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胺碘酮论文静脉炎论文:马铃薯外敷防治静脉泵注胺碘酮致静脉炎临床效果观察

马铃薯胺碘酮论文静脉炎论文:马铃薯外敷防治静脉泵注胺碘酮致静脉炎临床效果观察

ID:16532511

大小:37.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8-22

马铃薯胺碘酮论文静脉炎论文:马铃薯外敷防治静脉泵注胺碘酮致静脉炎临床效果观察_第1页
马铃薯胺碘酮论文静脉炎论文:马铃薯外敷防治静脉泵注胺碘酮致静脉炎临床效果观察_第2页
马铃薯胺碘酮论文静脉炎论文:马铃薯外敷防治静脉泵注胺碘酮致静脉炎临床效果观察_第3页
马铃薯胺碘酮论文静脉炎论文:马铃薯外敷防治静脉泵注胺碘酮致静脉炎临床效果观察_第4页
资源描述:

《马铃薯胺碘酮论文静脉炎论文:马铃薯外敷防治静脉泵注胺碘酮致静脉炎临床效果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马铃薯胺碘酮论文静脉炎论文:马铃薯外敷防治静脉泵注胺碘酮致静脉炎临床效果观察【摘要】目的探讨马铃薯外敷用于防治静脉泵注胺碘酮发生静脉炎的效果。方法将50例静脉泵注胺碘酮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观察组在静脉泵注胺碘酮时用新鲜的马铃薯片外敷血管上方皮肤,对照组采用50%硫酸镁溶液湿敷。结果观察组发生静脉炎2例,对照组发生静脉炎10例,两者比较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5)。1.2方法:两组患者均选择前臂大而直的血管行静脉留置针,用生理盐水确定管道通畅后再接上泵注药液,观察组患者将新鲜马铃薯洗净,切成厚度约0.25cm片状,在泵注胺碘酮后,立即

2、敷贴于静脉穿刺点及其前端处约15cm(沿静脉走向),使切片面紧贴皮肤,用保鲜膜包住固定,每12h更换1次薯片。对照组常规采用50%硫酸镁溶液浸湿无菌纱布(4~5层)湿敷,每6h更换1次。48h后观察两组患者在用药过程中出现局部红肿、疼痛等症状的发生情况。1.3判断标准:采用美国静脉输液护理学会静脉炎程度的判断标准[3]。ⅰ级:穿刺点疼痛,红和(或)肿,静脉无条索状改变,未触及硬结;ⅱ级:穿刺点疼痛,红和(或)肿,静脉有条索状改变,未触及硬结;ⅲ级:穿刺点疼痛,红和(或)肿,静脉有条索状改变,可触及硬结。疼痛程度,按who数字分级法:0分为无痛,1~3分

3、为轻度疼痛,4~6分为中度疼痛,7~9分为重度疼痛,10分为剧痛。1.4统计学方法: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2结果2.1两组静脉炎发生率比较:根据静脉炎判断标准,观察组静脉炎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静脉炎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p<0.01差异明显。2.2两组注射部位疼痛发生率及出现时间比较:观察组患者疼痛出现时间延迟,疼痛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均<0.01),观察组自述疼痛轻,外敷时有冰凉感觉,舒适度增加,观察组疼痛评分平均1~3分,对照组4~5分。两组患者注射部位疼痛发生率及出现时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3讨论胺

4、碘酮属ⅲ类抗心律失常药,毒副作用大,需严格掌握静滴速度,首剂用生理盐水20ml加胺碘酮150mg,10~15min内静脉注入,对首剂无反应,可间隔15min后追加负荷量,继以1mg/min维持静脉泵入,6h后改为0.5mg/min维持静脉泵入,持续匀速给药对血管刺激性大,易致静脉炎,所以,治疗前仔细核对胺碘酮的剂量、浓度和注射速度,使用过程中注意微量注射泵的报警,用时发现故障及时排除。在维持给药过程中注意观察穿刺部位有无移位、脱出或穿出血管,使药物外溢;针尖接触到血管壁,使局部受针尖的刺激和针眼所渗出高浓度药物长时间的刺激,会引起静脉痉挛、充血、水肿、

5、渗出,甚至发生静脉炎。应加强护理巡查,密切观察局部反应,巡视时要认真观察局部有无红、肿、热、痛情况,注射部位有无索状的红线。如果有,应立即拔针,更换注射部位并给予处理[4]。为此宜选用中心静脉给药,由于静脉血管管径粗,药液泵入后,很快被血液稀释,大大降低了药液对血管内皮的刺激及损伤,可有效地减少静脉炎的发生;或者选用手臂较粗直易固定的静脉给药,避免选择的静脉脆性大、弹性差、有关节、结节性瘢痕及下肢静脉给药,因下肢静脉瓣多,血流缓慢,药液在血管内停留的时间长,更易形成静脉炎。马铃薯系薯类食物,含有大量淀粉、胡萝卜素、维生素b、c、茄碱、各种盐类及龙葵素,

6、龙葵素具有缓解痉挛、减少渗出的作用。中医学认为,马铃薯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瘀的作用。现代医学证明:马铃薯中的生物碱成分茄碱能够降低组织的渗透性,抑制透明质酸酶活性和抗组胺作用而具有消炎及抗过敏作用[5]。这种局部封闭作用通过阻断静脉穿刺损伤、液体、药物和输入等因素对血管内膜的刺激传导,降低局部血管壁的脆性,从而也减轻或阻止了液体和药物的外渗外漏以及疼痛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新鲜马铃薯切片外敷对静脉泵注胺碘酮所致静脉炎的预防作用是确实的,较50%的硫酸镁湿敷疗效好且来源广泛,价格便宜,既减轻患者经济负担,又可提高治疗效果和病人的生活质量,临床上值得推广。参考

7、文献[1]李奇林,蔡学全,宋于刚.全科急救学[m].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001:589.[2]徐叔云.临床药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235-236.[3]付春华,赵雁,于莹,等静脉输入硫酸镁预防诺维本所致静脉炎的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02,37(11):816-818.[4]石彩娟,乔莉娜,强晶莹.静脉留置套管针未达到预期留置时的原因分析与对策[j].临床护理杂志,2003,2(3):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