胫骨高位截骨手术治疗膝内翻型骨性关节炎长期随访分析.doc

胫骨高位截骨手术治疗膝内翻型骨性关节炎长期随访分析.doc

ID:16670545

大小:30.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8-23

胫骨高位截骨手术治疗膝内翻型骨性关节炎长期随访分析.doc_第1页
胫骨高位截骨手术治疗膝内翻型骨性关节炎长期随访分析.doc_第2页
胫骨高位截骨手术治疗膝内翻型骨性关节炎长期随访分析.doc_第3页
胫骨高位截骨手术治疗膝内翻型骨性关节炎长期随访分析.doc_第4页
胫骨高位截骨手术治疗膝内翻型骨性关节炎长期随访分析.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胫骨高位截骨手术治疗膝内翻型骨性关节炎长期随访分析.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胫骨高位截骨手术治疗膝内翻型骨性关节炎长期随访分析作者:尚延春,张海英,张江涛,陈海龙,王战朝【摘要】[目的]评价胫骨高位截骨手术治疗内翻型膝骨性关节炎的长期临床疗效。[方法]102人(120膝)行胫骨高位截骨手术的内翻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其中男18人(24膝),女84人(96膝);年龄35~65岁(平均52.32岁)。[结果]随访91例,随访时间10年2个月~21年9个月(平均15年1个月),采用HSS膝关节评分标准,术后半年、1、2、5、10、15年的优良率分别为:98%、98%、98%、96%、78%、57%。[结论]胫骨高位截骨手术治疗内翻型膝骨性关节炎早期治疗效果较好,超

2、过15年后疗效明显降低。此手术能为日后可能需要行全膝关节置换手术争取了时间。【关键词】骨性关节炎;膝关节;内翻;治疗;胫骨高位截骨  自Jackson1958年首次应用胫骨高位截骨术(hightibialosteotomyhightibialosteotomy,HTO)治疗膝骨性关节炎以来,以其手术简单、止痛效果好、功能恢复快而被广泛开展。对于HTO手术的长期随访,报道相对较少。现将本院自1983~1992年以来实施的膝关节高位截骨手术120例进行长期随访,并做一回顾性分析,并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102人(120例),其中男18人(24膝),女84人

3、(96膝);年龄35~65岁(平均52.32岁);随访时间10年2个月~21年9个月(平均15年1个月);体重正常者88例,体重指数超过正常1.3倍者32例。患者术前膝关节疼痛的位置主要在内侧或前内侧,有轻度内翻畸形(内翻<15°),膝关节活动度>90°,固定屈曲挛缩畸形<15°。随访期间死亡17例、卧床不起7例以及失去随访5例,剩余91例病例中有30例在平均11年后行全膝关节置换手术。剩余61例膝关节在平均15年(10~21年)的随访期限内能够得到有效的临床以及放射学评估。  1.2术前计划  术前拍摄患侧膝关节负重位全长膝关节正侧位片。分别在X线片上画出股骨解剖轴以及胫骨的解剖

4、轴。测量两轴外侧夹角即股胫角(FTA)。设计外翻角度=现有FTA-正常FTA+过度外翻3°~5°。5  1.3手术方法  所有手术均在大腿充气止血带下进行,作皮肤切口前平行于关节面横行分别平行钻入2枚2.0mm克氏针,1枚克氏针位于平台关节面下方,另外1枚位于胫骨上段计划截骨平面以下。骨膜下剥离(保持髌韧带止点的完整),拱形截骨最高点位于胫骨平台下2.5cm,首先以电刀在骨质上画出拱形截骨线,在截骨线上前后位骨钻钻透前后皮质,(部分患者在拱形截骨导向器下进行钻孔),而后骨刀或者往复锯钻孔部位截断前后皮质。而后外翻远侧肢体,外翻角度以术前计划为准,观察角度——通过平行转入的2枚克氏针

5、为标准。外翻截骨完成后,选择合适内固定。早期选择的是交叉钢针固定。待后来多选择单边外固定支架。最后数年,选择Giebel槽式钢板。早期交叉钢针固定时术后管形石膏固定6周,而后逐步进行屈伸膝锻炼、股四头肌锻炼并逐步下地负重行走。单边外固定支架固定以及Giebel槽式钢板固定的患者术后第2d即进行膝关节的屈伸以及股四头肌功能锻炼。持续到患者下地负重行走。  1.4评估  功能评分采用HSS膝关节评分标准:优≥85分,良70~84分,中60~69分,差<60分。放射学评定采用FTA。术后股骨-胫骨角大于180°视为膝内翻复发。髌骨高低以Insall指数为依据,正常为1.01~1.03,低

6、于1.01为低位髌骨,高于1.03为高位髌骨。  2结果  本组91膝,功能随访结果如表1及图1、2所示。术后FTA为157°~183°,平均(175.3±5)°。术后膝关节内翻复发13例,占14%。低位髌骨14例,均为早期行交叉钢针固定以及石膏外固定患者。  表1患者随访疗效评价表(略)  注:剩余病例数=91(总病例数)-改行全膝关节置换病例数;优良率=现存优、良病例数/91×100%;可、差率=(现存可、差病例数+改行全膝关节置换病例数)/91×100%  3讨论  3.1胫骨高位截骨手术的意义5  HTO手术的目的是改变下肢的力线,在正常的下肢排列情况下,内、外侧股胫关节均

7、承担身体的负荷,内侧股胫关节约承担60%~75%,外侧股胫关节约承担25%~40%。膝内翻时,膝内侧股胫关节面的负荷增加,长期异常负荷使关节软骨破坏,骨关节炎加重〔1〕。HTO的设计是以生物力学的基本原理为指导的,其作用机理是:(1)通过矫正膝内翻畸形,恢复了膝关节的正常排列关系,使其符合生物力学轴线,可使膝关节内侧间隙增大或恢复正常。(2)改善胫骨平台压力分布不均情况,特别是减轻内侧胫骨平台压力,降低骨内压,减轻疼痛,改善关节功能。(3)通过截骨,使胫骨结节相对抬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