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曾国藩修身思想与大学生素质培养的关系

浅析曾国藩修身思想与大学生素质培养的关系

ID:31227725

大小:106.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1-07

浅析曾国藩修身思想与大学生素质培养的关系_第1页
浅析曾国藩修身思想与大学生素质培养的关系_第2页
浅析曾国藩修身思想与大学生素质培养的关系_第3页
浅析曾国藩修身思想与大学生素质培养的关系_第4页
浅析曾国藩修身思想与大学生素质培养的关系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析曾国藩修身思想与大学生素质培养的关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析曾国藩修身思想与大学生素质培养的关系  摘要:曾国藩,作为晚清三大中兴之臣,他的修身思想对当时和后代都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大学生作为当代青年中的佼佼者,他们素质的好坏直接体现了高校教育工作的效果,更关系着国家的未来发展。  关键词:曾国藩;修身思想;大学生;素质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7-0378-02  曾国藩,字伯涵,号涤生,谥文正,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理学家,同时又是“湘乡派”的创始人。他一生思想涵盖了政治、军事、外交、修身、经世等多个方面,对后人产生了深远影响。1917年毛泽东在通读完

2、《曾文正公全集》后,言道:“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梁启超对曾国藩也推崇备至:“曾文正者,岂惟近代,盖有史以来不一二睹之大人也已;岂惟我国,抑全世界不一二睹大人也已”。而其学生李鸿章对其也做出极高的评价:“我老师文正,那真是大人先生。现在这些大人先生,简直都是秕糠,我一扫而空之”。在曾国藩众多思想中,其修身思想是其成功的基础,对其他思想的形成、发展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今天大学生面对着复杂多变的社会形势,功利主义逐渐成为他们的主导思想,这也影响着大学生基本素质的形成。本文将简要论述曾国藩的修身思想与当代大学生素质培养之间的关系。  一、曾国藩的修身思想6  曾国藩身为晚清重臣,在

3、复杂多变的晚清社会中屹立不倒,其修身思想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他的修身思想可以概括为四个方面。  1.贵在坚持,勤奋不已  曾国藩出生于湖南的地主家庭,家境并不富裕,这就促使其从少年时就养成了“勤奋刻苦、持之以恒”的习惯。即使在进入官场后,无论是做进士、翰林院庶吉士的中层官吏,还是做礼部侍郎、两江总督的封疆大吏,他都始终保持着勤奋努力的习惯。曾国藩也曾感慨过:“天下事未有不自艰苦得来而可久,可大者也”。在镇压太平天国起义的过程中始终坚持治军道以“勤”字为先,做到事必躬亲,最终成功地维护晚清政府的统治。之后的官场生涯中依然坚持勤政的思想,最终得以善终。曾国藩能在错综复杂的晚清官场取

4、得如此高的成就完全归功于他的“贵在坚持、持之以恒”的修身思想。  2.节俭持家、独善其身  由于曾国藩家庭状况的不富裕,他的父亲从年少时候就培养节俭的习惯。在“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的年代,曾国藩可以做到不与贪官同流合污,独善其身是多么困难,而这正是他节俭习惯的结果。曾国藩也曾言:“清贫如寒素,廉奉尽充官用,未尝置屋一廛,食不过食四簋”。即使在面对出嫁女儿这样重大时刻,他也做出嫁金不超过二百金的苛刻规定。曾国藩如此之做不仅起到兴家的作用,更是让他的官运一路畅通,步步高升。  3.严于律己,宽以待人6  曾国藩严于律己的修身思想主要体现在其日常生活中的节俭,甚至在穷困潦倒的时候

5、依然不会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当年曾国藩在京城做翰林之际,回家探亲时没有盘缠,于是向自己的朋友借路费,并让其家人做好记录,从家返回后马上归还所借之钱。曾国藩严于律己的修身思想在这件小事上得到了完整地体现。而其宽以待人的思想多表现为对朋友、对政敌。曾国藩在晚年之际,李鸿章所组建的淮军逐渐发展壮大,并且有取代湘军成为晚清主要军事力量之势。面对如此形势,曾国藩非但没有怨言,反而为李鸿章的淮军发展提供自己中肯的建议,比如军队建设、武器准备等。左宗棠,作为晚清三大名臣之一,其最早只是曾国藩的幕僚,但由于政见不同而脱离曾国藩,寻求发展,最终成为晚清治世之能臣,这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曾国藩宽以待

6、人的性格。曾国藩曾说过:一个人任何时候都应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自己走稳,还要别人走稳,自己有门路,但不堵别人的路,不和与自己政见不一的人斤斤计较,绝不锋芒毕露。他的这种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思想使得他在晚清社会获得了极高的赞誉。  4.谦虚谨慎、英明明智  作为理学家的曾国藩清楚地知道“骄则满、满则盈、盈则亏”6的道理,于是在成功维护晚清政府统治之后,他选择将所有的功劳都让给胡林翼、多隆阿等同僚,并且每每谈及自己同僚之际,也往往言道自己之才华不及他们十分之一。这种谦虚谨慎的思想让曾国藩在动荡的晚清社会中保全性命,保证了在复杂的晚清官场中一路高升。曾国藩的英明明智则体现在他对人才使

7、用和形势的判断。曾国藩在镇压太平天国起义的过程中,身边聚集了一大批的人才,如李鸿章、左宗棠、彭玉麟、罗泽南等。在对这些人才使用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识才、求才、用才、养才、育才一整套的人才思想,这充分反映了曾国藩的明智。而他的英明则主要表现为处理与中央政府的关系。在他攻克太平天国首都南京后,以慈禧为首的中央政权对庞大的湘军颇为忌惮,一方面对湘军头领曾国藩加官晋爵,封为一等毅勇侯,另一方面责令其对湘军进行裁减。面对如此形势,曾国藩审时度势,主动放弃湘军的统治权,并积极配合中央政权对湘军的裁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