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7220039
大小:24.14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08-28
《读书杂谈教学设计参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读书杂谈教学设计参考 读书杂谈教学设计参考1 1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作者阐述的观点。 2.掌握比喻论证的方法及作用。 3.树立“做好职业读书的同时,尽量合理搞好嗜好阅读”的观点。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自主朗读全文,掌握生字词,明白作者重点论述的两种观点。 2.通过探究、辩论使学生得出“做好职业读书的同时,尽量合理搞好嗜好阅读”的观点,并能运用到读书生活中。 3.通过合作探究,突破比喻论证的难点。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得出“做好职业读书的同时,尽量合理搞好嗜好阅读”的观点,并能运用到读书生活中,帮助解
2、决学生读书的困惑。 2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已在摸索自己的读书方法,但还未成形。这一时期,急需名师指点,本单元有关读书态度、方法的文章解决了学生的困惑。因此,学习本课能让学生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解决好课内和课外读书的关系。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如何阐明“做好职业读书的同时,尽量合理搞好嗜好阅读”的观点。 教学难点:比喻论证的方法及作用。 4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语设计 今天,老师和大家谈谈读书。(板书:读书) 书中有秦汉的明月盛唐的乐舞,书中有人生百态,历史的足迹。我读了许多书,却也有困惑,相信同学们也有读书的困惑。这有份读书问卷调查,
3、请同学们快速作答。(发问卷调查,四人一份。) 【解说】运用调查法,调动学生学习热情,为后来的精彩课堂气氛打基础。 看问卷有的同学为挣大钱读书,有的同学为兴趣读书。同学们,知道吗?你们的观点与中国文坛的一位巨匠不谋而合,他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他是新文化运动的先驱,发表了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他是谁?(生:鲁迅) 师:对,鲁迅先生思想深刻,他的一篇文章解决了我的读书困惑。让我们一起走进他的《读书杂谈》。(板书:杂谈) 【解说】关于鲁迅先生的生平七年级讲过,学生们也很熟悉,用猜谜的方式会激起学生学习的热情。课文题目分两次完成板
4、书让学生印象深刻。 二、初读课文,理清思路 请同学们打开课本132页,请一位同学读大屏幕上的朗读要求。 自由朗读,整体感知 1.放声朗读,注意情感。 2.勾画学习词语。 3.思考文中鲁迅把读书分为哪两种? 【出示字词】 嗜(shì)好譬(pì)如智识(知识)一叶(一页)手不释卷 请一位同学读生字。全班齐读生字。【解说】检查学生预习情况。 师:为什么“知识”写成“智识”,“一页”写成“一叶”,是鲁迅先生写错了吗?(大家抓住第一篇白话文考虑) 放声读课文并思考:文中鲁迅把读书分为哪两种?“那一段重点讲职业的读书,那一段重点讲嗜好的读书?”
5、 三、精读课文,明确观点 这两段分别写出了这两种读书的特点,读第二段,请同学们概括职业读书的特点。 请一位学生读第三段,其他同学考虑这一段写了嗜好读书的什么特点? 讨论在你的读书生活中有哪些属于职业读书,哪些属于嗜好读书,辩论是职业读书好还是嗜好读书好?(四人一组讨论分组辩论) 讨论: 在你的读书生活中哪些属于职业的读书,哪些属于嗜好的读书? 探究辩论: 职业的读书好还是嗜好的读书好? 鲁迅提倡在职业读书的基础上嗜好的读书。 鲁迅先生在演讲的开场白中就说“想到学校是读书的场所,就随便谈谈读书”,“随便”在文中具体指哪些内容? 合作探究:
6、 作者在演讲的开场白中说:“想到学校是读书的场所,就随便谈谈读书”,“随便”在文中体现在哪里? 比喻论证:通过打比方形象、生动地证明观点,通俗易懂。 明确: 木匠的磨斧头,裁缝的理针线,诸如爱打牌。 比喻论证,通过打比方形象生动的证明观点,通俗易懂。如把职业的读书比作木匠的磨斧头,嗜好的读书比作随便逛公园。 【解说】突破难点,通过随便一词的分析,学生理解了比喻论证,难点突破。 除第一段中出现随便的词,第五段中也出现了随便一词,体现了演讲词口语化的特点。(板书:口语化) 鲁迅关于读书问题真的只是随便谈的吗? 四、小结全文,了解写法 首先,本文
7、结构严谨。鲁迅先生先提出两种观点,职业的读书和嗜好的读书。紧接着先生对青年的忠告是在职业的读书基础上要嗜好的读书,即合二为一是读书的最佳状态。除结构严谨外,本篇演讲稿善用比喻论证,语言口语化,浅显,通俗易懂。从谋篇布局上看出作者匠心独运,并不是随便谈读书。 我们也学习文中比喻论证仿写句子。 仿句: 职业的读书像木匠磨斧头,为饭碗奔波;嗜好的读书像打牌,为兴趣痴迷。 职业的读书像,; 嗜好的读书像,。 【解说】当堂练习,巩固当堂所学难点知识。 本单元的课文都是关于读书,就本单元课文我们连连看。 延伸拓展:我来连连看! 培根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
8、之者不如乐之者。 柏杨知识能塑造人的性格 孔子书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