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6862120
大小:493.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8-25
《人口的数量变化测试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人口的数量变化测试题一、选择题(21×2)1、下列不属于人口增长模式指标的是()A.人口出生率B.人口死亡率C.人口自然增长率D.人口生育率2、若某城市人口出生率1.02%,死亡率0.62%,自然增长率是0.4%,其人口增长模式是()A.原始型B.传统型C.现代型D.以上都不是3、据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全国共有12.95亿人,图中“*”表示人口年龄构成状况,其中0~14岁人口的比重约是()A.93%B.23%C.13%D.60%4、与10年前相比,我国人口中0~14岁人口比重下降了4.8%,65岁以上人口比重上升了
2、1.39%,而总人口增加了近1.3亿。因此,新世纪人口工作的主要任务是()A.控制人口盲目流动B.继续稳定低生育水平C.遏制人口老龄化加速势头 D.适度提高少年儿童人口比重5、关于人口迁移概念的理解,正确的是()A.凡人口在两地区间的空间移动,均称为人口迁移B.参与国际旅游属于人口迁移范畴C.我国大学生赴欧美留学攻读硕士、博士学位,属人口迁移D.属人口迁移范畴的迁移人口,其空间移动距离在1000千米以上6、下列人口迁移对环境影响的说法,正确的是()A.人口压力大的农村,人口迁出,使劳动力不足,不利于开发利用土地资源
3、B.新中国成立后的人口迁移,使迁入区得到发展并使综合环境得到较大改善C.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改善了城市的生态环境D.人口迁移对迁出地区环境的影响更广泛7、影响人口迁移主要的、经常起作用的因素是()A.自然因素B.交通和通信因素C.政治因素D.经济因素8、新中国成立后到80年代中期人口迁移的特点和原因是()A.人口迁移和流动数量较少,原因是实行计划经济和严格的户籍制度B.人口迁移和流动数量较多,原因是实行计划经济和严格的户籍制度C.人口迁移和流动数量较多,原因是政策不允许农村居民迁入城市D.人口迁移和流动数量较少,
4、原因是城乡收入差别较小9、80年代中期以来的人口迁移的特点是()A.从城市迁往农村B.规模小,频率低C.由内地迁往边疆D.流动人口大量增加10、近年来,我国人口流动出现“孔雀东南飞”的现象,该现象表示()A.大批民工流向沿海地区打工B.建设新工业基地引起人口迁移locatedintheTomb,DongShenJiabang,deferthenextdayfocusedontheassassination.Linping,Zhejiang,1ofwhichliquorwinemasters(Wuzhensaidin
5、formationisCarpenter),whogotAfewbayonets,duetomissedfatal,whennightcameC.知识分子从内地流向沿海城市D.高等院校搬迁、招生和分配形成的人口迁移11、有关我国环境人口容量估计的叙述,正确的是()A.我国目前人口已大大超过环境人口容量的极限值B.我国人口与环境,特别是与淡水、可耕地等资源之间的矛盾已十分突出C.我国人口与环境的关系十分协调D.我国环境人口容量应控制在20亿左右12、我国人口承载量最高应控制在()A.13亿左右B.16亿左右C.19亿
6、左右D.20亿左右13、目前上海面临的最主要的人口问题是:()A、卫星城镇人口比重大B、人口老龄化,青壮年赡养照顾众多老人负担过C、人口基数大,自然增长率高D、人口年龄构成轻,生育高峰压力大14、发达国家历史上和发展中国家当前人口迁移的主要类型是:()A、由农村到城市B、由城市到农村C、由城市到城市D、由农村到农村15.环境人口容量的变化由小到大的排序正确的是 ( )A原始社会----农业时期----现代社会----工业时期B农业时期----原始社会----工业时期----现代社会C工业时期----原始社会-
7、---农业时期----现代社会D原始社会----农业时期----工业时期----现代社会 16.我国西藏人口密度每平方千米小于2人,长江三角洲每平方千米则大于500人,关于两地的环境人口容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影响两地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是科技B.长江三角洲人口密度较大的主要原因是经济较发达C.两地环境的人口容量都已达到极限D.两地人口数都远远低于环境人口容量,都存在资源开发不足现象读中国、日本和韩国人口负担系数百年比较图[注:人口负担系数=(14岁及以下人口数+65岁及以上人口数)/(15~6
8、4岁人口数)×100%],回答21~23题。17.国际上一般把人口负担系数≤50%称为“人口机会窗口”期。据上图,中国“人口机会窗口”达到顶点的时间为( )A.1970年前后B.1990年前后C.2010年前后D.2030年前后18.据图可知,日本“人口机会窗口”期约为( )A.20年左右B.35年左右C.45年左右D.60年左右19.“人口机会窗口”期对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