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 据 学 教 学 大 纲

证 据 学 教 学 大 纲

ID:16369735

大小:57.5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08-09

证 据 学 教 学 大 纲_第1页
证 据 学 教 学 大 纲_第2页
证 据 学 教 学 大 纲_第3页
证 据 学 教 学 大 纲_第4页
证 据 学 教 学 大 纲_第5页
资源描述:

《证 据 学 教 学 大 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证据学教学大纲第一部分大纲说明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证据学》是普通专科法学专业的选修课。它是为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应用型的专科层次的专业人才服务的,本课程4学分。《证据学》是一门古老又现代的学科,早在十九世纪的英国,它就形成法学体系中的一个部门法学了。与其他部门法学相比,《证据学》有其独特的研究对象和范围,它是专门研究如何运用诉讼证据和有关法律规范的学科。具体包括:1、刑事、民事、行政等三大诉讼中运用证据的经验;2、各种证据制度和理论;3、三大诉讼法中关于证据的规定。研究上述三个方面的问

2、题都要从国内和国外,历史和现状予以综合研究,坚持“洋为中用”,“古为今用”,“联系实际”的研究方法,以构筑具有中国特色的证据学体系。二、与相关课程的关系《证据学》是以《刑事诉讼法学》、《民事诉讼法学》和《行政诉讼法学》为基础建立的一门独立学科。它是法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是进行“三大”诉讼活动的基础和核心。因此,《证据学》的学习,必须同上述三门课程紧密结合,必须明确只有学好《证据学》才能保证“三大”诉讼的顺利进行。三、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1、正确认识和理解本课程的性质、任务及研究对象,全面了解课程的

3、体系、结构,这是学好本课程的关键,要认识到,《证据学》是“三大”诉讼活动的基础和核心,学好证据学,诉讼活动及案件的质量才有保。2、学习要紧紧围绕“三个基本”,即每章节中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基本方法,打好基础,在理解的基础上,再联系实际,学以致用。3、鉴于本课程属应用学科,因此,在学习中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要紧密联系刑事、民事、行政三大诉讼活动中,各个阶段各个程序中证据的运用,而生动活泼的学习。四、教学方法与教学形式建议《证据学》属应用性学科。因此在教学中要强化实践环节:1、要系统、全面、准确地阐述

4、证据法学的基本原理和实务,在原理阐述的基础上,联系司法活动的实际,通俗易懂,深入浅出地讲解,不脱离中国的实际情况。2、在突出实践环节中,重点要搞好案例教学。一方面在教学中要进行案例评析,以按说理;另一方面选择典型案例,交给学生,亲自动手,亲自操作,亲自实验,以巩固和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第二部分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第一章绪论教学内容第一节证据学的研究对象一、证据法及其证明规则;二、证据及其证据力、证明力;三、证据的内容和形式的统一关系;四、证据制度及其传统文化背景;五、证据制度和经济制度、诉讼

5、制度的关系;六、收集、审查、判断和运用证据证明案件事实的经验以及证据理论。第二节证据学的体系一、英美法系国家证据学体系;二、大陆法系国家证据学体系示例;三、新中国证据学体系示例;四、本书的体系安排。1、绪论2、证据制度的历史沿革3、证据的概念和意义4、证据的种类5、证据的分类6、证据的收集和保全7、证明概述8、证明对象9、证明责任10、证明标准11、证据的审查、判断12、推定和司法认知13、证据规则第三节证据学的研究方法一、借鉴和创新的研究方法;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研究方法;三、系统、全面研究的方法

6、;四、比较研究的方法;五、实证研究的方法。第二章证据制度的历史沿革教学内容第一节神示证据制度一、神示证据制度的概念;二、神示证据制度产生的原因;三、神示证据制度的内容;四、对神示证据制度的评价。第二节法定证据制度一、法定证据制度的概念和产生的历史条件;二、法定证据制度的主要特点;三、对法定证据制度的评价。第三节       自由心证证据制度一、自由心证证据制度的概念和产生;二、自由心证证据制度的理论和立法;三、对自由心证证据制度的评价。第四节我国证据法律制度的历史沿革一、我国古代证据法律制度;二、我

7、国半殖民地半封建时期的证据法律制度;三、新中国的证据法律制度。第三章证据的概念和意义教学内容第一节证据的概念一、证据与诉讼证据;二、与证据概念相关的几个概念:证据方法;证据力;证明力;证据原因。第二节诉讼证据的基本特征一、诉讼证据的客观性;二、诉讼证据的关联性;三、诉讼证据的合法性。第三节证据的意义一、证据是诉讼的基础和核心;二、证据是对公众进行法制教育的工具。第四章证据的种类教学内容第一节物证一、物证的概念;二、物证证明力的特点;(外部特征、特殊属性)三、物证的意义;四、物证的收集及保管;五、物证

8、的审查、判断。第二节书证一、书证的概念及意义;二、书证的证明力特点和分类;三、书证的提供、收集与审查、判断。第三节证人证言一、证人证言的概念、意义;二、证人的条件、权利、义务;三、收集证言的基本程序;四、证人证言证明力的确定。第四节被害人的陈述一、被害人陈述的概念、意义;二、被害人陈述证明力的特点;三、被害人陈述的收集和审查、判断。第五节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供述和辩解一、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的概念、意义;二、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地位及其供述和辩解证明力的特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