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6903413
大小:22.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8-25
《大学生的素质培养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关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大学生的素质培养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关系【摘要】: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大学生正确的思想观念是在新世纪、新形势下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我们大学生是当今社会的后备军,要想社会得到更好更完善的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当今大学生不断加强自身素质的培养,以适应社会的发展与需要。【关键字】:和谐社会,大学生大学生的和谐精神与合作素质的现状在大学生自身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人的个性发展上还存在一些不和谐的情况。在大学生自身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上,集体主义精神容易受到忽视。人们很少提及集体主义精神,往往会用协同精神、合作精神、团队精神取而代之,然而实际上这
2、几个概念是有区别的。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而其他几个则是不同概念。个人主义思想在部分大学生身上表现的比较突出,例如强调个人的奋斗、个人价值的实现,使得个人的奋斗目标与社会的发展目标脱节。过于强调实现个人价值的最大化,忽视了他人、集体与国家利益。而在人际关系上也存在一些不和谐的因素,部分大学生过于强调竞争、排斥,甚至你争我夺,却忽视了合作,造成人际关系的紧张。在个性全面发展方面也存在不和谐因素,例如重视科学技术教育,轻视人文素质教育,重视智育,轻视德育的现象在一些高校中有着不同程度的表现,进而导致学生身心未能全面发展,甚至还出现了畸形发展。各种调查数据显示,大
3、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还比较突出的。一、当今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以及大学生素质培养的需要21世纪是一个经济快速发展的世纪,面对着日益激烈的竞争,社会对人才maintenancemeasures,thereisabigsecurityrisk,managementhashadagreatimpacttothecity.3.1-8busterminalstationstatusinYibincitylayouts(4)hoursofoperationmostofYibincitybuslinesin5:30-6:20,andbasicallymeettheYibintrav
4、elneeds.Bus应该具备的素质又提出了新的要求:增强法治道德观念与社会责任感;构建完善的知识结构;发展智力,培养能力;培养健康的心理素质;塑造健康的道德人格等。也就是说,21世纪的人才更应具备现代化的心理素质,成为智力能力、知识、信息的合格载体,能够从事现代化的创造性劳动,并能够自觉地服务于社会进步和人类文明发展的事业。因此,提高大学生素质培养是非常有必要的,素质的内涵具有明显的时代性特征,即不同的时代对素质有着不同的要求。当今社会是一个瞬息万变的社会,这就要求我们具备适应竞争,能在挫败中成长并能从中脱颖而出的能力。二、大学生素质培养的主要内容及存在的问题大学
5、生素质培养的主要内容涉及政治、思想、道德、心理素质与学习成才等方面,要求树立科学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其中,政治修养是核心,思想修养与道德修养是重点,心理修养是基础,学习成才修养是出发点和落脚点。纵观目前大学生,素质状况的主流是好的,但也存在诸多的负面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道德价值观念:在市场经济崇尚个性发展的大浪潮的冲击影响下,当代大学生道德价值观与以前已大有不同。一方面,他们的个性已相当鲜明,不再是千篇一律的思维方式,有了创新意识;另一方面,大学生中“极端个人主义”的消极思想有所抬头,对为事业献身的精神与为集体奉献的精神有一定程度的削弱
6、。 (二)生活价值观念:受社会上所谓“实惠”观念和“个人功利”因素的影响,价值取向渐渐向“功利化”偏移。有的大学生过于看重物质利益,崇尚maintenancemeasures,thereisabigsecurityrisk,managementhashadagreatimpacttothecity.3.1-8busterminalstationstatusinYibincitylayouts(4)hoursofoperationmostofYibincitybuslinesin5:30-6:20,andbasicallymeettheYibintravelneed
7、s.Bus个人主义,以自我为中心,自我设计、自我奋斗、自我实现,讲奉献、讲责任、讲艰苦奋斗的少了,讲报酬、讲索取、讲享受的多了。 (三)心理健康:据有关调查显示,全国有28%的大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有近10%存在着中等程度以上的心理问题,因精神疾病而退学的人数占退学总人数的54.4%,精神行为检出率为16%,心理健康处于亚健康状态的约占30%。诸多的数据和事实表明,大学生已成为心理弱势群体。 (四)就业观念:与过去相比,大学生对所从事工作的喜爱程度有明显下降,更多的是关注经济待遇和行业发展前途,择业目标趋向多元化,自我评价趋于理性化。然而由于就业选择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