMetaphorsinNineteenEighty-FourByZhouTiantianSupervisorProfessorWuXiaojingADissertationSubmittedasapartialfulfillmentForthedegreeofM.A.inEnglishLanguage&LiteratureSCHOOLOFFOREIGNLANGUAGESANDLITERATURESCHONGQINGNORMAL

4、UNIVERSITYJune,2018重庆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中文摘要《1984》中的概念隐喻解读摘要乔治.奥威尔是一位独具风格的小说家,也是一位颇有远见卓识的政治预言家。《1984》是奥威尔所有作品中最为有名的一部。这部小说写于1948年,讲述了在距奥威尔所处时代36年后的未来世界所发生的事情。奥威尔以其独到的政治见解,生动刻画了一个令人感到窒息和恐怖的假想的极权主义社会,以此对可能出现的独裁统治予以警告。此前已经有很多学者对《1984》做过大量细致的研究,并且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但据笔者了解考证

5、,以前的研究多是围绕小说的文学体裁,主题思想,及其对其他作者的影响等方面来研究的。很少有学者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对其进行研究。在《1984》这部小说中,奥威尔突出使用了一些概念隐喻来使这部小说更加生动和逼真。因此,本论文借助莱克夫和约翰逊提出的概念隐喻理论,分类方法以及工作机制对《1984》中的概念隐喻进行解读分析以回答下面两个问题:(1)《1984》中使用了哪些概念隐喻?(2)概念隐喻在《1984》的主题表达上起到什么作用?其研究结果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第一,通过分析发现,小说中存在一些突出使用的概念

6、隐喻。论文中一共列举出了18种概念隐喻。其中包括3种方位隐喻,6种本体隐喻和9种结构隐喻。而这18种概念隐喻中比较典型的有“上-下”和“中央-外围”方位隐喻;将“人体”,“党”,“电幕”隐喻成容器的本体隐喻;以及与语言,行为,颜色,人类相关的结构隐喻。第二,概念隐喻的使用对《1984》的主题表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概念隐喻的运用可以使文学作品的主题表达更加生动,对隐喻的分析有助于人们更好的理解作者的意图,就像与作者交流一样。通过对小说的方位隐喻的分析,我们知道大洋国是一个等级社会,统治者有绝对的权力。

7、这完全符合极权社会的社会特征。最能反映极权主义的是容器隐喻。在这部小说中,容器隐喻将人体隐喻成容器,当权者可以随意改变他们,把I重庆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中文摘要于其有利的东西灌输给他们。这部小说也将党拟人化,使党对人民的控制表现得更加详细和准确。在小说中使用的结构隐喻中,语言是统治者用来控制人们思想的武器,而正常的生理活动被主人公视作对党的反叛。醒目的颜色和一系列动物,植物也被用来生动反映了大洋国的黑暗和恐怖。而人是无生命的物体则体现了人的可操纵性。本论文的研究成果对于更深入地理解《1984》乃至乔治

8、.奥威尔的作品风格有一定的积极作用。论文对于《1984》中概念隐喻的研究再次证明了概念隐喻做为一种基本思维方式在文学创作中起到重要作用。关键词:《1984》;概念隐喻;隐喻映射;意象图式;主题凸显II重庆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英文摘要AStudyofConceptualMetaphorsinNineteenEighty-FourABSTRACTGeorgeOrwellisadistinctivenovelistandafarsightedpolitical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