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在经典诗词中徜徉

让学生在经典诗词中徜徉

ID:16490057

大小:26.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8-10

让学生在经典诗词中徜徉_第1页
让学生在经典诗词中徜徉_第2页
让学生在经典诗词中徜徉_第3页
让学生在经典诗词中徜徉_第4页
让学生在经典诗词中徜徉_第5页
资源描述:

《让学生在经典诗词中徜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让学生在经典诗词中徜徉  著名诗人狄金森说过:“没有一艘船能像一本书,也没有一匹骏马能像一页跳跃的诗行那样――把人带往远方!”腹有诗书气自华,最是书香能致远,为了让经典润泽孩子们的童年,让诵读丰富他们的人生,我校从2005年起就开始了“诵读中华经典,积淀民族文化”为课题的研究活动。随着这一课题的结题,我校又进行了第二轮的课题研究“诵读中华经典,营造书香校园”,今年上半年又申报了第三轮的课题“诵读中华经典,提高人文素养”。前年暑假,我们还围绕课题,精心编写了一套校本教材――《相约经典》,收集了将近300篇古诗词,现在各年级每周还安排了一节经典诵读课,“诵读中

2、华经典”逐渐成为了我校的特色。如何用好这套《相约经典》开展课题研究,如何上好经典诵读课,让学生能在经典诗词中徜徉?我校正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实践与思考。  一、故事引路,激发兴趣  古诗词与学生的生活距离久远,如果让学生单从字面对照译文去理解,难免枯燥乏味。然而,作者的一些鲜为人知的生平事迹和时代背景却能让学生从中感知诗词的大致内容,听故事又是学生最喜欢的学习方式之一。因此,我们在教学中经常开展“听故事,诵诗词”活动,让学生在一个又一个生动的故事中走近诗人,走进诗词。  如诵读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时讲述“靖康耻”的历史故事,诵读王安石的《梅花》讲

3、述诗人王安石两次变法失败的故事等。有时,我们还把“百家讲坛”引入课堂,让学生聆听知名的专家教授讲故事。  如《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的教学: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这是中国词坛的第一首悼亡词,出自苏轼之手,抒发了词人对亡妻深沉的思念和哀悼的心情,词中所蕴含的情感,对于认知水平尚浅的儿童来说,有点勉为其难。然而,北京师范大学康震副教授在“百家讲坛”《苏轼》系列节目(七)《天伦之乐》中有一段视频,精彩

4、地讲述了苏轼与王弗这对少年夫妻之间的儿女情长。学生通过观看视频不仅拉近了与词之间的距离,也提高了诵读诗词的积极性,可谓是一举多得。  二、素读经典,情趣盎然  《相约经典》的教学采用的大多是“素读”。“素读”不追求理解深刻,只是朗朗诵读,直至将所读内容烂熟于心,脱口而出。在技法上,要求反复朗读,响亮地、清晰地、字正圆腔地读,目标上追求积累大经典文字,力求完整地、熟练地记诵。教学中,我们根据不同的诗词,采用多种形式活泼的素读方法。  1.古诗新唱,乐趣无穷。《毛诗序言》中说:“诗者,志之所之,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

5、足,故歌咏之,歌咏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也。”可见,诗和歌从它们产生的那一天起就形影不离,唱诗还是最好的记忆方式。  谷建芬老师专门为孩子们学古诗谱曲的作品就有二十余首,从《三字经》到《弟子规》,从《咏鹅》到《元日》,从《相思》到《游子吟》……把读古诗变成唱古诗,低中年级的学生特别喜欢。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还尝试着让学生自己给古诗配曲调,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2.想象诵读,有滋有味。联想和想象是领悟诗词的基本方法。在诵读中,我们以联想和想象为抓手,以情带读,读中悟情,引导学生从逐字逐句地认读转变为充满情味地诵读。  如《乡村四月》的教学:  绿遍山原

6、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这首诗以白描手法写了江南农村的春景。前两句着重写景,寥寥几笔就把水乡初夏时特有的景色勾勒了出来;后两句写人,刻画了在水田插秧的农民形象。前呼后应,交织成一幅色彩鲜明的图画。在教学时,我们引导学生边读边想,交流眼前出现了哪些画面。学生这样说:  生1:我仿佛看到了连绵起伏的青山,山上树木郁郁葱葱。  生2:我看到了广阔的原野上镶嵌着纵横交错的河流,河水清澈见底。  生3:我看到了绿油油的庄稼地,田间农民伯伯正忙着插秧。  生4:我看到了一个小村庄,村子的南面是一大片桑树林,东边是一片蔬菜地,路旁有几

7、棵高大的树木,还有几只杜鹃鸟在树上欢快地跳来跳去,好像在说:“布谷――布谷。”  生5:我看到了天空中烟雨??,小草、庄稼在雨水的滋润下,显得更绿了。  ……  在交流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把想象到的画面画下来,体会“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意境。  又如《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刘长卿)的教学: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这首五言绝句,按时间顺序,叙写了诗人在一个风雪交加的冬日远游芙蓉山,夜间投宿到一户贫苦农家的情景。教学时,我们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将诗改写成故事。有学生这样写道:  在冬天的一个寒冷的日子里,鹅毛大雪纷纷扬扬地下着,刘长卿

8、独自一人去芙蓉山游玩。天色越来越暗,山峦似乎离他更远了,周围没有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