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9.祛痰剂—燥湿化痰

049.祛痰剂—燥湿化痰

ID:16425309

大小:37.15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8-08-09

049.祛痰剂—燥湿化痰_第1页
049.祛痰剂—燥湿化痰_第2页
049.祛痰剂—燥湿化痰_第3页
049.祛痰剂—燥湿化痰_第4页
049.祛痰剂—燥湿化痰_第5页
资源描述:

《049.祛痰剂—燥湿化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049.祛痰剂—燥湿化痰祛痰剂—燥湿化痰一、二陈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组成】半夏汤洗七次橘红各五两(15g)白茯苓三两(9g)甘草炙,一两半(4.5g)(原方为粗散,剂量10倍)【用法】上药哎咀,每服四钱(12g),用水一盏,生姜七片,乌梅一个,同煎六分,去滓热服,不拘时候(现代用法:加生姜7片,乌梅1个,水煎温服)。【功用】燥湿化痰,理气和中。【主治】湿痰证。咳嗽痰多,色白易咯,恶心呕吐,胸膈痞闷,肢体困重,或头眩心悸,舌苔白滑或腻,脉滑。【方解】本方证多由脾失健运,湿无以化,湿聚成痰,郁积而成。湿痰为病,犯

2、肺致肺失宣降,则咳嗽痰多;停胃令胃失和降,则恶心呕吐;阻于胸膈,气机不畅,则感痞闷不舒;留注肌肉,则肢体困重;阻遏清阳,则头目眩晕;痰浊凌心,则为心悸。治宜燥湿化痰,理气和中。方中半夏辛温性燥,善能燥湿化痰,且又和胃降逆,为君药。橘红为臣,既可理气行滞,又能燥湿化痰。君臣相配,寓意有二:一为等量合用,不仅相辅相成,增强燥湿化痰之力,而且体现治痰先理气,气顺则痰消之意;二为半夏、橘红皆以陈久者良,而无过燥之弊,故方名“二陈”。此为本方燥湿化痰的基本结构。佐以茯苓健脾渗湿,渗湿以助化痰之力,健脾以杜生痰之源。鉴于橘红

3、、茯苓是针对痰因气滞和生痰之源而设,故二药为祛痰剂中理气化痰、健脾渗湿的常用组合。煎加生姜,既能制半夏之毒,又能协助半夏化痰降逆、和胃止呕;复用少许乌梅,收敛肺气,与半夏、橘红相伍,散中兼收,防其燥散伤正之虞,均为佐药。以甘草为佐使,健脾和中,调和诸药。综合本方,结构严谨,散收相合,标本兼顾,燥湿理气祛已生之痰,健脾渗湿杜生痰之源,共奏燥湿化痰,理气和中之功。方解君半夏燥湿化痰,和胃降逆臣陈皮理气化湿佐茯苓健脾,渗湿,平冲降逆使甘草补气健脾,调和诸药乌梅收敛肺气止咳,防止辛温燥烈耗伤肺气(酸收聚痰),药引子生姜温

4、胃散水燥湿,生姜和半夏相配(小半夏汤),祛痰燥湿,和胃降逆◆半夏偏温,擅长于燥湿化痰,作用于上焦中焦,其作用方向向下,故又能和胃降逆。陈皮略偏温,主要作用是行气,略带燥湿,作用部位和方向与半夏相同;二者配伍体现了“治痰先治气,气顺痰自消”。◆茯苓淡渗利湿,作用方向也是向下;针对的是痰湿,同时水湿有可能上逆,所以还针对水气上逆。◆药引子的作用也有其道理,乌梅酸收,可以聚痰,聚痰有助于涌痰,生姜可以加强和胃降逆◆本方的特点:(1)治痰和治气相结合,体现在半夏、陈皮相配。祛痰药和理气药相结合是治疗痰证的一个通则。(2)

5、祛痰和健脾相结合。针对“脾为生痰之源”。【辨证要点】本方为燥湿化痰的基础方。临床应用以咳嗽,呕恶,痰多色白易咯,舌苔白腻,脉滑为辨证要点。【加减变化】本方加减化裁,可用于多种痰证。1.治湿痰,可加苍术、厚朴以增燥湿化痰之力;2.治热痰,可加胆星、瓜蒌使全方偏凉,以清热化痰;3.治寒痰,可加干姜、细辛助阳温脾肺,增加对痰湿的温化;4.治风痰眩晕,可加天麻、僵蚕以化痰熄风;(风痰的特点,往往咳痰起泡泡,或伴随有动风特点,天麻平肝熄风,一个凉药。僵蚕善于祛风痰。这是祛风痰常用组合)5.治食痰,可加莱菔子、麦芽以消食化痰

6、;(水反为湿,谷反为滞。饮食转化成痰湿往往兼有食积停滞)6.治郁痰,可加香附、青皮、郁金以解郁化痰;(气机郁滞,往往伴随因津液不能正常布散而生痰,这是种郁症。香附、青皮、郁金是常用的行气解郁的药。香附、青皮是很好的疏肝行气药物,郁金是解郁良药)7.治痰流经络之瘰疬、痰核,可加海藻、昆布、牡蛎以软坚化痰。(是一种缓消)【现代运用】本方常用于慢性支气管炎、慢性胃炎、梅尼埃病、神经性呕吐等属湿痰者。【使用注意】本方虽可用于多种痰证,但因本方性燥,故以湿痰为佳。燥痰者慎用(最好不用;燥痰要润燥化痰);吐血(痰中带血)、消

7、渴(津伤)、阴虚、血虚者忌用本方。【药理作用】1.对比研究二陈汤新工艺制剂、标准煎剂和丸剂止咳、平喘、祛痰作用,结果显示二陈汤新工艺制剂、标准煎剂和丸剂均有明显止咳、平喘、祛痰作用,功效上二陈汤新工艺制剂较佳。2.二陈汤理气化痰抗衰老的作用机理:二陈汤具有一定的抗衰老作用,并为"痰浊衰老相关性学说"理论提供了实验依据.3.二陈汤不仅能够改善高脂血症状态,也能降低CYP2E1活性,防治因此而导致的过氧化损伤过程,从多方面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方论】《医方考》卷2:“湿痰者,痰之原生于湿也。水饮入胃,无非湿化,脾弱不

8、能克制,停于隔间,中下二焦之气熏蒸稠黏,稀则曰饮,稠则曰痰,痰生于湿;故曰湿痰也。是方也,半夏辛热能燥湿,茯苓甘淡能渗湿,湿去则痰无由以生,所谓治病必求其本也;陈皮辛温能利气,甘草甘平能益脾,益脾则土足以制湿,利气则痰无能留滞,益脾治其本,利气治其标也。又曰:有痰而渴,半夏非宜,宜去半夏之燥,而易贝母、瓜蒌之润。余曰:渴而喜饮水者,宜易之;渴而不能饮水者,虽渴犹宜半夏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